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来源 | 吉利官方
作者 | 苏鹏
编辑 | 李勤
在技术、价格极度内卷的2023年,借助银河L7、银河L6两款插电混动车型的强势表现,银河序列4个月卖了6万台新车,并将单车平均售价拉高到16万元。
用两款插电混动SUV产品投石问路后,银河序列终于在2024年推出首款纯电动产品。1月5日晚,吉利银河E8正式上市。新车由吉利SEA架构打造而来,售价区间为售价区间17.58万元-22.88万元。
银河E8是一款B级轿车,这片细分市场拥有更广泛的客户基础。为了让新车杀出重围,银河E8搭载了首个量产一体式发光前脸、0.199的风阻系数、45英寸8K无界智慧大屏、8295芯片。这对应着将E8的设计、操控、智能座舱等产品力拉满。
目前,B级轿车市场几近饱和,除了雅阁、天籁和帕萨特等燃油车占据着大半销量份额的同时,特斯拉Model 3和比亚迪汉EV也在此站稳了脚跟。
据36氪AUTO不完全统计,从去年下半年开始,B级轿车市场便涌入近10款新产品,其中不乏智界S7、阿维塔12等新贵,同时还有大众ID.7 VIZZION、丰田全新凯美瑞等老牌玩家。
配置拉满,将起售价拉低到17万,银河E8的上市拉开2024年车市内卷的主旋律。同时也希望在竞争激烈的细分市场撕开一道裂缝。
“我们既要又要,要做燃油车的超替,也要实现对上一代的新能源产品进行超替。”吉利汽车集团CEO 淦家阅表示。
狙击竞争者
B级轿车是一条竞争充分且格局稳定的细分赛道。即便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达35.2%,但B级轿车市场的渗透率仅为25%。
凯美瑞、雅阁和帕萨特等燃油B级轿车,以月均1.5万辆的单月销量,占据细分市场前列。
比亚迪汉EV和特斯拉Model 3是唯二两款能与之相抗衡的新能源车,今年前11个月,特斯拉Model 3卖了13万辆新车,比亚迪汉累计销量为43.26万辆。
比亚迪汉、特斯拉Model 3能从合资车企当中撕开一道缺口的原因在于,最先切入电动赛道的两者,用三电技术填补了燃油B级车的续航优势,同时用智能化优势建立起了自身的竞争长板。
两款纯电动B级轿车的主要客户群体位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比亚迪汉、特斯拉Model 3拥有不俗的品牌形象和产品力,纯电车的产品形态又可享受“绿牌”政策。这也让两款产品在新能源车渗透率并不高的2019年—2021年,以燃油B级车平替的身份不断拿到走高的销量数字。
至今,B级轿车这条细分赛道当中,合资品牌和外资品牌占据90%以上的销量。“随着新能源的发展,我们认为新能源产品一定会在主流的B级车的市场上有比较大的作为。”淦家阅说。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纯电动B级轿车迎来阿维塔12、智界S7、星纪元ET、极氪007和小米SU7等一众竞争对手,由于电池以及智能化硬件成本,这些产品的价格带拉到更高的25万-30万之间,他们的竞争对手更像是奔驰、宝马和奥迪的“C34”和特斯拉Model 3。
与这些新来者不同,银河E8将价格定在17.58万-22.88万元,1月31日前大家的用户还可享2000元抵8000元膨胀礼,这也意味着E8的起售价直接下探到更低的16.98万元。
银河E8的意图很明显,在新能源普及率进入新高的当下,“在主流市场上面对现有的燃油车进行替代。”淦家阅表示。
目前,包括凯美瑞、雅阁和天籁在内的燃油B级车,其市场终端售价已经下探到与银河E8几乎持平的价格带,但由于燃油车的技术路线的局限性,这些产品难以在智能化方面有太大作为。凯美瑞在今年7月份将迎来全新改款,将配备8155芯片并搭载全新智能座舱以及L2级自动驾驶技术。
在银河E8这边,新车先用400V/800V高压快充技术和高密度电池弥补续航短板,同时还拥有碳化硅电驱、0.199Cd的风阻、45英寸的8K窄边大屏、8295芯片,以及一体式发光前脸等配置,对应地将操控性能、智能座舱、造型颜值等产品力拉高。“2024年银河E8还将同步开启城市NOA的开城计划。”吉利汽车内部人士透露。
除了抢占传统燃油车市场,依靠极致性价比策略,银河E8也从比亚迪汉EV、特斯拉Model 3乃至阿维塔12、智界S7口中夺食。
内卷的浪潮已席卷到消费端。36氪AUTO得知,目前上市的一众纯电动B级车,订单转化量均不如意。“大家都在等更有性价比的产品出现。”有业内人士表示。
更惨烈的价格战
车市价格战贯穿了整个2023年,以价换量的代价是车企利润被分摊。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1至11月,汽车制造业利润率为5%,与2022年同期相比降低0.7个百分点。将利润分摊到每家车企头上,便是车企们的利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同花顺iFinD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在A股20家乘用车整车企业中,7家车企归母净利润出现下滑。
即便面对利润下滑的窘境,但车企们仍不吝啬推出更具性价比的产品。中大型混动轿车的荣威D7将起售价拉低到12.58万起,大七座MPV车型小鹏X9的起售价为35.98万,面对竞争激烈的新能源市场,越来越多的车企们下场扮演起了“价格屠夫”。
除却价格之外,这些产品也做到了各项硬件配置的标配。“新能源汽车迭代速度太快,只有将配置拉满,才能保证新车的长线作战能力。”有车企内部人士表示。
理想汽车商业副总裁刘杰判断,2023年到2025年是新能源的“淘汰赛”阶段。2024年,20万以上的新能源市场渗透率会达到55%,差不多400万辆的规模。这意味着新能源车在创新者曲线中将进入晚期大众阶段。“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转折点,因为当渗透率超过50%以后,整体汽车市场会产生头部品牌的集中效应”。
无论是谁,在淘汰赛中胜出者都会褪掉一层皮。就目前而言,将E8性价比拉满的吉利,正借助体系化能力让自己在竞争中夺取更多赢面。行业竞争不仅是产品之间的贴身肉搏,同时也是车企之间体系力的比拼。后者决定着车企在未来的竞争道路上能否走得更远,目前,吉利新能源销量内部占比为34%,燃油车在吉利内部扮演基础盘和造血者的形象。
“这两年对于新能源,吉利付出很多,但是还有另外一份家底在挣钱,右口袋在花钱,可能左口袋在挣钱。”吉利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 范峻毅告诉36氪AUTO,依靠这种可以实现正向循环的体系,吉利可以从容应对市场竞争。
价格战的底层逻辑是车企拥有了更强大的降本能力,叠加规模效应逐步放大盈利空间。目前,一些关键零部件的降本能力确实得到了提高,比如HUD(抬头显视设备),2021年的出货价在2000元左右,但到了2023年HUD的均价已经到了1000元,“采购的多可以再谈价,薄利多销。”相关供应链人士表示。
规模化贯穿了供应商和整车厂的上下游关系。
在供应商端,一些关键零部件,起初采购价贵的原因是采购量低,高昂的研发费用无法被平摊。但当采购量变多起来,研发费用开始无限被平摊,“最终赚个成本费。”
这种成本降低能力让车企有了一丝喘息的机会,但也需要规模化效应来为车企获得更高的盈利能力。无论是传统品牌还是新势力品牌,各家都在将更多的配置堆砌到产品当中,他们都希望将新车打造成爆款。
一个好消息是,2024年车市有望呈正增长的态势。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预判,2024年乘用车总体零售有望达2220万辆,较去年增长3%。
大盘的增长让赛道上的每一位玩家都有机会实现规模化效应,谁能在大盘增长中胜出还晦涩不明,但真正受益的会是每一位汽车消费者。
亲爱的读者们,不设置星标,很容易错过我们的推送,也无法看到封面图片。请星标“36氪Auto”,及时接收每篇推文,期待为您带来更多更专业的行业报道。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