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哇,大嗓门的芽芽来啦~
大家有没有感觉,最近这网,看得人「卵巢一颤」,比如👇
图片来源:weibo
再比如👇
图片来源:weibo
搞得人 (包括芽) 人心惶惶,全网在看自己的卵巢究竟老不老
以下这几个,姐妹们刷到过木有!
  • 看脸,就能知道卵巢好不好?
  • 有以下这几种症状,就是卵巢早衰?
  • 在家就能做检查,自己确诊卵巢早衰?
这些方式靠不靠谱?以及究竟卵巢是咋老的,该咋办?
咱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讲讲,一起在抗老上向内迈出一步吧~
卵巢衰老和卵巢早衰
卵巢:干不动了,申请退休
卵巢(Ovary),是女性的排卵器官,掌管着月经、排卵和生育
同时,它也是女性体内重要的「激素工坊」,掌控着内分泌平衡。
卵巢周期性地分泌激素,协调着身体各个器官组织的正常运转,能有效预防零部件间的「磨损」和「老化」
图片来源:clevelandclinic.org
和人一样,卵巢也会老去,甚至也需要「退休」~
随着工龄的增长,卵巢在日日的殚精竭虑中会自然老化
分泌雌、孕激素的能力就会下降,最后出现无法排卵、无法维持月经周期运转的情况 [1]。
这时候可以说是卵巢干不动了,利用「异常」的月经情况——月经稀发/闭经,在向你递交「退休申请」。
图片来源:giphy
退休时间,emm ,和咱也差不多,可能会早点~
根据《中国绝经管理和绝经激素治疗指南 2023版》:
  • 中国女性的平均绝经年龄在 48-52 岁,绝大多数姐妹的绝经发生在 45-55 岁之间。
  • 如果是 40-45 岁之间出现绝经,称为早绝经
  • 不到 40 岁就出现绝经的,即可能存在卵巢功能衰退,也就是咱常说卵巢早衰(POF)。
卵巢提前 (zao) 退休 (shuai)
虽说月经是卵巢健康的晴雨表,但大家别自己吓自己,可不是只要月经晚来,就是早衰了
卵巢早衰需要满足 40 岁以下女性、月经稀发/闭经持续时间超过 4 个月、且伴有促性腺激素升高 ( FSH >40 iu/l) ,才能确诊 [3]。
图片来源:giphy
如果 40 岁以下的姐妹身体出现这些情况,需要提高警惕
  • 月经稀发或者闭经:一般月经周期在21-35天之间,如果突然之间月经周期变长,少来或者直接闭经不来,就需要注意了;
  • 潮热:面部、颈部、胸部会突然之间感受到强烈的发热,甚至是大量出汗,通常还会伴随着心悸和恐慌感;
  • 失眠盗汗:睡觉时,身体会不自觉地出汗,常发生在头、胸、背、颈,通常还伴随着失眠和手脚心发热;
  • 阴道干涩,性欲下降:阴道黏膜变少,私密处容易出现充血红肿,还会出现性欲下降和同房困难;
  • 情绪起伏大:情绪容易失控,经常性感到悲伤、烦躁、抑郁和焦虑。
这些都是卵巢早衰的典型症状,如果感觉自己存在,一定要及时就医
卵巢早衰可不是什么小病小痛,毫不夸张地说,它影响着咱的全身健康
卵巢早衰的影响远不止是生育
提起卵巢早衰,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影响排卵和生育
它确实会影响卵子的数量和质量,影响子宫内膜的发育和受精卵着床,还会增大流产风险,患病的姐妹更容易出现怀孕困难或不孕。
但这只是卵巢早衰影响中的冰山一角[4]。
体内激素水平,尤其雌激素水平降得过早,身体的其他系统也会受到影响,并且相比于月经更为隐秘,也更不易让人察觉。
雌激素作为女性身体中顶顶重要的激素,除了影响生殖系统之外,还影响着泌尿系统、心脏和血管、骨骼、乳房、皮肤、头发、粘膜、盆腔肌肉乃至大脑
图片来源:giphy
当卵巢早衰,雌激素水平不足时[5]👇
  • 骨骼系统:容易出现骨质流失,导致骨质疏松或者容易出现骨折;
  • 泌尿系统:因为盆腔肌肉减少,容易出现尿频、尿急、压迫性尿失禁;同时黏膜减少,更容易出现尿道、阴道感染;
  • 心脏和血管:容易出现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 大脑和情绪:影响大脑健康,可能造成认知和情绪障碍;
  • ……
此外,还会出现皮肤松弛/粗糙、免疫力降低、代谢疾病、消化疾病等等。
所以,一定要重视起来!
啥会造成卵巢早衰
谁先排完所有卵子,谁先老?
关于卵巢退休早的原因,目前网上还有个超级火热的观点:女性只有 400 颗卵子,谁先排完,谁卵巢先衰
省流,根本不靠谱
首先,本末倒置。不是卵泡没了,导致卵巢衰老;而是卵巢衰老造成无法排卵和维持正常的月经周期。
图片来源:[4]
其次,卵泡一般不会不够用
当我们还在妈妈肚子里时,体内的原始卵泡数量能达到几百万颗,但这个数字会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当姐妹们进入青春期 (10-15 岁) 时,原始卵泡的数量维持在 30 万- 40 万颗之间 [5]。
根据初潮时间和排卵总年长推算,咱一生中大概会排出 400-500 颗卵子[2],在原始储备上,可以说完全够。
所以月经初潮早的姐妹也没必要焦虑,这事没啥科学依据。
真正有关系的是以下这些,有类似情况的姐妹才要重视起来。
这些可能会造成卵巢早衰
遗传因素或者基因缺陷
如果母亲存在卵巢早衰,女儿也会有很大几率存在。根据研究,受母亲影响,患病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 6 倍 [6]。
一些基因缺陷,比如 X 染色体异常,FMR1 异常突变等等,都可能通过遗传影响卵巢功能,最终可能导致卵巢早衰。
自身免疫性疾病
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会造成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并增加卵巢炎症的风险。比如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阿狄森氏病 (肾上腺)、桥本氏甲状腺炎等等。
感染因素
病毒感染也会引起卵巢疾病。比如 HIV、带状疱疹病毒等,都可能造成卵巢炎症,影响卵巢功能。
图片来源:giphy
医源因素
常见的有手术切除卵巢、化疗、放疗、反复促排卵等等,这些都会刺激卵巢,进而增加卵巢早衰的风险
过度减肥
过度减肥会导致体内的脂肪在短时间内快速下降,而脂肪是产生雌激素的原料之一。原料不足,激素水平自然不够,容易出现月经紊乱或者是闭经,进而会抑制卵巢功能
如果感觉自己曾经触碰到过这些因素,也别慌,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定期体检就好
还有,不要被网络上的各种鉴定方式左右!
这些网络鉴定方式不靠谱
随着卵巢成为流量关键词,小红书哇,微博哇等社交平台,涌现出一大批「确诊卵巢早衰」的方式,比如看脸,比如做类似 MBTI 测试题…
纠其根本都是在对比卵巢早衰的症状,大家看个热闹就好。
就拿火爆一时的「卵巢早衰自测表」来说👇
图片来源:小红书
其中的症状,很大部分并不只和卵巢早衰相关,比如失眠多梦、皱纹增多、烦躁易怒…咱熬个大夜,和网友吵个架都可能出现。
所以,就俩字 「不准」。
还有 AMH、激素六项也不建议学着网上的方法,自己在家测。测试结果可能有误差,并且最终还是要去医院做检查确认,还相当于花了两遍检测钱。
至于看脸确诊卵巢早衰,更是无稽之谈了 !
怀疑自己患病的姐妹,还是直接去医院的妇科或生殖内分泌科更快也更准
最后,咱再讲讲日常如何保护卵巢
保护卵巢计划
卵巢养护按摩不靠谱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保养卵巢的精油按摩、药物按摩,其实都没啥用。
卵巢在咱的盆腔深处,一直被骨盆保护地好好的,和肚皮更是隔了十万八千里(夸张。
常规的妇科查体都很难触碰到,更别说揉肚子按摩了。
图片来源:tci-mandarin.com
还有咱那皮脂膜、角质层、表皮层和真皮层,没一个是「吃素」的!精油、药物啥的哪能那么容易就穿过层层防线,从肚皮来到卵巢家门口,还对着卵巢发号施令!
市面上还有很多卵巢保健药、卵巢维生素、卵巢养生茶、卵巢保养仪…这些产品加上「卵巢」俩字,价格更贵不说,也没啥特殊效果,大家理性看待。
图片来源:tmall
还一部分商家会向姐妹们推销激素类产品,不仅圈钱还坏!
虽说在特定时候,比如月经不调、闭经、避孕、孕期、围绝经期等时段,确实可能会用到激素,常用的有黄体酮、雌醇、雌二醇…
但没有医嘱的情况下,非常不建议大家自行购买服用激素类保健品和激素药物。乱补激素,容易内分泌紊乱,还会增加肝脏和肾脏的负担,反而是帮倒忙。
有那钱,咱出去旅旅游,和小姐妹逛逛街,愉快心情带来的正面反馈,都比它要稳定和直接得多。
图片来源:giphy
好啦,吐槽完不靠谱的,咱再说点靠谱👇
真正有用的日常养护方式
改善不良生活习惯
作息不规律、熬夜、抽烟、酗酒、过度减肥都会影响到内分泌系统,也就会影响到卵巢功能,能避免尽量避免。
另外,还有一个隐形杀手——久坐。它已经被证实多种癌症相关,其中就有卵巢癌 。
如果本身就处在久坐的环境中,咱也尽量没事走两步。因为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即使总久坐时间相同,短时间久坐和间歇性地进行体育活动也更健康 [8]。
每坐一个小时,站起来伸展伸展、上个厕所就能更健康的项目,咱得投哇。
图片来源:giphy
定期体检
体检可以对卵巢的情况进行简单排查,能帮咱们确定卵巢的状态。尤其推荐 35 岁 + 的姐妹,出现问题也可以更早发现和治疗。
常见的体检项目有 AMH 卵巢储备检测、激素 6 项、子宫及附件彩超等。
医院或者是体检中心都有这些项目,大家可以就近选择。
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运动可以增强体质,释放多巴胺,还可以缓解精神压力,调节激素激素水平。
如果长时间不运动,可以先从简单的有氧运动开始,比如跑步、骑车、快走。
每天 30 分钟,每周坚持 3-5 天,然后在慢慢增加强度,记得做好热身和运动后拉伸,可以很好地预防肌肉酸痛。
图片来源:giphy
还有👇
  • 均衡饮食,不挑食偏食,适当多吃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的新鲜瓜果和富含蛋白质、钙、铁的食物;
  • 不要滥用药物,尤其是激素类型的药物,不要乱吃;
  • 合理减重,不节食!脂肪作为雌激素的原料,对咱的健康乃至皮肤和颜值很重要,不能都减没啦。
这些都是日常保养手段,如果真的感觉自己存在早衰,一定要及时就医排查
毕竟卵巢衰老不可逆转,拖延只会加重症状。
今天就到这里啦,要多多关注身体和心理健康哇!
如果你除了「月经经常离家出走」之外,同时还存在体毛重、皮肤出油、爱长痘、肥胖等等问题,要小心多囊在影响你哦~
点击下方👇关注「普普的实验室」,
发送关键词「多囊」,即可查看文章
参考文献
[1] Kirkwood T B L.  Mat, 1998, 30(2): 105-111.
[2] Menstruation and the menstrual cycle fact sheet. OofWH. December 23, 2014 [25 June 2015].
[3] Widmaier, Eric P et al., NYMG. 2010: 555–631.
[4] 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cell.2021.672890/full
[4]europepmc.org/article/PMC/3912848
[5]
Estrogen: What Does It Do for the Body?
[6]thebms.org.uk/publications/consensus-statements/premature-ovarian-insufficiency/
[7] Chapman C, Cree L, et al.,  IJWH. 2015 Sep 23;7:799-810.10.214
[8]  Lynch BM. CEBP. 2010;19:2691–709.
[9] Barth C, Villringer A, et al., FN. 2015;9:37.
想看更多「女性健康知识」吗?

戳戳下方六角星「在看」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