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申请季都是几家欢乐几家愁,然而今年,不止我们申请er愁了,连高校也要愁了,还有那些在读的以及已经毕业的...
哈佛大学周四公布的早期申请数据表明,今年早申同比去年有显著下降。
常春藤盟校报告说,他们收到了7921份早期申请,录取了692名学生。今年提交的申请比去年下降了17%(去年有9,553份申请)。
(source:网络)
纽约马马罗内克高中的一名退休大学辅导员——Bob Sweeney告诉彭博社,高涨的反犹太主义可能是早期申请提交率下降的因素之一。
这还是早申情况,等到常规申请阶段...也许情况会更为严峻。
不会吧,我就要从top 1高校学生变成top 10高校学生了?
哈佛在校生/毕业生
哈佛早申遇冷
早申情况
几家欢喜几家愁
哈佛大学法学院学生马蒂亚斯·梅耶什(Matias Mayesh)告诉福克斯新闻数字频道,早期提交申请的结果“并不令人意外”,因为该学术机构的“声誉受到损害”。
梅耶什说——
这并不奇怪。哈佛的声誉由于未能解决左翼极端主义和反犹太主义而受到损害。
相较于哈佛,其他的藤校申请数量似乎都有所提升。麻省理工、耶鲁大学、宾大、达特茅斯等学校的申请人数都有所上升。
哈佛大学发言人乔纳森·帕伦博指出了申请数量下降的一个大问题是“最高法院的裁决和不断地出现在新闻报道中”
此外,帕伦博提供的申请统计数据显示,学校的申请数量实际上高于大流行前的水平。
帕伦博说——
我们也在考虑大流行可能带来的潜在影响。如果你看下面的趋势,我们实际上已经超过了大流行前的申请水平,而那个时期我们转向了test-optional,并看到了申请人数大幅增加。
否则,我们将继续进行招生和宣传工作,直到常规截止日期,即1月1日为止。
反犹主义和学生群体的反抗
哈佛早申遇冷原因浅谈
前不久,由30多个学生团体组成的联盟在哈马斯袭击当晚发表了一封公开信,称以色列对最终造成1,400 多人死亡(其中大多数是平民)的暴力事件“负全部责任”。这封信是在杀戮程度未知之前发布在社交媒体上的,没有包含个别学生的姓名。
但几天之内,隶属于这些团体的学生就遭到人肉搜索,他们的个人信息被发布到网上,家里的兄弟姐妹受到威胁。
华尔街高管要求提供学生名单,以禁止雇用他们
一辆带有数字广告牌的卡车——由一个保守派团体出资——在哈佛广场上盘旋,上面挂着学生的照片和名字,标题是“哈佛带头的反犹太主义者”。
长期以来,校园一直在与言论自由作斗争——“什么是可以接受的,什么会构成仇恨言论?
但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的战争加剧了人们的情绪,有可能撕裂本已脆弱的校园文化。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的是该局面中其他的利益相关方,包括外部团体、有影响力的校友和大笔捐助者,他们给学生和管理人员施加了最大的压力。
在哈佛,一对亿万富翁夫妇退出了执行董事会,主要捐赠者莱恩·布拉瓦尼克(Len Blavatnik)将暂停对哈佛大学的捐赠。哈佛大学前校长兼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批评领导层对哈马斯袭击和学生信的反应“延迟”。
(source:网络)
哈佛大学希莱尔组织的主席雅各布·米勒表示——
双方学生都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是可悲的,尤其是在一所以追求真理为荣的大学里。
米勒先生表示,尽管他谴责了卡车事件和公开私人信息,但社交媒体上针对犹太学生的谩骂也对言论产生了寒蝉效应。
寒蝉效应
是指当下对言论自由的“阻吓作用”——即使是法律没有明确禁止的。
然而,在一般情况下,寒蝉效应现在经常以法律或其他行动让公众感受到压力,从而使得合法的讲话被实际上禁止。全国范围内的大学面临巨大压力,要消除反犹主义,但有人表示,这一努力正在引发恐惧并限制自由表达,包括亲巴勒斯坦的声音。

而面对种种声音,哈佛大学的领导层最终发布了一份声明,表示他们对哈马斯在本周末袭击以色列公民造成的死亡和破坏感到“心碎”,对目前在以色列和加沙进行的战争感到痛心。声明既没有谴责哈马斯,也没有谴责学生团体的声明。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让双方都很不满,有避重就轻的嫌疑。
然而更让哈佛声誉下降的是——哈佛大学校长盖伊也因其论文涉嫌抄袭陷入诚信审查风波。
学术风波
《华盛顿自由灯塔》报道称,哈佛大学“收到了一份针对盖伊的40多项剽窃指控的投诉”,并指出已向哈佛大学的研究诚信官员史黛西·斯普林斯(Stacey Springs) 发送了一封信,概述了这些指控。 
(source:fox news)
《自由灯塔》此前曾报道称,根据一项分析,在1993年至2017年间发表的四篇论文(包括她的博士论文)中,盖伊“转述或引用了近20位作者,其中包括她在哈佛大学政府部门的两名同事,但没有给出适当的出处”
《自由灯塔》还称,它与学者们合作分析了“29个潜在的抄袭案例”,大多数人认为政治学家盖伊在没有适当引用的情况下有时简单地改变几个单词,从而违反了哈佛大学自己的反抄袭政策。
曼哈顿研究所的克里斯托弗·鲁福(Christopher Rufo)和记者克里斯托弗·布鲁内特(Christopher Brunet)也发表了他们所说的她的博士论文中有问题的部分实例,这些部分甚至“违反了哈佛大学自己制定的学术诚信政策”
网友看法
哈佛文凭会让别人忽略你的简历
哈佛早申遇冷的消息发出后,不少网友也表示了赞同——“哈佛文凭会让一些人忽略他们的简历”
(source:fox news)
“现在雇佣任何哈佛毕业生都是有害的。精英们现在已经展示了他们真正的权利
(source:fox news)
“谁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一所具有安全威胁的学校?”
(source:fox news)
“哈佛应该搬到远东极权主义恐怖分子友好的国家”
(source:fox news)
UCB和哥大也躺枪了...
(source:fox news)
也有人反思目前的状况——“我们的社会正在经历一个基于政治信仰的自我隔离的过程。公开讨论和听取不同观点的能力已经被放到了过去的垃圾堆里...
(source:fox news)
也有人对目前的状况持不同看法,“你从那所大学毕业的日子已经结束了。大多数公司甚至不看你毕业的大学,他们看的是证书”
(source:fox news)
可以看出,虽然哈佛校长仍在任上,但是哈佛确实有点走下神坛的意思...这种由于“丑闻”导致学校声誉下降从而影响招生等问题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我们哥大就是去年的嘉宾之一...
还有哪些情况
会使大学评估情况降低
01
丑闻
说起大学评估情况突然的变化,哥大一定是绕不过去的话题。
哥大与U.S.News排行榜之间的爱恨纠葛,还得从2022年早春说起。这几年,哥大U.S.News的排名突飞猛进,一下窜到了全美第二的位置。
但尴尬的是,排名公布后,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教授 Michael Thaddeus 公开发表了一篇论文“An Investigation of the Facts Behind Columbia's U.S. News Ranking"。
在论文中,他对本校获得2022年度U.S. News 美国最佳大学排行榜第2名表示质疑。报告中,Thaddeus教授指控哥大和U.S. News 多方面的数据造假。
哥大随即宣布,在调查期间将停止向U.S.News提供数据进行评估。
在哥大深陷数据造假丑闻之时,U.S.News放出了2023年的全美高校排行。尽管哥大没有提交数据并且宣称退出了排名,但它的名字还是出现在了新的排行榜中,名次从第2一下掉到了第18,当年的申请人数也有所下降。
(source:New York Times)
但是排名降低对于像哥大这样的名校来说,并不意味着申请难度的降低。从排名变化后的录取情况来看,哥大的录取标准还会一如既往的高,申请还是难通过。
而丑闻之所以对名校影响不大,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大多数人对名校的心理认同感。
况且丑闻无法作为一项评判标准,来评判一所院校的好坏,因为谁都不能保证,那些现在清白的院校,以后不会变成丑闻的主角。
02
政治因素
另一个引起留学生们注意的变化便是政治因素。
众所周知,苏格兰对于脱英一直跃跃欲试,而苏格兰脱英对留学的影响也一直备受关注。
2014年5月,苏格兰来自36个国家的200名国际学生,参加的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45%接受民意调查的苏格兰中国留学生表示,如果苏格兰独立,他们可能会降低到苏格兰留学的意愿。
不过另外55%来自其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留学生则表示,苏格兰独立与否不影响留学地的选择。
接受调查的国际留学生分别来自四所苏格兰大学:爱丁堡大学、格拉斯哥大学、格拉斯哥喀里多尼亚大学和斯凯莱德大学。
根据这项调查报告,表达意见的132名中国留学生中,60名左右的学生主要的担心是苏格兰大学的学位证书没有英格兰大学的学位证书含金量高,今后在求职就业时,和英格兰大学留学生竞争不具备优势,甚至担心有些雇主会倾向于英格兰的大学学位。
苏格兰独立后,其与英国的政治关系将发生巨大变化。若苏格兰独立后脱离英联邦,则英国留学生将需要办理更多的政治手续,可能会对他们的留学生活造成一定的不便。此外,英国政府在留学生签证方面也可能出台新政策,以适应新的政治环境。这些政治变化将影响到留学生的签证申请和居留权等方面。
同时,苏格兰独立后的大学体系可能面临一些改革和调整,这可能会影响到留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术资源。一旦苏格兰独立,将失去由英国政府每年划拨的大额科研经费,数额将达到数十亿英镑。
据BBC报道的数据,以2011年为例,苏格兰大学机构的科研活动获得从政府、慈善组织及相关产业得到的经费支持超过9.5亿英镑。除了科研活动,苏格兰地区大学本身对英国政府的拨款也有很大依赖,因为该地区大学经费的26%都来自国家政府。
爱丁堡大学(University of Edinburgh将首当其冲受到英国中央政府重要撤掉拨款的影响。目前爱丁堡大学获得英国政府约8300万英镑拨款,完全多过其从苏格兰基金委员会得到的资助,设立在该大学的超级计算机项目也将失去中央政府的支持。
不过,在各大学组织普遍为苏格兰高校未来经费担忧的时候,苏格兰教育部长迈克尔·拉塞尔(Michael Russell表示,苏格兰有能力保护该地区的高等教育事业不受影响。
虽然苏格兰教育部长这么说,但是鸥酱还是表示可信度存疑,毕竟今年哈佛不仅早申人数降低,还有不少学生拒绝了哈佛发出的早申offer
这是个捡漏的好时机吗?
大学都不保值了,该怎么择校?
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爆料,目前已有多名同学拒绝接受哈佛大学的早申offer!一些美国大学的申请顾问也被完全震惊到了,因为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第一次见到有学生这么快拒绝哈佛大学的早申录取offer。
(source:网络)
那么在这样一个学校排名和名誉时刻风云变幻的时代,中国留学生们该如何选校呢?
又是否可以借此机会捡漏?
其实以哥大为例就可以知道,名校丑闻只是一时的,更何况是哈佛这样的世界TOP,而拒绝哈佛的同学也是具有申请MIT、牛津、剑桥、耶鲁、斯坦福的能力,所以他们可能并不在意哈佛的早申offer...
鸥酱认为,申请季的同学们还是应该根据匹配度来选择学校,而不是单纯根据一所学校的排名涨跌、当前声誉来判断学校的好坏。其实,除了排名之外可以考虑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专业匹配度、学术资源、校园文化、就业机会、地理位置等,大可不必纠结于排名这种随时可能根据指标权重变动而变动的数字以及这种随着岁月会被平息的风波。
在斯坦福招生官理查德·H·肖(Richard H. Shaw)写给被拒绝的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邮件中,他说——
一个斯坦福的本科学位,亦或是任何一所常青藤盟校的本科学位,在漫长的岁月中只会成为你简历中的最不起眼的一行字而已。
所有正在申请大学的学生和家长应该懂得的是——无论你是被录取了还是拒绝了,进入大学,相对于漫漫人生路来说,只是一个简单的纪念碑,与申请季和在国外上学的大家共勉。
如何择校更靠谱
扫描二维码添加小助手
来我们的美本申请群
一起讨论吧
文by | 小L在加油
Reference:
https://www.nytimes.com/2023/10/18/us/harvard-students-israel-hamas-doxxing.html
Harvard University President Claudine Gay hit with more plagiarism charges (foxnews.com)
https://www.bbc.com/ukchina/simp/uk_education/2014/08/140814_edu_scotland_independent_affect_abroad_students

关注【Panopath过来人公众号
回复“Pano Profile”
即可获得更多过来人档案

往期推荐
年年最难申请季,今年好像来真的了?!听说隔壁卷艺术的都成功爬藤了,还有奖学金?
一个小编的“独白”
老佛爷帮我付过了谢谢!留学生“零元购”版本全新上线?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