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阿猫读书”关注公众号
和27万读者一起读书、写作、思考、觉醒...
让成长不再孤独!
我的认知在8-9年前就和大家不太一样了,所以我现在的生活方式和拥有的财富也和大家不太一样。
虽然运气成分决定了我的被动收入高低,但认知成分起码决定了我被动收入的下限。
大学前看完《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积累资产”的认知就深深扎根在了我的脑海里,那也是我第一次知道,原来还有不打工也能赚钱的方法。
所以,当周围的人都在讨论月薪年薪时,我觉得没什么意义。
面对一个年薪百万的人,我也不会觉得羡慕,因为年薪百万的背后可能是很高的月开支,很少的资产,最后留下的钱不一定多。
而且,我要的不是每个月付出劳动的主动收入,而是被动收入。
如果你这个月就是啥都不想干,就想躺平,那你什么都不干之后,还能赚到多少钱?
如果一个年薪百万的人,今年不工作了,就没钱了,那他的财富在我眼里也是等于0。

1/一定要学会存钱

我经常强调存钱,其实强调的是要能抓住「存钱背后带来的机会」。
很多时候,只有你有存款,看到好的机会才能出手,才不会错过。
很多事情就是如此,比如你最心动的女生在你面前出现了,结果你都不能请她吃顿饭,带她玩一玩,于是你自然就错过了这一次机会。
未来一定会有无数好的机会出现,最终能否把握,就是看你有没有足够的存款。
比如我就发现,有好多小伙伴想加入觉醒者训练营或者7年合伙人,但是因为经济条件不允许所以只能放弃。
再打个比方,假设现在一线的房价跌了一半,入手超值,但就算是这样,买房最少也要一两百万,那你有存款上车吗?
如果是几十万首付,你现在有几十万吗?或者你的人脉资源等能否让你短期内凑成几十万呢?
其实绝大部分人,连一线房价跌一半这样的绝佳机会都是抓不住的。
那如果这种天下掉馅饼的机会都无法把握,要怎么变得更有钱呢?
难道就一直靠打工吗?这是很困难的。
所以只能先把自己手里的钱高效的运作起来,去换取其他更有价值的东西,这样才会一步步变得更有钱。
再往下说,也有很多人有存款,但没有认知,没有眼光,他们看不懂这是个好东西。
比如他们看到一线房价跌了一半,会觉得这是不是坑,因为他们没有判断这个东西价值的能力,那也会错过机会。
生活中也有太多这样的例子了,这类事情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发生。
而有存款有认知的人,随便刷刷手机,可能都能看到一大堆商机,只是纠结挑哪个机会更赚钱罢了。

2/不要活成痛苦的有钱人

虽然赚钱很重要,但它永远只是我们生命中一个小小的维度,把赚钱维度放得过大,一定会让自己很痛苦。
所有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把手头上的事情做好,带来下限不错的财富,然后可以更多考虑去做自己真正的热爱、擅长的事情。
这样不仅会变得更有钱,自己也还能活得更开心。
但有一些赚钱多的人,他们就是一味追求财富数字的增长,不断地追逐更加赚钱的事情,最终其实也活得没这么开心。
我也在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后来觉得可能是因为,在他们的圈子里,搞钱就是很重要的事,永远只想要更多。
所以他们会牺牲掉自由和热爱,去换取更高的财富上限,得到更多的物质满足。
在这一点上,我真的挺佩服 Johann 的,他在实现财务自由后选择开了一家猫舍,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
然后又从喜欢的事情里,发展出了卖猫粮的新业务,继续赚钱。这种是我觉得最理想的。
实现财务自由的人能够选择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看起来好像挺简单的,但我觉得实际可能也很难。
因为他们一定经历过更赚钱的事情,最后为了喜欢的事选择了放弃。
还有一种人的想法,可能和我比较类似,我就是要自由,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所以我宁愿降低物欲,减少开支。
这个想法也让我在大学毕业的时候就提前实现了心灵上的财务自由。
PS:想看阿猫更多的理财思路、存钱认知,欢迎订阅【阿猫百万财富指南】小报童!
原价199元,早鸟价99元围观阿猫25岁赚到100万,28岁赚到500万的财富秘诀。
目前已有2000+订阅,一次订阅,永久有效。
推荐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