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供图
作者 | 杨鑫宇

编辑 | 任冠青
近日,一群学生的实名举报,在学界抛下了一颗“震撼弹”,也引发了公众对高校学者学术不端、欺压学生等问题的高度关注。身处举报漩涡中心的,是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某若。1月16日,黄某若下辖课题组的11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共同实名举报黄某若涉嫌操纵同行评审、论文不当署名、教材编写造假、打压学生等行为。
网上流传的举报材料长达125页,其中由学生反映的诸多情况倘若属实,可谓触目惊心。就在这11名学生正式举报的同一日,黄某若所在学院回应称:已成立工作专班,启动调查程序,学院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将依据调查结论按规定做出处理。目前,尽管官方调查结果尚未出炉,但在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的官网上,已无法查看到黄某若的师资信息。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一名举报学生告诉该刊记者,这次联合实名举报的研究生人数,占到了黄某若课题组总人数的一半以上。这说明黄某若在自己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极差,乃至于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纵观过去发生过的同类案例,几乎从未有过如此规模的学生举报导师学术不端事件。对那些终日在导师课题组中勤勉研学的硕士、博士生而言,举报导师不是一件小事,不论举报结果如何,或多或少都会影响他们的学业进度与个人前途。在这种情况下,这么多学生愿意冒着潜在风险,共同站出来与自己的导师决裂,无疑是极不寻常的一件事,其举报内容无论如何都应得到充分重视。
在举报材料中,既有涉及黄某若学术操守、学术诚信的重大问题,也有发生在黄某若与学生之间的种种矛盾冲突。举报者们在其中反映的每项问题,都附有相应的具体证据。就前者而言,黄某若被举报的问题包括篡改编造实验数据、拼接修改实验图标及数据、改动实验结果、抄袭论文等,这些问题每项单拎出来,都足以让一名学者声名扫地。就后者而言,有人反映其对学生进行人身攻击、有人反映其克扣学生劳务费,还有人反映其逼迫学生参与造假,学生不配合就无法毕业。如此种种,已经不仅是学术问题,更是关乎师德师风的做人问题。
面对这份内容丰富、细节详实的举报材料,公众有充分的理由对举报对象产生怀疑。就网上的情绪而言,有人深表震惊、有人难掩愤怒,也有许多人对这些学生深表同情。有参与举报的学生表示:“我们也不希望以后有人接着来课题组面临跟我们一样的情况,磨灭掉对科研和学习的热情。”这份带着强烈“少年气”的拳拳之心,理当得到认真对待。对此,华中农业大学与黄某若所在学院还需拿出十二万分的重视,以最严的标准、最高的规格对此事展开调查,以使真相大白。上级主管部门也应随时关注此事,在必要时予以进一步介入。
连日以来,舆论高度关注此事,不时有声音对举报者表达声援、对举报对象提出质疑。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声音并不是要搞“有罪推定”,而是呼吁有关部门务必严查此事、不漏过任何疑点和细节。黄某若有没有可能是清白的?不是不可能。但每条调查结论,都必须有极为扎实、完备的证据作为支撑,进而使涉事各方充分信服,给关心此事的大众一个交代。
当前,学生们已经在举报材料中提供了大量依据,有关方面还需对这些指控逐个检视,一一查证,如此才对得起学生的信任。而对黄某若一方的说法,有关方面也要展开充分、全面的问询和调查。无论如何,这起事件的调查结论都势必受到瞩目,唯有确保调查过程公正公开,才能让事件结果经得起来自各个方向的检验。
- END -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出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