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小时答卷!
132名公诉精英同办一案
——第八届全国检察机关十佳公诉人暨优秀公诉人业务竞赛刑事检察业务笔试侧记
拉着行李箱进考场,这样的场景你可曾见过?11月24日,第八届全国检察机关十佳公诉人暨优秀公诉人业务竞赛迎来“最漫长赛程”——刑事检察业务笔试。

早上不到8点,大部分选手已经来到考场。全国检察机关“十大业务”系列教材、《国家公诉人出庭指南》、最高检指导性案例、最新司法解释……各位选手纷纷从箱子里掏出各类书籍和资料分类摆放在桌面上,摩拳擦掌,准备应战。
刑事检察业务笔试考题
11月24日,第八届全国检察机关十佳公诉人暨优秀公诉人业务竞赛迎来刑事检察业务笔试。上午8时,工作人员将密封试卷分发至各个考场。
从8时30分到18时30分,参赛选手连续奋战10个小时——审查3册考题共358页的卷宗,分别制作一审公诉案件审查报告、涉嫌职务犯罪案件的提前介入审查报告,以及故意杀人刑事申诉案件审查报告。
上午8时30分,刑事检察业务笔试正式开始。一直到18时30分,参赛者将连续奋战10个小时。
参赛者专注答卷。
“办案是检察机关的基本职责。法治价值的传递、法治理念的传导、司法效果的彰显,无不通过办案体现。因此,刑事检察业务笔试是此次竞赛评分权重最大的一项,这正是公诉人办案能力和水平的集中体现。”八公赛组委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环节比赛最大程度地模拟实战办案,采取贴合公诉人日常办案实际的阅卷与文书制作相结合的形式,全面考察各位参赛者证据审查、事实认定、法律适用、案件处理等公诉办案“硬实力”,检验公诉人在具体办案中落实最高检党组“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价值追求的能力水平。
为应战刑事检察业务笔试,参赛者准备了丰富参考资料。
上午10点,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陈国庆,检委会专职委员苗生明以及政治部、各刑事检察业务厅负责人一道来到考场巡视,向组委会详细了解了赛程进度、选手情况、服务保障等,并对高质量做好竞赛后续组织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怎样才能把参赛选手办案实力真正展现出来?命题组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聚焦刑事检察业务中常见、多发犯罪和刑事法治热点、难点问题,例如集资诈骗、职务犯罪、毒品犯罪、故意杀人、虚假诉讼、网络诽谤等,取材真实案例,进行整合改编。“这些案件既有疑难复杂的‘大案’,也有百姓身边的‘小案’,不仅在事实证据、法律适用方面设计了不少难点,考查选手办案基本功,更在其中蕴含了诸多法学基础理论问题、司法理念与法治价值,意在考察选手理论深度,以及更好领悟法治精神、统筹法理情、实现更高质效办案的‘底层能力’。”
参赛选手、黑龙江省大庆市红岗区检察院郭方宇慧今早携带的资料中刚好就有关毒品犯罪的最新会议纪要和典型案例,对今天的考试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她认为:“随时掌握刑事司法最新动态,持续学习新知识,是每一名公诉人的必修课。”
一位参赛者将“逢考必过”书签摆在手边,祝福自己取得好成绩。
这是一场脑力、体力与意志力的巅峰考验。时间临近中午12点,静谧的考场只有此起彼伏的电脑键盘声。绝大部分参赛选手的桌面已经堆满——细心标记好要点的卷宗,写满逻辑思路和证据链条的草稿纸。计算器、计时器、标签纸等实用小工具,以及提供能量的巧克力、功能饮料、人参切片,提神醒脑的薄荷乳膏……盒饭就在门外,但几乎没有人选择停下来。
此时,大多数人已开始撰写案件审查报告。阅卷是检察办案的基础环节,是办好案件的根本前提,也是每名公诉人需要迈过的“第一道门槛”。考察往往体现在细节之中,陈家华等人涉嫌职务犯罪案件的卷宗里,第一份案情介绍就被命题组埋下了“思维的栅栏”。对此,命题组相关负责人解释道,一名优秀的阅卷人不应存在先入为主的观念,对有罪、无罪或罪轻、罪重预设结论,而是要通过审查证据来“为犯罪嫌疑人画像”。
“高质效审查证据,是高质效办案的基础”,最后一题是根据真实案例改编的一起“零口供”故意杀人案,被害人家属不服无罪判决向检察机关申诉,选手需要通过阅卷审查对原无罪判决提出审查意见。“这是专门考察证据审查判断能力的一种新题型,选手需要在没有认罪口供等直接证据的情况下,通过审查间接证据判断能否形成证据链、能否排除他人作案的合理怀疑,从而提出是否有必要对原判重启复查及下步工作重点的意见。”
参赛选手、天津市检察院第一分院宋凯认为:“最后一题形式很新,以前的考题多关注案件定性,但这次对证据分析的要求很高,这体现了最高检‘刑事检察重在推动构建以证据为核心的刑事指控体系’的明确要求,为我们履职办案指明了方向。”
距离刑事检察业务笔试结束还有30分钟,夜幕降临,路灯亮起,参赛者依然在紧张答题。
18时30分刑事检察业务笔试正式结束,交卷后参赛者放下紧张心情,与同伴轻松交流。
18点,北京夜色渐浓,比赛临近尾声,灯火里的公诉精英们依然紧张忙碌。这个傍晚跟他们经历过的无数个办案傍晚并无本质差别,一切都是为了追求真相和真理,为了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赛事回顾
11月22日
11月23日

来源:检察日报社
文字记者:张羽 史兆琨
摄影记者:钟心宇
视频:正视工作室 张颖轲 田昊 路纪臣
编辑:李文睿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