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圆方的第714篇原
(点击标题下方小耳机标志即可收听音频)
前两天热映的电影《年会不能停》里面有一句话:
“时代的车轮开过去,总会有人要在车轮底下增加摩擦力。”
那么,是谁在增加“摩擦力”呢?先聊一个听“老辈儿”讲的“段子”。

在八十年代,郑州流传着这样一个顺口溜:“妮儿,妮儿,快点长,长大以后进纱厂”,在那个时候,郑州从五十年代开始兴建的一大批纺织厂,已经红火了三十年,能想办法当上纺织女工,是非常光荣的事。
之所以纺织厂这么红火,是因为纺织企业的生产计划都由国家统一安排,生产出来的纱、布,也由国家统一购买、销售。孟永恩记得,那时候根本不用担心布卖不出去,“不管好坏,只要生产出来,都不愁卖。”直到1983年12月,持续了近30年的凭票买布的时代才宣告终结。这之前,计划经济已经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变。
而和很多人想的不一样,
这一时期的郑州棉纺业,并没有立即衰弱下去,反而迎来了发展最快的时期
。有数据显示,郑州纺织行业经济效益最好的时候是1981年,这一年它的工业总产值达7.1亿元,利润1亿多元。

当时,棉纺厂工人的平均工资近60元,比机关干部的平均工资要高10多元。在那个国棉厂的“黄金时代”,当公务员都不如进棉纺厂。而且当时还允许“接班”,很多人更是为了“接班”的机会放弃了读高中,甚至放弃了参加高考的机会。但是仅仅几年后,到了1990年,因为种种因素,国棉厂出现大面积停产、半停产。
1995年至1997年,郑州纺织行业3年连续亏损达1.6亿元。这期间,为几个国棉厂生产的布匹印花的郑州印染厂,宣告破产。紧接着1998年,国棉二厂首先宣告破产。1999年,国棉五厂、六厂双双“政策性”破产。从此,几个国棉大厂陷入空前的困境。而当时没有选择“考学”而是选择“接班”的这批人,就成为了时代车轮下的“摩擦力”。
大家好,我是圆方,今天我们一起聊聊:
从“接班”到“考试”,时代车轮下谁在增加“摩擦力”
说起来接班这个“选择”,是来自于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第十条规定:工人退休、退职后,家庭生活确实困难的,或多子女上山下乡、子女就业少的,原则上可以招收其一名符合招工条件的子女参加工作。
而国企接班制度最后一批是1986年。国务院《关于发布改革劳动制度四个规定的通知》的规定,自1986年10月1日起废止。从此,就不再有“合法意义”上的接班。不过,真正一些“垄断性”企业,还在明里暗里的维系着这个传统。
看新闻可以查到:
2012年8月,湖南省邵阳市自来水公司内部退休女职工石某因为两个儿子不能同时进入单位工作,便携汽油瓶冲进公司党组成员会议室投掷点火,当场烧死3名管理人员;

2014年4月,大庆油田决定对部分招聘专业范围内的油田子女毕业生,由原来直接选聘到操作岗位,改为通过“委培”考试择优录取,部分油田应届子女毕业生及家长对此不理解、不接受,在单位门口聚集讨说法。之所以这些家长“不愿意”,是因为“本可以”,而打破很多“本可以”其实就是“改革”的本质。
时代是个轮回。
每一代父母,其实都在尝试用自己的“经验”帮助孩子做出选择,希望能够帮助他们走出来一条“轻松”的人生道路。

三零后,四零后的父母亲身经历了“大集体”的好,特别希望七零后,八零后的孩子能够“进厂”。
而七零后,八零后的父母自己亲身经历了
“读书改变命运”,
特别信奉
“考试的意义”,
所以都特别希望孩子能拼命读书,争取读个大学
“逆天改命”,
或者考研,考公,考编,希望能够
“一考定终身”。
但是在今天,这个
“朴素的愿望”,
真的能够实现么?
“一考定终身”
这个事情还能一直持续下去么?想来,很难。

几大棉纺厂倒闭的同时,在中国南方,服装加工贸易正“如火如荼”,成为中国出口外贸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棉纺厂倒闭,是因为其管理模式,技术远落后于时代,是“落后的生产力”。
同样的道理,随着AI的快速进步。都不用说技术再发展几年。今天就有可以和孩子对话,给孩子讲解知识的难点,和孩子互动,陪孩子练习口语的AI教师从能力和效率,都已经超过了传统的“教师”,未来还会不会有这么多教育需求,是“基础教育”的教师需求。
公务员系统也是这样,在过去的许多的执法监督,已经可以从云端大数据去获取,过去很多的窗口服务,也完全可以被机器所替代。而且可以做到24*7的无休的服务,服务态度大概也远比人好。
那么,我们过去的教育服务,公共服务,是不是某种意义上也变成了一种“落后产能”,而这种“落后产能”,是不是也会被时代的浪潮所覆盖?而同样的道理,许多通过死记硬背学到一些知识的孩子,他们的知识价值也在被这个时代的技术进步所削弱。
在八九十年代,没有选择“考学”而选择“进厂”的,回过头来看,大概是成为了“改革”的代价,成为了时代车轮下的“摩擦力”。而过去这几年选择“考学”“考教”“考编”的这些“孩子们”是否也会成为“改革”的代价,成为成为了时代车轮下的“摩擦力”呢
听党话,跟党走
学习时间
要深化创新交流合作,推动科技同经济深度融合,加强创新成果共享,努力打破制约知识、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流动的壁垒。
——2022年5月18日在庆祝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会70周年大会暨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上发表的视频致辞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