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加三国长大,和你分享
双语启蒙|妈妈自我修炼|亲子陪伴
欢迎关注,一起成长
run(润)这个词,这两年在国内的家长圈成为了一个很【微妙的流行语】,单是我周围的朋友们就有不少在考虑润到海外,美加、澳洲、日本都是热门。
同时低龄化留学也成了大趋势,家有小学生的家长们都已经早早开始铺路,海外入职、置业、选学校… 如火如荼地预备了起来。
由于我和我的家庭有着最亲历的一手体验,身边的友人总会来询问我关于要不要“润”或者“留学”的看法,今天我想就 “举家run出国”这个话题来和大家聊聊。
关于孩子独自留学的问题,如果大家需要,可以把感兴趣的问题在文末留言给我,我会再整合之后和大家聊聊留学。
自9岁出国起,我看过身边各种各样的情况,我根据自己的观点把思路整理成了
【基础条件】
【安全性】
两个大方面,7大问题,大家请按具体情况参考。

01
充裕的经济基础
举家run出国,其实除了孩子的教育需求外,首先要考虑的是现实层面的生存问题。毕竟一家大小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家,最基本的吃喝拉撒睡都是每天要面对的。
我曾见过有的家庭在国内工作光鲜亮丽,但经济基础远远不足以支持全家到了国外仍保持原有的生活水平
一些非技术类的工作,比如文职、管理等等在国外找同类工作难上加难,只能靠送外卖、uber、服务员之类维持生计。
我并没有危言耸听,这都是很普遍的状况。特别对于养尊处优惯了的孩子来说,生活上、心理上的巨大落差比成人来得更猛烈。
我曾在某书上刷到过一个家庭,国内一线城市花园洋房,到了枫叶国全家只能租住在空空如也的半地下室,好在孩子很体谅大人,也算是些许安慰。
当然,如果在国内财富累积到了一定程度,出国直接入手好的学区房,大人也无需忧虑工作,那么孩子只需要适应新的校园和语言环境就好,这个情形自然轻松得多。
Deejo说:美国学区房价目前也是水涨船高,并且好的学校意味着大量的“隐形学费”(课外班、camp、竞赛等等),都是极大的支出。量力而为是真王道。
02
足够的学习力
有的大朋友们拥有足够的学习力,出国后选择重返校园再拿一个文凭作为重新就业的资本
比如我妈,出国前是大医院的妇产科医生,当时40+的她回到大学里学习时,和20岁的小年轻们同班,压力可想而知,好在她学习能力很强,没有辜负一番努力取得了好成绩,很快找到了不错的工作,还是人人艳羡的“铁饭碗”。
但同时,妈妈在学习期间也不得不牺牲了几年陪伴我和弟弟的成长岁月。
任何选择,有【】便会有【】,还是要看自身的能力以及对取舍的态度。
所以,如果是“学霸父母”带娃润出国,自己去读个当地文凭,再加上原本国内的工作经验,找到好工作后把一家人妥帖安置的方法也不错。  
03
扎实的技术且安于小城市
在国内大家都不看重的比如维修、装修、安装,甚至美发美甲之类的技术工种,在国外反而是备受欢迎的人才,找工作相对容易不少,而且收入颇为可观。
比如家电维修,动辄100+美金,还常常预约不上,可见这方面人员的短缺
在热门城市的竞争也许略大,但如果不介意全家搬去一个偏僻点的小城市,技术类人员的就业机会还是相当多的,安稳于小城市,全家吃喝不愁并不是难题。   
04
接受“不便利性”
我们都被“”坏了!出门揣个手机就妥妥儿的。手机支付、外卖、叫车、网银、高铁…哪一样都让我们的生活无比便捷
出了国,所有这一切瞬间消失——

如果厨艺不好,要么支付昂贵的费用吃一顿极其不正宗的中餐,要么采购、烹饪、收拾全靠自己一条龙,哪有外卖来的方便;
在国外待久了,人人都成了手工达人,即便是国内时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女孩子,随手安装个桌子柜子修个水管,简直再容易不过;
……
所有必须亲历亲为,还要动辄就是无尽的等待。这一切的“不便利性”,你和家人还能适应吗?
05
中、西方不同的教育模式
刚刚这些问题是从大朋友角度来考虑,从小朋友的角度出发,我个人的观点是,如果条件允许,出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西方鼓励式教育在建立孩子批判性思维,培养多元化的创造力、想象力方面远超国内相对标准化的公立体系;但国内在各科基础素养的教育又极扎实,对日后的学业是强大地基。
(美国全人教育框架)
不过,教育体系问题已经被说烂了,我也不多赘述,具体衡量还是要取决于家长对孩子未来的规划
当然,孩子的成长不仅仅只有教育。
讲一个很有意思的区别吧。从小接受西方教育的孩子,更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很少“弯弯绕”,他们的思维也更直接、单纯。
前几天偶然刷到国外同学的ins,也会发现即便都是亚裔,但ABC或是从小出国的朋友们明显会有更清澈的眼神和上扬的嘴角,一张照片里也能体现出格外自我+自信的表情。
权衡过所有基本条件后,【安全性】是不少小伙伴最关心的方面。
06
种族歧视到底严重吗
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富裕区和贫困区,自然居民受教育程度区别也颇大。一些教育水平低的地区,相对来说种族歧视就会更明显
我弟出生在美国,我在加拿大读书的第一年,我父母和弟弟住在加州Fresno,那个城市平均教育程度偏低,我弟说他的同学里确实会有些人对亚裔有多多少少的歧视。之后我们家搬去LA一个不错的社区,教育水平、包容度各方面都很好,弟弟也再也没有提到歧视这个问题。
但有些情况并非是单方面的歧视,比如大声喧哗、插队、不注重personal space(私人空间)这些行为,不论在国外还是国内,都是会引人侧目的不礼貌行为。
07
日常生活到底安全吗
即便生活在LA这样的大城市,downtown(市中心)也会有很多黑人和流浪汉,drug dealing(du品交易)也时有发生,走在街上会有种很没安全感的紧张,我们选择少去就好了。
但有两点是很多家长特别关注的,一是校园枪击案,这类新闻着实让人害怕,但事实上这是个几率问题,大多数城市和校园还是安全的,主要看城市和学校的风纪。
记得我升中学时,离家5km内有两个学校,差别巨大。其中一个很旧,甚至开门都能摸到黏在门把手上面的口香糖,相当混乱;另一个新建校,环境整洁,位于Santa Monica(圣莫妮卡海滩)附近,也自然而然成了我的选择。
(安珀警戒”(AMBER Alert)是American’s Missing Broadcasting Emergency Response(直译为美国失踪人口,广播紧急回应的缩写)
另一点大家关注的就是missing child(儿童走失)。在国内的失踪儿童不少是年幼的孩子被拐卖后贩卖,但在国外,小学阶段的儿童和青少年却是这类犯罪的最大目标,他们很可能被变tai拐走囚禁实施暴力X侵犯等等。
因此带娃出国,尽可能还是选好的学区和校园,在居住、入学、生活上都会友好、安全很多。
总之,要不要举家run,以及什么时候run,家长还是要综合考量。
人生是用来体验,而不是用来守成的。条件允许且成熟,并且想要今后长期在国外发展,那肯定还是越早越好,因为对大朋友和小朋友而言,越早接触越容易适应新环境。
但如果仅仅为了孩子体验更大的世界,那留学会更合适,不管是父母陪读还是homestay(住家)都方便。
如果大家对留学感兴趣,
请给我点赞,
或是把问题留言给我,
我会在下一篇和大家分享
关于留学问题的观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