研究生多到宿舍不够,
读个研要花30万?

嗨,大家好呀!
我想分享下最近一周让我比较有感触的几条新闻:
第一条新闻,来自《经济观察报》报道:研究生多到无宿舍可住。
我看《经济观察报》报道上写,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等多所院校将从2024年开始不再为专业硕士生提供宿舍。
据教育部统计,2016年我国研究生的招生人数是66.71万,而到了2022年,招生人数增长到了124万,短短几年间,增长了一倍!
所以宿舍远远不够住啊!
以复旦研究生宿舍为例 ,复旦专硕要抽签,命中率是55%。
没摇到号的学生就只能去外面租房子,每个月只能领800元的补贴,且可以领10个月。
但学校附近的合租单间也最少3000元了,每月800的补贴不过是零头。
有同学算了一笔账,复旦三年专硕的学费12万,再加上房租和生活费,读研的花费将超过30万元。这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并不是一个小数目。
在国内上个研究生,花费几十万,还要苦读三年,最后毕业还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读研的意义到底是啥?还要鼓励自己的孩子读研吗?
一边是2024年上海幼儿园生源不足,部分幼儿园要关停并转;
一边是研究生多到没地方住,旱涝严重不均。
这也说明,从产科的没落到幼儿园招不到生源,生育率下降的风还要再过些年才会转移到小学、中学和大学。
95后、00后甚至部分10后的孩子,只要是在人口生育高峰出生的,人生每一个十字路口都会格外拥挤
第二条新闻,就是碧桂园的债权人于2月27日正式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对碧桂园的清盘申请,让人感叹这几年的转折变化太大了。
从前我们相信,房价会一直涨,房子是最保值的资产,结婚必须要买房,不然丈母娘不答应;
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教育就要走精英路线,才能突出重围,把别人甩在后面。
但这几年呢,曾经一度几乎是被奉为真理的理念,都正在一条条被打破。
原来,房价真的会腰斩,买房不赚钱还可能赔上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原来高成本的鸡娃回报居然如此低,低到孩子连份像样的工作都找不到;
原以为高学历可以带来高收入,可现在研究生多如牛毛,真正进入了学历贬值时代。
留学断供潮的新闻也越来越多,在经济大势裹挟下。
不知不觉之间,育儿的风向开始悄无声息在改变。
那这一篇文章,我想和大家说说,这个时代,如何低成本、高效育儿?
经济下行期,
育儿理念从“成材”变“育人”
从去年网络上有家长发言:“我们自愿放弃做栋梁”传遍家长圈,就很有代表性,越来越多的父母意识到,一味鸡娃行不通了。
在经济高增长时代下,受过良好教育,毕业于名校确实可以极大改变孩子的命运和阶层,这个时期教育的回报率是非常高的。
从60后到80后,基本都曾受益过时代和高考的红利。
出身于小城镇和农村的孩子,只要肯下功夫苦读,就可以通过高考改变命运。也正因如此,鸡娃现象才能盛行一二十年。
但而当经济增长进入平稳期时,教育投入的回报率是越来越低的,正如那个段子:
1977年,爷爷考上中专,轰动了全县。
1992年,爸爸考上大专,班主任亲自送录取通知书!
2019年,我考上本科,只是全家吃了一顿烤鱼。
爷爷毕业后,把一家人带进了城!
爸爸毕业后,给一家人在一线城市买了房!
我毕业后,现在已经失业半年
我现在很迷茫,是继续找工作?还是考研?
这种环境下,一部分家长们的育儿目标就不再是指望孩子成为人中龙凤、霸道总裁,实现阶层跃迁;
形势比人强,现实在这里摆着,开始逐渐回归育儿本质:培养身心健康、自食其力,能够从内心认可自己,感受快乐的普通人。
因为中产父母越来越发现,天花板愈发清晰可见。70后、80后靠自己拼搏出来的这点家底儿,还无法支撑自己穿越经济周期呢,更别说孩子了。房价下跌,裁员降薪,资产迅速缩水。
如果继续花重金砸教育,可能家底儿花光,还在真正有钱圈子里照样什么也不是。
以前收入高时,花钱让孩子体验精英教育,只当是花钱让孩子见世面;
但现在如果从小学到大学,一路花费几百万甚至更多,最终孩子出来只有月薪二三千的时候,家长很难不失望。
如果不过分追求精英教育的陷阱,合理支出,积累资金,让家庭有一个良好的经济基础,无论是对孩子的发展,还是对自己未来的老年生活,都会多一分底气,对生活多一点选择权。
有时侯,人生就差那多出一点的选择权。
经济下行,如何低成本高效育儿?
我根据我自己和身边一些朋友的经历,总结这么几点吧:
1、如果未来🔟年对家庭收入前景没有那么乐观,公立教育绝对是首选。
国际学校那股风已经过去了。
我一位朋友对我说,北京的一些国际学校大量流失外教,说是以后中教会越来越多,甚至经费紧张的话会合班。如果照这种趋势下去,其实和北京公立学校也就越来越像了。
最近几年身边陆续有妈妈将娃从国际学校转回公立小学,在体验过两种学校后,我的一位朋友说,没想到免费的公立教育这么香。
毛豆一直上的都是公立学校,是因为他妈会算计,看出来国家的公立教育是具有很多优势的
首先,公立中小学的选址都在市中心,不用交昂贵的地租,交通便利,离家近,接送方便;
其次,老师们都是体制经历层层选拔和考试的,无论是备课、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都接受过系统培训,学校也管理规范、严格,受教育局的监督和考核。
所以,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我国的公立教育已经挺香的,完全对得起孩子的水平。
或许做不到私立学校和国际学校的个性化教育,但其实国际学校也存在着人员流动性大,教师个人素质和责任心参差不齐的情况。
更何况以北京为例 ,国际学校一年学费就大几十万,和免费又稳定的公立教育相比,哪个更香不言而喻。
最近看到一些留学生断供潮的例子,还挺令人唏嘘的。
如果未来10年对家庭收入前景没有那么乐观,公立教育绝对是首选!
这几年因为大人生意失败,把孩子从收费昂贵的私立学校转到公立学校的例子不在少数,孩子如果年纪小还适应得快,如果到了高中因家道中落,再从国际学校转回公立体系,孩子心态很难不崩。
2、兴趣班跑路,教培整顿,优质又便宜的网课可以试试。
兴趣班刚续完费就跑路,这几年做家长的大多都遇到过。现在家长们续费最多只续三个月,任你说得天花乱坠多优惠,也打动不了老母亲。
教培整顿,一对一又太贵,找到优质又便宜的网课是一个不错的解决办法。
有妈妈说网课效果不好,效果好不好,其实不在于网课,而在于孩子心思在不在课堂上。
优质的网课,课程设置科学,老师年轻,讲解幽默生动,很能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并且还能反复听,更有利于孩子理解和消化知识点。而价格跟线下一比,仅仅只是线下的几分之一。
3、订阅杂志一年费用也挺贵,那就买更省钱的过刊。
这一点是我一直倡导的,买好内容可以,但是不要为快递付费
,除非孩子到了中高考而订阅时事类期刊,否则能买过刊就买过刊。
孩子到了高年级,随着阅读量的增大,往往一种杂志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了,一份杂志一年几百块,三四种加起来也要一两千了,但如果买过刊,同样的质量和内容,可能便宜30%。
无论是科普还是人文类的杂志,对于中小学的孩子来说,时效性没有那么强,晚几个月和半年在内容上都不会有什么影响。
这也是我很推荐过刊的原因,能不花的钱咱们就不花,不得不花的钱,咱们就找性价比最高的,尽量少花钱,多办事。
毕竟,这个时期,大家都挺不容易的。
就说这几点吧,有省钱而高效的育儿妙招, 大家也可以分享在评论区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