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清华学霸谷歌码农杀妻案闹的满屏风雨、沸沸扬扬。
这起案件之所以引起如此之高的讨论度,除了案情本身的一波三折之外,更重要的是案件中的两个主角,拥有极其光鲜的履历:
清华本科,美国留学,谷歌员工,不到30岁就在湾区买下了别墅……在一个个高大上的“标签”裹挟之下,这对夫妻俨然是别人眼中的“神仙眷侣”。
那么优秀的两人最终却以悲惨收场,一个惨死,一个可能面临死刑。这巨大的反差,看的人真的好唏嘘。
尤其是男方陈某,很多网友都说,只看他的外在条件,放在整个相亲市场,都是绝对的“顶配”——
身高1米9,干练清瘦,目前在美国谷歌做算法工程师,年薪不低于20万美金。
而且从小就是人中佼佼者,获得“四川省优秀小公民”、“华罗庚杯一等奖”等等荣誉满墙。
然而现实中上演的脚本却如此出人意料。“学历”装点了他的大脑,“名校”赋予了他开挂的人生,但会做题却没让他“会做人”,甚至将头脑里的和算计都用在了枕边人的身上。
所以最近关于这个事件的另一个角度的讨论,关于婚姻,大家似乎开始重新审视所谓的顶配婚姻。一直信奉的门当户对,也并非是婚姻幸福的充分条件。
01
先将这起案件,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1月20日凌晨,新闻爆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位谷歌工程师陈某涉嫌家暴妻子致其死亡。
发现凶杀第一现场的是他们的友人。
案发前天晚上,友人和小夫妻聚餐,丈夫陈某表现的沉默寡言,眼神迷离,情绪不佳,但迫于场合,友人也没有多问。
第二天放心不下的友人本想关心一下,但是两人谁都联系不上,友人又继续来到小夫妻住的地方,敲门也没人回应。
转到房间的背后,友人透过房间玻璃看到了惊人的一幕。
陈某跪在地上,双手举在空中,右手呈紫红色,手和手臂、衣服、腿都沾着鲜血,眼神呆滞,一动不动。
友人被吓坏了,赶紧报警,当警察赶到现场,看见了更加凄惨的场景。
在陈某背后的卧室里,警察发现了躺在血泊中妻子于谋的遗体,她的头部受到严重钝器所伤,房间的地板、床上、门上溅的四处都是血迹。
警方没有发现明显的钝器,却发现陈某的右手明显肿胀发紫,满是血迹。
当警察问到陈某发生了什么,他惊魂未定地回答:昨天,我打死了妻子……
结合现场,警方初步猜测,于某是被陈某一拳拳殴打致死的。
而在案件发生之前,陈某和于某的爱情和婚姻,看起来是如此完美又般配。
这夫妻俩人,都是当之无愧的超级学霸。
丈夫陈某,前面就提到过,2014年,他考入清华,念的是电子工程系,高考成绩至今还被挂在母校的名誉榜上。
妻子于某也一样优秀,以702分的高分摘得吉林松原市的市状元,与陈某同步进入清华读书。
两人身为同班同学,关系越来越好,后来又一起追梦,去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深造,攻读硕士。
拥有甜美的校园爱情、彼此陪伴对方取得世界顶尖学校的学位,他们应该是最了解对方的人。
2019年初入职场的两人很快找到了工作,陈某之前在图森(国际自动驾驶汽车公司)工作,于某在亚马逊工作,都是很不错的公司。
很快陈某进入美国谷歌做软件工程师。
1年后,在丈夫陈某的引荐下,妻子于某也进入了谷歌工作,她的面试和工作表现都非常不错。
学业有成、事业稳定后,2022年11月22,两人终于修成正果,领证结婚,他们还在朋友圈分享了结婚照,甜蜜夫妻形象收获点赞无数,在外人看来,两人就是郎才女貌,天生一对。
2023年他们以205万美金竞得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县714号的别墅,准备筑起爱巢,定居安家,去年4月份已经装修完入住,只有少部分没完工了,一切似乎都进入了正轨。
刚搬到此地时,夫妻俩为了和邻居建立良好关系,还烤了饼干分发给大家,据邻居回忆,两人斯文礼貌,非常友好。
从两人的社交媒体平台还能看到他们常常分享日常生活,比如滑雪、撸猫、吃甜点、喝咖啡等等,一片岁月静好。
两人的老师同学回忆他们的为人,也并未发现有什么异常,都是那种内向安静,听话礼貌的“别人家的孩子”,到底为何酿成这种结局?
现在网上的说法众说纷纭,主要集中在下面两点——

一种说法是,两个人婚姻中本来就存在诸多问题,经常发生争吵,也闹过离婚,但并未走出实际性一步。
丈夫陈某之前就在社交媒体上发过帖子,暴露了和妻子的矛盾。
不过陈某口中的“妻子脾气暴躁”很快就被知情者推翻,女方的同事出面评价她为聪明、甜美、温柔、斯斯文文。
另一种说法,就是事业的受挫,让陈某把怨怼发泄在了优秀的妻子身上。
据悉,他们俩同在谷歌任职,而其实在各方面都表现得更优秀,更受认可的,反而是妻子于某。
还有知情人爆料,因为夫妻间长久以来的矛盾,其实于某在三周前就提出了离婚。但陈某无法接受被“抛弃”的事实,可能在某一次争执之后,陈某就忍不住挥下了罪恶的“拳头”。
虽然案件还暂无定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婚姻关系破裂肯定是陈某下死手的原因之一,即使是10年同窗共事、同床共枕积累的了解、信任、感情也没有让他悬崖勒马。
因为工作关系,刘龙珠律师经常接触华人大厂员工,很多都是”学霸“出身,事业成功,但是其中一部分确实”智商高、情商低“,行为较为偏激,对情绪的管理能力偏低。
往往这类人结合的婚姻,条件好、能力强,绝对属于高配的婚姻,但是他们处理差异、问题和感情的能力对比之下就弱很多,反而容易激化婚姻的矛盾,可以算是“高分低能”的婚姻。
很多时候,当人们着迷于配置婚姻硬件资源之时,已经忘了婚姻的内燃机燃料已经告急。
02
无独有偶,一对同在大洋彼岸的留洋高知夫妇,也经历了天人永别,
妻子陈朗写给丈夫徐晓宏的悼亡信《请君重作醉歌行》,在我朋友圈疯传,激起了全体女同胞们的“情感共振”。
死者为大,悼文多以寄托哀思展开,但这篇文章却截然不同,妻子陈朗用平静客观又极为精准的语言,犀利大胆的剖析了他们婚姻中的问题。
两人同样有人人羡慕的高配版婚姻,也同样有不为人知的千疮百孔。
丈夫徐晓宏是密西根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他从浙江衢州一个偏僻农村,一路过关斩将成为北京大学学士,圣母大学硕士,耶鲁大学博士,是学术界颇具潜力的英才。
妻子陈朗与丈夫是北大同学,她的实力相当,先后获得哈佛大学硕士、耶鲁大学博士。
2019年,陈朗放弃香港教职赴美和丈夫相聚,哪知经历疫情,工作迟迟定不下来,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2022年,一纸癌症诊断书为徐晓宏按动了生命的倒计时。
他们婚姻的裂缝也在这些际遇中慢慢生长。
疫情期间,陈朗在家带女儿疲惫不堪,晓宏却在网络上与同事挥斥方遒,”曾经也是那么地热爱哲学和理论“的陈朗却有些嫉妒,甚至在丈夫大谈女性主义的时候,心中冷笑。
在柴米油盐、鸡毛蒜皮面前,博大精深、高谈阔论显得有点哗众取宠了。
在自己跌倒的地方,为别人能在上面站稳喝彩,的确充满困难。
陈朗悟出了一个道理——原来嫁一个情投意合的人,一样也会不幸福。
人如果要结婚的话,就应该和跟自己爱好不同的人结婚,比如如果你爱虚无缥缈、形而上的东西,就最好嫁/娶一个发自内心热爱管孩子、报税、理财、做饭的人。”
显然两人都是前一类人,但家庭必须要有分工,陈朗不得洗手做羹汤。
就在与病魔抗争的两年里,晓宏仍然耗尽生命最后的元气,在学术上蹒跚而行,在化疗、手术前夕他仍为论文发表费心劳力。躺在病床上,他还在接待同行准备回答学术问题,在回光返照前还慷慨激昂地进行学术演讲。
晓宏的内心有着社会的宏大命题,也有着宇宙万物,但却没有给身边最亲近的女儿,留下什么可供怀念的文字和影音,甚至有时候忘记眼前陪伴自己的是谁。
陈朗的文章一发,反响巨大,这些“不和谐”的声音被很多人解读成了”郁郁不得志“的妻子对婚姻的委屈与失望,很多不同立场的人在自我投射中发出愤怒和不满。
但陈朗事后也再次发文解释,她觉得和晓宏这二十年的婚姻,彼此足够相爱。之所以在“悼文”中历数生活的细节和真相,因为她深知婚姻本就包含了不完美或者缺陷。
而对待婚姻,每个人都必须诚实。
她说“特别是作为一个女孩子的母亲,我要诚实,不想续写’做你的妻子是我一生荣幸‘之类的神话,来让更多的女孩子误解婚姻的意义。”
我觉得陈朗最可贵的地方,就是她的这份真诚,没有因为挚爱离世就美化过去,而是依然保持着冷静和客观,用女性独有的角度,去深刻的回顾和反思。
某种意义上,失去丈夫后,她才终于敢勇敢真实的表达自我。
03
很多时候,亲密关系都是一场权力的博弈,特别是身在异乡,能依靠的唯有彼此,让每个人的自我都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阉割”,矛盾和罅隙也在没有外部支援的前提下被无限放大。
这两对大洋彼岸的精英夫妻,在婚姻的考场上,一对是遇见难题、痛撕试卷,一对是有对有错、各有分工,一个情绪爆裂,一个冷静克制。他们从不同的方向解题,都没有给出世人期待的“标准答案”。
毕竟,在爱面前,无论学历多高、财富多少,每个人都是永不毕业的学生,一生都需要修炼。
学识多的人,未必更擅长处理好家庭矛盾。每一个普通人,无论学识、无论种族、无论经济状况都有创建良好家庭关系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创建需要很深的理解和共情,更需要落实在日复一日的、具体的细节和行动里。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