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一本书,叫《情绪,请开门》。
一开始,我把它当成“自我成长”类的小书,随便读了读。
没想到,在读到“语言对情绪的影响”这部分时,我发现作者的观点和我们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对我们应对孩子的情绪,有很大帮助。
书中提到,同一个事实在不同语言表达的“引导”下,会让情绪走向产生差异。
作者举了个例子。
一个孩子A被另一个孩子B欺负得大声哭喊。这时,A是在用身体(大哭)来表达情绪。
老师被哭声吸引,问:“怎么了?”此时A大概率会说:“B打我!”
好,这一刻,A的话描述的是具体的客观行为,接下来,
老师的语言就会直接影响A情绪的走向。
第一种可能,老师会说:
“是不是他打你,让你觉得很委屈?你不明白他为什么无缘无故地打你?”
这时,A就会把自己的情绪标记为委屈,还会顺着这个思路去继续表达。
第二种可能,老师会说:
“你怎么可以这么生气?”
那么,A就会认为自己确实在生气。这种情况下,作者认为他会想要反击——“我现在要打他,(因为)他以前一直欺负我!”
我认为,他也有可能会开始否定自己的情绪,认为自己不该生气,从而变得更加胆小,甚至懦弱。
我们先不去讨论老师说法的对错,但毫无疑问的是,他的语言就像一条管道,让情绪之水流向了不同的结局。
同样的,作为父母,我们的语言对孩子情绪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如果孩子总是感受到我们对他情绪的否定,那他一定会被迫压抑自己的情绪,甚至失去正确处理情绪的能力。
因此:
孩子伤心大哭时,我们不要再说“不哭不哭”;
孩子不敢尝试新鲜事物时,我们不要再说“这有什么好怕的”;
孩子感觉紧张时,我们也不要再说“这么小的事,没必要紧张”……
说实话,我们这代人其实不太擅长正确处理情绪问题,因为我们小时候听了太多的“没必要”,早已把“有情绪”和“犯错误”划上了等号。
长期野蛮生长的结果,就是我们总会用不良方式去处理情绪,包括发泄情绪、转移情绪,当然,还有压抑情绪(还美其名曰情绪管理)
如果没有孩子,可能我们就会这样将错就错下去,人生短短几个秋,不纠结也是一种大智慧。
但是我们有了孩子,那就应该负起责任,不让孩子走我们的老路。
我们要让孩子学会应对情绪的良性方式,比如觉察情绪、接纳情绪,还有最重要的——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而想要教会孩子这些,我们家长必须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接纳孩子的情绪
想要接纳,我们就要学会和孩子一起“长大”——
了解孩子,了解情绪,当然,也要了解我们自己。
对了,等了3年,今年五一想跟着板牙科考营腾格里沙漠参加挑战赛的同学,记得预约老王明天的直播~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