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专访
王勇,清华经管知行·未来科技首期班新生,现任中共胶州市在京流动党员委员会书记、青岛达能环保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达环保,科创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88501)董事长。
青达环保成立于2006年,始终以服务国家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宗旨,致力于节能降耗、环保减排设备的设计、制造和销售,为电力、热力、化工、冶金等领域的客户提供炉渣节能环保处理系统、烟气节能环保处理系统、脱硫废水环保处理系统、钢渣余热回收节能环保处理系统、火电灵活性改造和清洁能源消纳系统。
王勇
上下求索,探明前路
王勇指出,企业的发展伴随着阶段性的瓶颈。企业领导者在带领企业转型升级、突破瓶颈的过程中,选择正确的方向是极其关键的一步。理解时代的脉搏、响应国家的需求,是塑造企业定位、设定企业发展方向的重要参考。然而企业在精诚投入中往往容易偏执、迷失,难以突破原有的发展逻辑。相比之下,高校则有更加广阔的视野,与国家政策有更加紧密的沟通连接,与各领域有更加灵活的交流途径。百战归来再读书,能帮助企业家借助高校的平台挣脱桎梏、反思沉淀、获得灵感、找准方向。清华经管未来科技项目紧随国家战略需求、依托清华独有的学科大生态,是企业家进行学习的不二之选。
校企合作要突出“长板效应”
王勇指出,创新是科技企业的命脉。实现技术、生产、管理等多维、持续、快速创新,是企业实现持续增长的核心保障。青达环保一直将校企合作作为保障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并开设了科研工作站,并邀请清华大学的知名院士担任站长,在企业创新初期给予技术指导,实现产品雏形后再立项委托高校合作研发。王勇强调,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要明确并融合双方优势,实现各取所长的“长板效应”。例如,在宏观认知层面,高校往往更具优势,对国家政策、技术领域发展有更加全面的判断,在基础技术领域有更加深入的研究;而在细分应用层面,企业则更具经验,对于实际生产工艺、成本控制、市场需求等有更加细致的把握。在互相了解、取长补短的基础上,校企双方能够明确需求、明确分工、顺畅衔接,避免“越俎代庖”、实现“强强联合”,最终凝练出高效高产的合作模式。
紧随大势,服务国家战略
王勇认为,实体企业发展周期较长,需要有战略定力,更需要找准方向。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紧随国家发展趋势是实体企业发展这一问题的重要参考答案。青达始终坚信国家的判断与紧跟政策引领,将企业发展与国家需求相绑定。为积极响应“双碳”政策,青达环保与山东大学联合成立了绿色产业研究院,积极投入氢能源技术研发,提前技术布局,助力行业发展。王勇还提到,在企业的超前布局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惑和问题,但这也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提前熟悉技术、熟悉市场的机会,坚持正确的方向,终究能够迎来曙光。
互相学习,互相影响
王勇希望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不仅可以实现知识的交流,更能发生思想的碰撞。同学们的成功各有不同,而共同的学习生活能帮助大家互相理解、互相影响。而这段珍贵美好的时光,将会结出灵感的果实。
记者:郝轩章
编辑:张
责编:段茜
主编:庄丽
喜欢清华经管未来科技,请点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