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检察领军人才的交流会,更是一次深化主题教育的调研会,一次新时代检察人才队伍建设的推进会。”
“新时代检察业务专家既传承了检察队伍一以贯之的光荣传统,也彰显了新时代新征程检察人的崭新风貌。”
…………
第五批全国检察业务专家的评选是“四大检察”法律监督格局形成以来的首次评选,距离上次评选已有7年。作为新时代检察人才队伍中的“尖兵”,如何在服务大局、为民司法、监督办案、理论研究中发挥更大作用?检察机关又将如何持续做好检察业务专家的接续培养、后续使用“后半篇文章”,以高层次检察人才队伍引领高水平检察工作?记者日前采访了部分检察业务专家。
8月2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第五批全国检察业务专家座谈会。
“是荣誉,也是动力,更是责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才和人才工作,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人才强国建设步伐,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重大成就。
最高检党组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自觉把人才工作摆在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位置来抓,检察人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为新时代检察事业创新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踏上新征程,面对党和人民赋予检察机关的更重责任,奋力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对检察人才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全国检察业务专家是荣誉,也是动力,更是责任。正青春的公益诉讼检察事业为我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成长机会和不竭动力源泉。经过八年多的实践发展,公益诉讼检察工作进入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关键阶段。”最高检第八检察厅副厅长徐全兵在全程参与公益诉讼检察改革的过程中发现了自身的价值,同时也保持着清醒头脑。
徐全兵说,他将进一步深刻领悟党中央推动创设检察公益诉讼制度的政治考量、战略考量、法治考量,牢固树立质效优先的发展理念,统筹处理好“有质量的数量”和“有数量的质量”关系,牢牢把握“可诉性”标准,更加注重办案质量,更加突出“精准性”“规范性”,努力与检察公益诉讼共成长,全力推进公益诉讼专门立法工作,真正以高质效公益诉讼办案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
深耕检察侦查工作二十二年的最高检第五检察厅二级高级检察官徐伟勇不敢有丝毫松懈,其中既有他对这份工作由衷的热爱,更是“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的初心使然。
“近年来,随着案件结构的变化与优化,检察侦查工作即将迈入深化发展的新阶段,在新一届最高检党组领导下,也迎来新的发展契机。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将以此为新起点,在检察一体化背景下,继续探索检察侦查与‘四大检察’职能融合、互通、共享,以诉源治理促进社会治理,全力推动检察侦查工作长远高质效发展。”徐伟勇说。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鲍键长期在市、县检察机关工作,并曾有三年时间交流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工作。
鲍键告诉记者,作为基层检察干部,更要将讲政治摆在首位,在凝心铸魂筑牢根本、锤炼品格强化忠诚中积极实践。今年是浙江深入实施“八八战略”20周年,也是杭州亚运会举办之年。谈及今后如何更好为大局服务,他说将自觉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思考、谋划和推动工作,发挥好作为检察业务专家在高质效法律监督中的标杆示范作用,坚决扛起高质效履职办案的政治责任、法治责任与检察责任,深化发展“枫桥经验”“浦江经验”,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护航。
“在实践和理论的
相互证成创新中做先锋”
领军型检察人才是检察人才队伍中的“尖兵”,是推动检察工作创新发展的关键力量。
“新时代全国检察业务专家要深耕专业领域,勇于破解工作难题、解决新型问题,在实践和理论的相互证成创新中做先锋。”在上海市检察院检委会委员、第七检察部主任何艳敏看来,融合监督可以让检察权形成“拳头”,让监督权更尽“全力”。今后,将继续深研融合监督推动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无缝衔接、行政争议与民事纠纷一揽子解决、公益保护无遗漏,在充分释放“四大检察”融合监督制度效能上作示范。
一直以来,最高检不仅注重培育检察业务人才,也注重培育检察理论研究人才、综合管理人才;既注重提升检察人才业务能力,也注重提升综合管理、组织领导能力。
作为法律政策研究条线的业务专家,天津市检察院检委会委员、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黄祖帅从未停止在学研用上下功夫。
“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黄祖帅说,当前,检察工作欣逢最好发展时期,为检察理论研究工作提供了广阔天地。“我将带着最高检党组以及检察同仁们对我的期望,持续扎根、扎深法律政策研究这块‘责任田’,不断将真理魅力转化为检察实践伟力,为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法律监督领域落地生根,推进法律监督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新时代的案管人不仅需要技高一筹的技能本领,还要有对知识更新迭代的奋力追赶,更要有坐得了冷板凳的坚守。”湖南省检察院检委会委员、案件管理办公室主任冯丽君始终以“努力做检察业务的全科医生”“管理领域的专科医生”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案件管理科学统计分析、把握动态趋势、总结经验规律、科学指导工作的能力水平。
“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未来还需全力以赴!”冯丽君补充说,数据与管理是案件管理部门最大的资源优势,她将持续在一体化监管机制上探索新经验、新路子,不断在优化智慧案管配套机制上发力,助力实现案件质量管理全员参与、人人把关、案案放心的效果。同时,顺应数字检察发展新要求,以数据驱动管理,促进管理与数据的“双轮驱动”,助力检察机关案件管理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
山西省检察院第六检察部四级高级检察官刘丽娜在今年6月的第一届全国检察机关民事检察业务竞赛中获得“业务标兵”称号。她凭借自身民商法博士、刑诉法博士后的专业背景优势,在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中不断探索高质效办案的实现路径。
作为民事检察办案一线的“老兵”,刘丽娜常以“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辽阔”激励自己。她说:“检察生涯是有限的,但为民服务无止境。我会一如既往牢牢站稳‘利民之事、丝发必兴’的人民立场,深刻领悟民事检察监督理念现代化的价值意蕴,将精准监督理念外化于行,运用权力监督与权利救济相结合的民事检察思维,为进一步做强民事检察贡献智慧。”
“把为民情怀与检察智慧传承好”
座谈会结束后,最高检专门组织第五批全国检察业务专家到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人民检察博物馆,以及最高检案件管理中心、检委会会议室参观。
全国检察业务专家参观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全国检察业务专家参观人民检察博物馆。
全国检察业务专家参观最高检案件管理中心。
全国检察业务专家参观最高检检委会会议室。
全国检察业务专家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合影留念。
“这样的安排既有心,又有意义!在过去与现在的连接中感受传承的力量,赓续红色血脉,催人奋进。”这是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姚舟第一次来到这些地方,参观时,他全程关注。
作为一个扎根基层十余年的全国检察业务专家,姚舟清楚地知道基层检察院需要什么样的业务专家,业务专家能在基层检察建设中发挥哪些作用。
“基层检察机关是贯彻先进司法政策的最前沿,但适应于惯常办案模式与新司法政策带来的挑战往往存在扞格之处。在带领基层干警度过新政策施行前期的‘阵痛’和‘不适’并迅速融入其中的过程,业务专家的引导与推动不可或缺。”姚舟说:“我会记住最高检党组的殷殷嘱托,在提升具体业务水平的同时,提升组织管理、统筹规划的能力,结合基层实际、解决基层问题,带领全院办好案,促进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身处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部署的‘桥头堡’,我将更加自觉将检察工作置于建设千年之城的中心任务中谋划和推动,把为民情怀与检察智慧传承好。”北京市通州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李辰进一步说,不论是作为业务专家,还是基层院的“班长”,不仅要带头办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让人民群众可感受、能感受、感受到公平正义,更要担负起推动检察理论研究和检察教育培训、创新检察工作机制、引领检察队伍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重任。
湖北省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梁莉直言,在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过程中,有很多亟待破解的难题需要高层次专门型人才去破题创新,在深化学习上作示范,在克难攻坚上当主力,在理论研究上争排头,在教育培训上善引领。
“不论身处何岗位,我将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发挥好自身专长,既干好业务,又不辍研究,始终做到从政治上着眼、从法治上着力,不断提升综合素质能力。多上讲台、多带团队,积极参加精品课程和教材开发,更好传授最新的检察理论、业务知识、业务经验和业务技能,带动检察人才队伍从‘一枝独秀’变‘春色满园’。”梁莉说。
记者从最高检政治部了解到,部分第五批全国检察业务专家将以讲师身份参加最高检即将组织的第十五期西部巡讲支教活动,奔赴西藏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地检察机关开展巡讲授课。后续,还会有针对性选派检察业务专家参加系统内交流锻炼、系统外互派挂职,参与全国检察教育培训精品课程开发、帮扶薄弱基层检察院等系列活动,进一步发挥检察业务专家引领高水平检察工作的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鲜明提出:“人才是第一资源。”最高检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童建明在主持座谈会时强调,全国各级检察机关要持续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思践悟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不断加强新时代新征程检察人才工作,齐心协力推动新时代新征程检察人才工作再上新台阶,更好引领和推进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来源:检察日报社
文字记者:刘亭亭
摄影记者:程丁 闫昭
视频:田昊 路纪臣
编辑:丁靓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