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大模型很热,AI环境越来越卷,如我们所期待和害怕的一样。它带来的机遇和风险远超想象,每家企业、每个组织都急着借AI弯道超车,但也都在焦虑到底该怎么用?
国内AI领域即将发生两大变化:
一、平台“核战争”。中国已经有近200家大模型,都号称千亿参数。没有超级大模型的大公司,不会再是平台公司。
二、垂直私有大模型会“白菜价”。随着行业垂直模型能力普及化,成本急剧降低,不再是20亿美金才能做一个的私有化大模型。
傅盛说:“在这个时代,中型以上的企业都要考虑拥有自己的私有化模型,当然小企业更可以快速地先上、先用,一家公司要用好AI,必须是一把手亲自抓的战略工程。”
傅盛,猎豹移动董事长兼CEO、猎户星空董事长、混沌学园三期学员。1月17日傅盛官宣,1月21日,周鸿祎和傅盛在猎户星空大模型发布会现场同框对谈,视频直播圆桌共话“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大模型”。
本次大会由猎户星空和混沌学园联合发起,届时,傅盛老师将首先做大课分享;圆桌论坛嘉宾包括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极客公园创始人&总裁张鹏、混沌学园合伙人张雷、亚马逊云科技大中华区解决方案架构总经理代闻、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终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汪恒江等诸位老师。
2024年,注定是大模型应用的浪潮年。作为AI大模型应用派创业者,傅盛带领猎户星空,秉持AI长期主义的心态,七年磨一剑,躬身入局,聚焦大模型如何在企业落地应用。此次AI大课,傅盛将分享“Think Different” 为什么是创新的不二法门,复刻OpenAI真的能成功吗?AI大潮下如何“Think Different”,并发布“为企业应用而生”的猎户星空大模型。
以下是前不久傅盛老师在混沌的演讲:
AI大模型正带来两大革命。
第一,交互革命。
乔布斯曾经在苹果的发布会上说过,每一次交互的革命都是一次产业的机会,苹果成功抓住过两次次机会,第一次是键盘输入替代打孔,第二次是图形化界面,而现在要抓住第三次,就是触摸屏。
人类为了能够使用机器,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但由于GPT的出现,以后机器将围绕人运转,针对人类提出的需求开展工作。微软将它的AI工具称为Copilot(副驾驶),也就是说,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即可,人和机器代码之间的翻译,机器自身就可以完成。
第二,生产力革命。
马化腾在一次财报会上说,过去会认为大模型是十年一遇的机会,而现在觉得它可能是几百年一次的大机遇。
互联网虽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它不是生产力革命,它只是生产关系革命。通过互联网推动的生产关系极大优化,倒逼了生产力的效率提升;但问题在于,无论如何提升效率,最终还需要依靠机器生产。
在今天的通用人工智能模式下,公司内部的行政文档只要给大模型读取一遍,行政工作量就可以下降一半以上。
大模型直接带来生产力革命的场景还有哪些?扫描海报二维码,预约观看傅盛开年大课:
微软虽然投资了OpenAI,但考虑到成本过高,并没有选择做大模型。但微软却一直在做应用,当OpenAI推出ChatGPT之后,微软便把GPT集成在Bing里,放到Office里。也就是在应用界面里加一个聊天助手,这让微软的市值涨了差不多一万亿。
在OpenAI和谷歌都入局之后,Facebook相继发布了LLaMA1和LLaMA2,当时我想出一句话,叫“忽然一夜开源来,千模万模智能开”。国内都在很多在做新的大模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接近200个。
这样一来,第一,行业和企业大模型会越来越普及;第二,应用生态会决定大模型的商业价值。
通用大模型无法解决城市和企业的实际或特色问题。互联网上出现的人类知识只是冰山一角,水面之下大量的私有知识还无法体现。
比如,互联网企业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开会,开会就是数据,从开会前期的需求收集、中间的讨论、形成决策、实践并复盘,这些都是大模型没有的数据。一个公司真正的效率就是它的流程决策,从做出决定到付诸实践,这其中的一点一滴都是每一家公司的核心,这是通用大模型无法做到的。
所以在这个时代,中型以上的企业都要考虑拥有自己的私有化模型,当然小企业更可以快速地先上、先用。
中小型企业,如何拥有自己的私有化大模型?扫描下方二维码,预约观看直播
1月21日14点混沌APP和混沌学园视频号直播间,傅盛将做重磅主题分享并发布猎户星空大模型,与您共同见证“每个企业都有『私有化大模型』时代”的到来,期待您的参与!届时,傅盛老师也将和周鸿祎老师首次同台直播。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