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个「哈佛女孩刘亦婷成为美国中产」的话题上了热搜。
简单一看话题,还以为哈佛女孩刘亦婷泯然众人矣,又是典型的高学历混得一般,让人唏嘘不已的例子。
实际上,刘亦婷早就实现了绝对的阶级跨越,绝不是简简单单的中产。
各路网友纷纷发表意见,吵得火热,焦点都集中在刘亦婷如今取得的现实成就是否配得上曾经的哈佛学历,各执己见,毫不让步。
这种吵闹有点可笑,因为大家对刘亦婷的家庭,和刘亦婷本人,不了解。
这里的了解,具体是指:刘亦婷上哈佛之前的经历,大部分人都不太了解,只知道她上哈佛了,哈佛毕业混的一般,但是上哈佛前具体什么情况,不了解。
刘亦婷上哈佛,没有SAT成绩——这个资历放现在其实是非常神奇,乃至不可思议的。
只有一个托福640分的成绩。
托福640相当于现在的110左右,也就是个普通成绩。
问题是她能申请上哈佛,靠的就是这个成绩,没了。
能够上哈佛,而且拿的还是全奖,最起码,在本地国内也得是人中龙凤级别的顶级人才。
上哈佛和普通人已经不是一个档次了,哈佛全奖更是天龙人,是哈佛中的佼佼者。
问题是,刘亦婷并不是一个杰出青年,这里说的不是她毕业后,而是她没上哈佛前。
举个例子,她在自己的高中母校成都外国语都不是考第一的学生,也就是中等生水平。
而且也不要拿什么家境优越综合素质强于小镇做题家的垃圾理论胡说八道,成都外国语是一所精英学校,能进去的都是精英,家境都很好,综合素质都很厉害。
这一方面其实是非常诡异的。
刘亦婷的人生最高成就,就是进了哈佛,这个很正常,因为绝大部分人的人生最高成就,都是进了清华北大哈佛。
但不正常的是。
人生最高成就是北大清华哈佛的人,他们在进入大学之前,都是天之骄子,都是不可一世的高级优越年轻人。
刘亦婷的诡异之处就在这里。
她在上哈佛前,从来也不是什么高贵不可一世的高级优越天之骄子,周围人都觉得这女孩普普通通,从来也不亮眼,突然接到了哈佛录取通知书,才出名。
以刘亦婷的真实水平,参加高考最多考个一本,211 985都没太大概率,这就是真实水平,能看微博的绝大部分人都比她的素质和智商要优秀很多。
一般能上清华北大哈佛的人,没上之前,就已经是年级的风云人物了。
为什么中人之姿的普通出版社编辑单亲妈妈的闺女,却能上哈佛?
因为信息差。
哈佛的录取逻辑和高考不一样,它不是一个攀比逻辑,要在一堆人里选最优秀的,而是一个填空逻辑。
哈佛的录取条件里有很多个空白,比如运动,社会履历,活动经历,英文,学习成绩。
你得填满了,你才能进入到下一轮评审名单。
你填不满,只是某一项突出,比如英文和学习很好,但是运动和社会履历一片空白,那不好意思,哪怕你满分,也不行。
哈佛当年的录取逻辑就是这样,假设录取指标为6项,他要的是每一项都超过了60分的人,而不是某一两项100分,其它项0分的人。
这个逻辑中国人很难理解,绝大部分人包括中产富豪都不懂。
刘亦婷的母亲也是机缘巧合下才知道了这个信息。
还有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在当年那个时代,哪怕是6项录取条件,也都是可以投机取巧的。
她们家出版的那本书,文学性文笔很好,但是方法类书籍,一旦文学性好,就全完了。
这就意味着这本书在内容上,非常鸡贼,藏着掖着。
全篇不停的强调素质教育,问题是这些素质可视化的成绩,具体的奖项,有没有?
基本没有。
只有围绕着小点不断重复的琐碎废笔和心理描写絮絮叨叨,包括且不限于:
从小握冰训练毅力,
跳绳锻炼身体,
跑步游泳锻炼心肺,
从小写日记和家长沟通。
学习成绩很好。
基本就没了。
靠毅力,锻炼身体,写日记,能进哈佛吗?
进不了,完全进不了。
哈佛想要的学生,是运动员水平的高材生,而不是锻炼身体。比如电影《社交网络》里的双胞胎角色,读的法律还是经济,同时还是专业的划艇运动员,还参加过北京奥运会拿到第四。
刘亦婷跑步,拿过成都市青少年运动会的奖牌没有?没有。
游泳参加过比赛得过什么奖牌没有?也没有。
写日记写得好,那当时出过畅销书没有,也没有。
学习成绩到底有多好?考了高中前十了吗?为什么连说都不敢说,讳莫如深?
无数家长看了就感动了,因为他们自动把哈佛和这些鸡毛蒜皮合理化联系了,没有发现其中的猫腻。
猫腻就是刘亦婷唯一能拿得出手的课外活动,只是在当年的一个电视剧里客串过一个角色,家里人想尽办法塞进去的。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需要有人推荐,她妈妈想尽办法找到一个美国老议员Larry,并且让刘亦婷去Larry家住了很长时间。这个议员写的推荐信,才是关键中的关键。
联想拜登平时的举动,欧美老白男议员的喜好,以及最近的爱泼斯坦萝莉岛事件,这其中具体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我简直都不敢想下去。
我希望这其中没有猫腻,我真心希望,但这里面水也太深了,我根本不敢细想。
刘亦婷的家庭做了这么多安排,把一个中人之姿的小孩推上了神坛,值得吗?
其实不仅刘亦婷是中人之姿,
特朗普,伊万卡,特朗普其他几个不成器的小孩,智商水平都是中人之姿。
小布什更是被评为有史以来最蠢的总统。
这些人都是名校毕业。
不仅国外如此,国内一样如此。
我一个年轻同事,跟我说他从小到大玩耍的哥们,都是带专水平,一塌糊涂,不学无术,臭不可闻。
但是和他之后的发展完全不同。
这些考带专的货色,经过一两年雅思特训,包装包装,做做社会履历,迅速就申请了海外的QS前100学校,回国了什么外企都随便应聘随便挑,比他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国外的名校就是这样。
它的主要作用,就是专门把野鸡插上凤凰尾巴,然后就真变成凤凰了。
网友看到花了家里100万澳洲留学回国找不到工作只能送外卖的人狂欢,高潮,开心。
但是大家没想过,为什么留学能成为一个产业,成为一个现象。
我还是拿刘亦婷毕业后的履历对比吧:
哈佛毕业,
波士顿咨询,
百事工作,
对冲基金,
开了一家公司,效益不行,没开下去,
又与人合伙开了另一家公司。
这好笑吗?
忽略掉她的哈佛学历,只看她的个人资质。
一个学习成绩只能读一本的毕业出来,能进得了波士顿咨询和华尔街对冲基金这类公司吗?
不可能,一辈子都不可能。
哈佛就相当于她的养老金,比什么样的养老保险都管用。
哪怕她现在放下脸面,上抖音当个网红,割割韭菜,都能赚到写这篇文章的小编1万年都赚不到的钱,你信不信?
还有刘亦婷的婚姻也非常成功,她嫁的对象是大学校友,刘亦婷自己被哈佛商学院拒收了,但是她老公正儿八经哈佛JD毕业,在一家专门给有钱人打离婚官司的律所当合伙人。
这可不是美国普通中产家庭啊,这是标准的老白男精英富人家庭。
美国好莱坞的大明星,脱口秀曾经的扛把子凯文哈特讲过,他买了一个小区的豪宅,住进去发现左右邻居都是牙医和律师。
中国一个清华法学博士毕业的,做律师,然后跟李诞住同一个小区,你觉得可能吗?
所以刘亦婷的人生不是惨淡,恰恰是被拔高到了本来不属于她的地步。
一样都是女生,刘亦婷可以远远超过自己的原生家庭,山东首富的闺女却得要花6000万美元都还读不了哈佛,还弄的没书可念。
换以前刘亦婷这样的家庭,哪有资格跟首富的闺女一桌吃饭,现在是首富闺女没资格跟她一桌吃饭了。
这个就是美国名校的专属作用:山鸡插上了凤凰的羽毛,甚至能挤兑掉真正的凤凰。
-end-
更多精彩观点,欢迎点击关注
欢迎大家把我设置为星标置顶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