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两年,每到这时候我都会和大家分享精彩的跨年影片,比如前年是动画电影《心灵奇旅》,去年是马伊琍的《爱情神话》,今年正当我以为没啥让人心动的电影时,看到朋友圈一个爸爸的观影分享——
“在儿子的强烈安利下,我们一家三口去看了《泰勒·斯威夫特 时代巡回演唱会》这部音乐纪录片。原本只觉得是儿子偶像的故事,估摸着很小众,却没想到电影院座无虚席,整个观影氛围就像演唱会一般沸腾,荧光棒、手电筒不停闪耀,跟唱、跳跃、摇摆的人丝毫不担心尴尬。
这着实震撼到了我,于是我和他妈妈认真地看完了这部片子。原来泰勒·斯威夫特的故事就是这代孩子们的故事。他们追求更自我、更丰富、更有意义的人生体验,而这个新的时代也让每个普通人都有机会成为发光发热的英雄。
看完好朋友的感言,我也被深深触动了,一去搜,才发现这部前期没有宣传造势的影片在豆瓣拿下了9.3的高分,今年跨年档最大的黑马
而在全球,它已经达到了2.616亿美元的票房,超过了迈克尔·杰克逊的《This Is It》,成为史上最高票房的演唱会电影
不过,今天我想和大家聊的倒不是这部“电影”,而是这部音乐纪录片的主人公,泰勒·斯威夫特(中国歌迷称她叫霉霉,以下简称霉霉)。
霉霉在全球有超4.5亿的粉丝,身价突破10亿美元、34岁登顶1967年以来最卖座女歌手,在流行音乐界已经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霉霉还以一己之力拉动了巨大的经济体量,实力促成了“泰勒经济学”、“泰勒效应的应运而生。仅仅是去年,她就完成了60场线下音乐会,拉动北美经济增长50亿美元,一场演唱会就能创造3000多个临时岗位。
美国的顶尖大学都在拆解霉霉身上的各种元素,开设相关的课程吸引学生报名。
哈佛大学开设一门题为《泰勒·斯威夫特和她的世界》的文学课,主要研究霉霉作词的文学背景;佛罗里达大学有一门课程名为《讲述泰勒·斯威夫特和其他代表性女性艺术家的音乐故事》,课程将霉霉和其他女作家的作品进行横向比较,并深入探讨忠诚、双标、衰老等女性话题……
全世界的父母和老师都在研究如何养成一个如此优秀的人才,全世界的年轻人都在思考如何拥有霉霉自由精彩的人生。
诚然,霉霉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但她的成长经历,却一定能给我们这些爸妈不少启发:在这个越来越纷繁复杂的世界,怎么样才能和霉霉一样,独立、勇敢、无畏地自我表达?怎么样才能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爬起,又怎么样才能不断挑战自己,在热爱的领域持续保持前行……
#01
1983年12月13日,霉霉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雷市一个中产家庭,父亲Scott Swift是美林证券副总裁兼股票经纪人,母亲Andrea Swift是一名全职妈妈,家里还有一个弟弟,一家四口,温馨幸福。
素来在金融行业谋生的斯威夫特家族也曾对霉霉在商业领域崭露头角抱有幻想,但当他们发现女儿从小痴迷于唱歌时,就开始全力支持她的音乐梦想。
家庭的温暖与支持以及童年的自由是霉霉音乐种子萌发和成长的良好土壤。
霉霉11岁的时候,父亲通过与费城市场经理的关系,帮她找到了一个更大的舞台——在NBA球场上为2万球迷演唱国歌。
之前只在集市、街头等小地方表演的霉霉镇定自若,赢得了全场的掌声,这次表演的成功成为她梦想的开始。

那时的霉霉,受美国乡村音乐歌手Faith Hill的影响,已经疯狂地爱上了乡村音乐。父母为了小霉霉的音乐梦想,特地举家迁移,搬到乡村音乐之乡——田纳西州首府纳什维尔寻找发展机会。
除了父母和她,没有人相信这个年轻的女孩未来会大有作为。爸妈载着霉霉,带上音乐小样到处寻找合约机会,得到的回复是只有35岁的家庭妇女才会听乡村音乐,他们的名单已经容不下一个小女孩,那时乡村音乐正已经处于低迷时期。
霉霉并没有被劝退,反而展现了惊人的音乐敏锐度,她意识到如果自己想从众多歌手中脱颖而出,她必须与众不同,成为一名创作型歌手没准就是“杀出重围”的路。
从小擅长写作、想象力丰富为她的创作梦想插上了翅膀。
8岁时,霉霉就能写3页的短文,10岁的她想象自己衣橱里出现了怪物,为此写了一首长诗,诗歌作品还获得了全美诗歌大赛一等奖。
后来,日记成了她十几年成长故事与创作灵感的宝藏,敏感善观察的霉霉总能察觉到外界、生活、关系和内心世界的微妙变化,并视若珍宝地将它们记录下来。
"There's a little girl in this little town, With a little too much heart to go around,live forever, never say never,you can do better"
这一段朗朗上口,写满小姑娘心事的歌词就是她的第一首原创音乐《Lucy you》,灵感来源于她的日记,记录她在一个小镇的生活和心事。
平时她一个人关在家里,抱起吉他练习,一弹就是四五个小时,直到手指头都磨出水泡……她马不停蹄地创作歌曲,一有机会就跑到纳什维尔的咖啡馆、音乐节、歌唱比赛参加演唱。
她默默等待着机会,希望有朝一日被赏识他的音乐人看见,被更多人喜欢。
直到17岁时,霉霉才等到了这个机会。霉霉发表了首部单曲《Tim McGraw》,初出茅庐,便获得美国乡村音乐电视奖的多项提名,最终获得了“年度最具突破录影带奖”。
此后的霉霉,在音乐创作的道路上一路高歌猛进。
霉霉在音乐上大获成功的秘诀就是“共鸣感”,很多歌迷都说,“当我听她的歌曲时,我会想到我所经历的事情,而不是她所经历的事情。”
而她在歌词中表达的一切,都源自于她的亲身经历。上中学时候的她不善社交、不喜派对,被同学排挤甚至霸凌,她创作出《mean》来表达“有一天我会强大到你再也不能打败我”。
她用《Red》来纪念各种难以忘怀的事情,那些事情引发的强烈情绪是红色的,她用《22》来纪念自己最喜欢的22岁,抒发那种年纪无忧无虑的放松、犹豫不决和恐惧。
更多的歌曲是跟她的个人感情有关的,她曾被谈了3个月的男朋友以27秒的分手电话抛弃,她创作了《last kiss》来表达茫然与气愤。
霉霉形容自己最擅长的就是“讲故事”,将“软弱”、“烦恼”、“敏感”等真实的一面展示给粉丝们,他们也拥有类似的情绪。
通过音乐的纽带,她成功地与千万在迷茫中成长、在爱情中探索的年轻人们达成了某种“你懂我”的默契。
#02
但伴随着这个年轻女孩成长的,除了万千歌迷的喜爱,还有山呼海啸的恶意……
小时候,霉霉曾在日记本上写下,“我要成为一个好人”,这也是她长久以来做人的准则。
她年少的时光,都在极力活成“芭比”,清纯可爱、温柔善良、金发碧眼、身材高挑,唱着甜甜的、朗朗上口的小情歌,被观众喜爱。
她也曾为了别人的认可和赞美而活,“泰勒,你工作做的真棒”、“你是一个优秀的写歌人”、“你是一个优秀的音乐人”,这些喝彩声和无尽的掌声让她陶醉。
在她成名的最初一段时间里,霉霉在荧幕上的乖巧和温顺随时可见,见人要甜美的笑,礼貌的打招呼,只说正确的话,不能出言不逊,授人以柄。
霉霉处处表现得像一只人畜无害的小白兔,但凶险丛林中的猛兽并不会因此就放过她。
2006年,霉霉凭借《You Belong With Me》击败一众实力歌星,获得美国第26届MTV最佳女歌手录影带奖。
正当她激动发表获奖感言时,美国说唱歌手坎耶·维斯特(中国粉丝称坎爷)不满评选结果粗暴夺走她的话筒,大声宣布“碧昂丝的MV才是最好的”。
台下的观众唏嘘一片,刚被打了当头一棒的霉霉一脸懵,误以为全场在为她喝倒彩,在以别人的赞扬认可为价值的信仰体系下,她深受打击。
但是事后,她依旧艰难维持着“好女孩”的人设,面对媒体的采访,她一味强调自己获奖很高兴来掩饰内心的尴尬和受伤,不断强调不认识坎爷以免挑起争端,当她真诚地回应自己是坎爷的粉丝时,内心的委屈已经显露无疑。
霉霉并没有责怪坎爷,以委曲求全的姿态很快接受了坎爷迫于舆论压力的“虚假”道歉,甚至在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音乐圈子里,经常与他同框。
7年之后,就在人们都淡忘这件事时,坎爷发布了一张新专辑《famous》,其中不仅有公开侮辱霉霉的歌词,甚至还把霉霉的裸体蜡像摆在他的枕头边,拍成宣传照。他谎称这都经过了霉霉本人的同意,还在演唱会上嚣张跋扈地说:“是我让这个贱**出名”。
霉霉承认他们曾讨论过这张专辑,但是强烈否认她认可其中侮辱性的歌词和画面,她不知道自己已经掉进别人蓄谋已久的圈套中,金·卡戴珊(坎爷当时的妻子)拿出电话录音证明霉霉在说谎。
这次不是霉霉大度包容就可以解决的,舆论在坎爷夫妇一唱一和地引导下一边倒地网暴霉霉,媒体批评她“装单纯”、“装惊讶”、“装无辜”,人们涌进她的社交媒体上用绿蛇符号攻击她。
被背叛、被误解、被攻击……伤痕累累、无力反击的霉霉躲了起来,她没有正面回应,有一年的时间也没有抛头露面,在崩溃的边缘游荡。
媒体上唯一关于她的新闻只有2017年她对DJ大卫·穆勒的“性骚扰”诉讼,作为一个明星,她本人出庭,讲述着令人不堪的经过,最终胜诉,获赔1美元,坎爷的录音事后也被证明是经过剪辑的。
这些“炙烤”最终成为霉霉脱胎换骨的烈火,2017年11月,霉霉带着自己的第六张专辑《Reputation》强势回归,用作品回击一切,颇有一副“钮祜禄·泰勒”回宫之感。
妆造再不甜美,开始走暗黑风,在大面积留白和密密麻麻的泰勒相关的新闻中,被铁链勒紧喉咙的霉霉目光如炬凝视着人们。
MV中充斥着“坟墓”、“毒蛇”、“1美元”、“狗仔”、“金色铁笼”的元素,十几个不同时期的霉霉同时出现、互相诋毁,借此,霉霉讽刺着那些曾经伤害和禁锢她的东西。
她用《Look What You Made Me Do》中的一段歌词亲手埋葬了那个试图讨好所有人的泰勒——“以前的泰勒现在没法接电话,为什么?因为她已经死了”。
歌声就是她的呐喊声,那个一直试图做一个“好女孩”的霉霉,在那些“坏女孩”的声音面前越来越勇敢和强大。
她撕掉嘴上的隐形胶带,卸下对别人评论的负担,积极运用自己的影响力,在政治等公共领域为自己和粉丝发声,让更多人参与到获得更大的公平中来。
萦绕在霉霉周围的恶意和谣言,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也远不止“坎爷”事件这一桩。

媒体总是不断的发问,“每年创作这么多歌曲,都是你自己写的吗?”
拿下音乐大奖之后,记者问她,“今天晚上除了拿回奖杯之外,还要带多少男人回家?”
这大概就是成名所要付出的种种代价,一直被霸凌,被诋毁,被凝视,不胜枚举的性骚扰……还有伴随着年岁渐长之后的婚恋压力、年龄焦虑。
但现在的霉霉早已看淡了这些,她说:我无法改变自己会遭遇什么事,但我可以控制自己写什么歌。
她接纳不完美的世界,也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不逃避懦弱,也不再为他人的评价而活。
霉霉还在纽约大学2022年毕业典礼上发表了振奋人心的演讲,她给毕业班的大学生们提了三点建议
第一,生活可能是沉重的,你该知道哪些东西该保留,哪些该释怀,你无法背负所有东西前行。
其次,学会与尴尬和难为情相处。无论你多么努力地避免陷入尴尬境地,你始终会回溯以往,那些尴尬和难为情总会伴随而来。
第三,在当代的文化中,不努力的人从根本上来说比努力的人更时髦。但请不要羞于尝试,不劳而获只是一个神话。
霉霉在用自己的行动告诉这个世界,即便是你已经如此优秀,在成长的道路上依然会遍布荆棘,而专注于你自己的是非观,专注于你自己想成为的样子,就是对抗困境最好的方式。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