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圆方的第716篇原
(点击标题下方小耳机标志即可收听音频)
今天看到一篇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发布《2023中国蓝领群体就业研究报告》。报告中定义蓝领群体,既包含在制造业、建筑业、传统服务业等行业就业的劳动者,也包括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依托互联网平台衍生的新就业形态工作者。
报告里面显示,2023年蓝领群体的平均月收入为6043元,与去年基本持平。其中月嫂、货车司机和外卖员月收入水平较高,位居蓝领群体收入前三。

虽然这是一份“蓝领报告”,但其实更值得注意的是,报告里面显示,2023年,白领平均月薪从8942,下降到8388元,这个数据,嗯,很值得思考。
大家好,我是圆方,今天我们一起聊聊:
真正给人信心的,从来都是这四个字
圆方认真的去读了一下这个报告的原文。在这个报告的“研究方法和范围说明”里面明确,从招聘网站的“招聘信息”中抓取了一些数据,采集时间是2023年12月。抓取的招聘信息是11141条。抽样方式:一线城市四个,二线城市随机五个,新一线,三线,四线,五线城市各随机抽样3个,合计21个城市。
这种研究方法可能偏颇,也可能不全面,但是大概是比较符合一般人“体感”的研究方式。所以从报告中看到,蓝领工资维持不变,而白领工资下降的情况,或许更加符合“真实感受”一些。
而这个数据,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略有不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3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6.1%。
一个是增长6.3%,一个是从8942下降至8388,下降6.6%。这13%的温差,到底处在哪里?
其实,问题的答案,或许有三种解释。

第一种,某一方的统计出了问题。在统计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有数据的错漏。(这个或许是两方都不会承认的原因)
第二种,不同群体收入在分化。整体“劳动者”整体收入在上涨,但是“普通人能接触到的,社会化的工作岗位”薪酬在下降。因为许多公务员,事业编,央国企的岗位是不会出现在“招聘网站”上的。
这样,问题就更复杂了,在经济下行压力很大,大部分企业招聘在降薪的时候,还有一些岗位收入在提升,这样持续些年,无形中差距就更大了。
第三种,非劳动的收入在增加。因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是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支配收入中“收入来源”分为“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包括社会救助、养老金、失业救济金、医疗补助、低收入家庭补贴等)。
如果实际大家“工资”在下降的话,那大概是其他收入撑起来了……不过这从另一个侧面又说明了,靠劳动(创造财富)分得的蛋糕,又小了一些。
最近一直说社会信心,社会信心从哪里来?本质上,一定是要让努力奋斗,承担风险的“创造财富”的群体有获得感,让他们得到更多的回报。只有这样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创造财富”的过程中去。
与此同时,想要做到这一点,想要解决当下的一些列“堵点”问题,首先是要看到问题,而看到问题离不开那四个字。
实事求是!
延伸阅读: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2023年12月,党中央印发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将“统计造假”纳入违反党的工作纪律有关条款。在答记者问时发言人说:
一直以来,社会公众对“统计造假”深恶痛绝,个别地区党政领导干部违法干预统计工作,不仅导致经济数据失真,乃至出现系统性高估的倾向,也劣化了地方的政治生态,导致“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的循环难以停顿。这种统计数据掺水的恶劣现象,其社会危害程度并不亚于贪腐。
听党话,跟党走
学习时间
要转变工作作风,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把更多力量和资源向基层下沉,在务实功、求实效上下功夫,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2020年5月23日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的讲话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