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载自:外滩教育
作者:郑钢
编辑:Lulu
在“鸡娃”这场看似永无止境的竞争中,许多父母无法避免地陷入了焦虑的漩涡。
不过,若是引入美国哲学家詹姆斯·卡斯关于“有限游戏”和“无限游戏”的理论,来看待“鸡娃”道路,我们就不难发现,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有限”与“无限”在塑造孩子的成长中,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当孩子与同伴发生冲突时,应该如何处理?”
“是做一名虎妈还是做一名猫妈?”
“是给孩子安排密密麻麻的培训班,还是允许孩子自由选择合适的兴趣课程”......
在教育焦虑,鸡娃内卷道路上挣扎的父母总是被许多类似的问题困惑。这些问题的不同答案,是父母教养方式的体现,也是家长教育价值观的传递。

美国哲学家詹姆斯·卡斯写过一本非常有影响力的书,书名就叫《有限与无限的游戏》。
他从哲学上区分了世界上的两种游戏:有限游戏和无限游戏。前者是以取胜为目的,具有输赢的标准、清晰的规则和明确的角色,而后者以延续为目的,参与者不关心输赢,只关心个体的成长和游戏的继续
在他的游戏理论里,人类各种活动,譬如说社会、文化、权力、语言、性、战争、神话等话题,都具有有限性和无限性。
“有限游戏” 有着清晰不变的规则以及评判输赢的标准,并且这些规则和标准都是外在制定的。游戏中有固定的角色,每个角色都按照外在的角色要求行事。而“无限游戏”中,游戏发生的时间、空间、评判的标准,都不是外在来界定的,而是游戏参与者自己根据实际情况、根据自身需求来设定和调整。
如果我们仔细思考分析,不难发现,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同样也可以用“有限游戏”“无限游戏”划分。当父母在回答或者抉择养育问题时,其实也是“有限”或者“无限”起作用。
学习是为了继续“学习”下去
“在无限游戏中,首要目标是继续玩下去”。然而,在现实的世界里,容易出现的是:我们太专注于有限的游戏。
例如,成绩和考试,而忘记了我们和孩子的人生都应该在无限的游戏之中,例如发展自我和专注成长。有限游戏,常常将学习变成了应付考试和追求分数。一旦中、高考结束了,就不再学习了;获得了文凭,就扔掉了课本。
学习的无限游戏,从来没有终点,几乎贯穿在人生所有的时间,把学习和成长当作 “无限的乐趣”。
“只要你活着,就要不断学习如何生活。”古罗马哲学家、政治家和剧作家塞内卡说,他认为持续寻求知识和智慧,是过上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的关键。
有句话广为流传,在乌卡时代,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而要应对变化的利器是终身学习。终身学习,重要的是对学习持开放态度,对世界充满着好奇心,永远不要停止成长。美妙之处在于它是一场永远不会输的无限游戏,一个永无止境的成长和发展循环。
“无限游戏”教育培养的是自我导向的学习者,会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设定目标,制定获取知识和技能的策略。
他们往往更具适应性和弹性,意味着愿意接受挑战,在困难中坚持不懈,并将失败视为学习和改进的机会;也意味着对新思想持开放态度,并怀有求知欲,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茁壮成长,这本质上是一种“成长型思维”。 那些在职场上绽放光芒的、在人生道路上过着欢盈的,都是乐于拥抱学习和成长的。
在激发孩子求知欲和好奇心这件事上,家长可以做三件事。
一件事是价值引领者。不是简单地以分数、成绩或者一时得失来评价判断孩子。从无限的意义上思考我们孩子的教育,使我们能够欣赏孩子学习的过程,成长的起伏,面对挑战时培养的毅力和韧性,以及教育中重要的东西和成功真正价值,而不是过度追求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孩子的情绪需求和个体发展。
还有要做的是啦啦队长,不断鼓励孩子对学习充满热情。容纳他的过失错误、欣赏和呵护TA的每一个进步和成长。
当然,如同所有的教育一样,家长还要做学习的领跑者,自己也要拥抱成长,包括学习啊、阅读啊、反思啊。与其给孩子讲道理做规矩,还不如自己做个榜样,用自己的成长和行为带动孩子。
学习的竞争是与自己竞争
长期以来,很多学生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残酷竞争中已经养成一种思维定式与行为模式,那就是:我有什么好的经验、想法、观点,一定要藏起来。否则,别人学了就会对我构成竞争威胁。这个世界,不是你赢,就是我赢。
我们如此习惯于以非黑即白的方式看待世界,或者以胜利者和失败者的方式看待世界。也正因为这样,我们似乎生活在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界里,从学校里的“提高一分超过千人”的学术竞争,到成年后职场里的“宫斗”,皆是如此。
然而,这样的零和游戏永远没有出路。这就是将人生、教育看作是“有限游戏”最大的损失。
但当我们以“无限游戏”的视角看待教育,更应该看重的是学习如何与人合作以及发展人际交往技能。
曾经有位学生分享了他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的经历:
如果一个同学数学不好,他/她会直接对其他同学讲出来。这时候,数学好的同学就会对他/她说:“那咱们就来讨论一下数学吧”。
注意,数学好的同学不是说:“那我来教教你吧”,而是以尊重对方的方式说:“咱们讨论一下”
这样一来,同学们就都共同进步了。可见,合作共赢或者多赢的思维有多么重要,这也是世界顶尖学府看重的思维与技能。
当然,作为 “无限游戏” 的教育,并非一定没有竞争,没有竞争一定是个伪命题,但竞争不是为了区分输赢,而是一种发展手段。
竞争也不应以分数作为唯一的标准,每个人都可能在某一方面体现出自己的优势,永远不会在个人成长发展这场 “无限游戏” 中出局。
无限思维是一种专注于长期愿景,而不是短期目标和指标的思维。基于这样一种信念,学习者关注比自身更宏大的事物,如意义感、责任与奉献,合作和共赢等。
当学习不再是输赢这种二元对立的思想,学习就变成了一种共学、共赢、共创的人生历程,每个学习者都可以成为终身学习者。
现在学校大力提倡的项目化学习,便是一种鼓励孩子共同合作和互相支持的教学方式,在项目化学习里,学生要完成一个共同的任务,必须讨论、分享、协作,否则无法达成目标。
从教育者的职责来说,目标是帮助所有学生获胜,而不是只有一个获胜的团队和一个失败的团队。教育不能让所有的受教育者带着伤离开校园,无论是所谓的“胜利者”,携着疲惫和厌倦;还是被筛选掉的人,则感受羞辱和沮丧。教育应该让所有的受教育者,怀着快乐和激情,奔赴下一场美好。
在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李婧娟看来,学习的竞争终究是跟自己竞争,不断地去挑战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去超越自己,去让自己变得更好,终究成为最好的自己。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去激发一个人的内驱力和成长动力。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不断地超越自我,从而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当今社会,合作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很多职场所看重的核心技能。合作能力的关键是能够悦纳和欣赏他人,并与他人的合作中获取成长和共进。
如今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像以前一个家庭有着四五个娃,兄弟姐妹很多;也不像以前生活在大院里,左邻右居伙伴特别多,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学会与他人相处。现在的孩子很孤独,缺少玩伴,更缺少合作学习的机会,缺少共情力。
在一个家庭中,互相尊重是良好家庭关系的前提,是学习合作的最好氛围
家长还应该鼓励孩子开展积极、真实和互动的社交,鼓励孩子参加游戏活动,与家人在一起做做家务活动,能够拥有志同道合的伙伴圈等等。
教育最根本的使命,
是让孩子找到自我
有些家长在孩子尚未出生前,就开始规划,规划一条从孩子出生、上学、就业,甚至婚姻的人生道路,那是一条家长根据自己经验和梦想规划的道路,“正确且光明”。
还有的家长喜欢拿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己孩子比较,或者用分数、文凭或者职业等外在评价。
其实,这些都是家庭教育中的“有限游戏”,评价标准更多的来自功利标准和外在规则,而不是孩子的内心需求。
人生有着无限可能和变数,结果如何,往往取决于童年的经历。学业固然重要,却不是唯一选项,更非第一标准,将一个孩子的无限可能压缩到唯一出路,绝对是人间愚蠢的悲剧。“有限游戏”,是无法帮助一个人形成“自驱力”的,原因在于动力来自于外界,这叫“外驱力”。
凭借科幻小说《北京折叠》荣获雨果奖的作家、教育工作者郝景芳认为:一个人的自信心,关键在于如何定义自我。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都是被推动着做这个那个,从来不能拥有自己的想法,更没有机会去面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挑战,经历失败和挫折,始终面对的是一个虚幻且脆弱的世界。一旦TA走上社会,那个世界就会“分崩离析”,而TA就会在真实的世界里迷失方向,找不到人生的方向。
在教育的“无限游戏”中,孩子的成长不是来自于成绩、奖项、证书、表扬等这些外界的评价和认可,而是来自于作为自我定义的标准,以此证明自己的价值,并愿意持之以恒地去追求和努力。
拥有无限思维的父母意味着帮助孩子发现他们的才能,指引他们找到自己的激情,并鼓励他们走上属于自己的道路。这意味着教会孩子们奉献和服务的价值,教会他们如何交朋友和与他人愉快相处。
一个人的自我,不是被外界定义的,而是自我探索的结果,是个性化和社会化交织融合的过程,心理学上有个很重要的理论——“自我同一性”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把与自己有关的各方面综合起来,形成一个可以自己决定的、协调一致的、不同于他人的自我。
给予了孩子一定的选择权,让他们在安全和合理的范围内自己做决定;尊重孩子的兴趣和意愿,支持他们探索自己的爱好和激情。孩子慢慢地就能够塑造真实的自我。
父母角色并非天生,
而是双向奔赴的结果
对于父母自我角色的认识和定位,道理也一样。我们通常认为我们在抚养孩子,其实,孩子也在“抚养”我们。
当上一代的知识无法传承,而从小受到的教育和经验与现实格格不入的时候,如果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寻找我们能够认同的知识,以及能够认同我们的团体,意味着父母在持续探索,动态建构自我角色。
育儿是一个无限的游戏,规则其实模糊不清,而且不断变化。在育儿过程中,任何人都可以选择参与,目标不是获胜,而是创造空间、建构关系和一起成长。
当孩子向他们的父母展示他们需要什么才能茁壮成长时,规则便会不断调整,也就是说,育儿游戏的边界是可变的,允许孩子今天推开,明天又紧紧抓住。
“无限游戏”的家长会以无条件的爱来建构亲子关系。如果只在有成就时才能得到父母的爱,而在顽皮或失败时遭到父母的拒绝,那孩子会无法去表达真实情绪,更无法找到归属感。
“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
如果父母对孩子持有正面的期待,并通过态度、表情等给予孩子更多的积极暗示,那么孩子也会越来越优秀,即使孩子失败了,父母唯一要做的是鼓励,引导孩子坚持不懈。如此,任何时候,不论成功或者失败,孩子都感受到无条件地被关爱和被关心,这就是满足“归属需求”。
育人的艰难性,在于每个孩子内在个性的独特性和外在因素的多重性,独特性和多重性交织,演变成“复杂性”。
其实,育人的经验是无法复制的,更没有统一标准,只能由家长在挣扎和探索中获得。家长有的时候需要改变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成为成长型的家长。
我们必须承认孩子发展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旅程,在TA们的成长过程中,充满着许许多多不确定的因素。有时,我们可以看得到远方山峰巍峨高耸,但是我们经常看不到通往山顶的道路崎岖起伏,甚至毫无路径可循。
我们还必须承认,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性,天赋秉性、认知风格、智力水平等等,都是不同的,我们无法规制孩子的人生,把不同的生命放在相同的“模子”锻造。
在育儿的过程中,家长总会碰到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问题。当你发现孩子出现某些问题时,不要急于提出解决方案,而是要学会停下来听取孩子的声音。
家长应该控制为孩子‘解决’问题的欲望,而是要意识到,孩子们正是经过这些问题,才能获得有意义的经历,也慢慢地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他们产生长远的影响。
不管我们现在处在教育进化的哪个阶段,当我们开始对教育进行反思,不再把已有的一切当作理所当然,我们便已经开始了从 “有限游戏” 迈向 “无限游戏” 的第一步,进而为孩子和自我的成长创造出无限的可能。
来源丨本文授权转载自:外滩教育
作者丨郑钢
编辑丨Lulu
参考资料丨
[1]《有限与无限的游戏》

[2]《中国父母炫耀孩子被麻省理工录取,遭疯狂举报,更大猛料被挖出》
✍️
|作 者 招 募 & 投稿|
后台回复“投稿”,查看详情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