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的评论区真的越看越让人走不出来。
之前刷到有博主给霍格沃兹的魔法老师打分。
评论区都在沉浸式附和。一位同学特认真地给“政教处”提议,要给弗立维教授换高脚凳。
还有人晒自己和东方明珠的合照,请大家帮忙把灯打开。
结果评论区都在玩梗P图,脑洞特别好玩。
作者本人也不介意,跟着一起哈哈大笑。
不止是有意思,很多内容也很有用。
上次发帖说家里装修得差不多了,有人在评论区告诉我该怎么调整灯光。
推荐曼谷按摩店的帖子下面,也是网友们在相互避雷和推荐同类店。
更传奇的还是特听劝的这位“小艾同学”。
这哥们以前长图里这样,挺憨态可掬的,只是五官略显模糊。
据说这是他当时最满意的一张照片,发出来就想问问大家,自己为啥找不到对象。
然后评论区都在语重心长地劝他,别满脑子想谈恋爱。
趁着还年轻,抓紧时间学点有用的东西,换个更有发展空间的工作。
搞事业的同时,再减减肥,培养下审美气质,把自个的外表拾掇妥帖。
到那时,不用去求,缘分自然就会来了。
现在再看这个哥们,完全变了一个人。
人瘦了,显得更精神,气质变化很大。听说工资也高了不少,后面还准备改行做改造博主,把自己这两年的经验分享出来
而且他真的在小红书上找到了对象,现在已经领证结婚啦。
女孩子是个独立摄影师,看到小艾的经历很受触动,主动提出要给他拍一组写真。见面以后,两个人都很有好感,就开始恋爱、约会、磨合,最后约定终生。
不愧是“全网最听劝的男人”,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听人劝吃饱饭”。
此后,听劝就成了小红书上的一种生活趋势。
旅游攻略做得不得劲,发个帖听劝。
找工作拿不定主意,再发个帖来听劝。
想想挺神奇的。
换了别的平台,这些普通人的帖子恐怕早就淹没在数据库里。就算偶尔有人刷到,可能也不太能得到太多真诚的建议,搞不好还会被冷嘲热讽。
但在小红书,普通人的声量被放大了,也被听到了。
只要有人诚心诚意地提问,一定有人积极热心地回答。
人们在评论区里找寻着自己的生活指南,同时为别人的生活提供指南。
个体的经验成为流动的知识,连接起大陆与孤岛。   
我很喜欢小红书的这种氛围。
感觉仿佛回到了互联网的黄金年代,大家彼此信任,坦荡真诚。人们愿意不为名不为利,纯粹为了在网上帮别人,就写出几万字的攻略。
那种纯粹分享的精神,那种和谐共享的状态,在最新潮的小红书评论区重现了。
甚至,更加进步。
因为小红书所能提供的是更生活化、更接地气的内容,绝不高高在上。
在哪里能吃到更正宗的家乡美食,冬天怎么开空调取暖效果更好,如何和房东商量降房租。这些生活中的小事,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提供攻略、分享经验的人往往没有什么特别的身份,只是恰好有过类似的经历。   
所以评论区里,没有那么多无谓的追捧,更多的是真实的提问以及有效的补充。
得益于这种分享氛围,过去一年小红书上长出了很多有声量的生活趋势。
就像小红书发布的《2023年度生活趋势观察报告》中提到的citywalk、听劝和显眼包。

毫不意外,这些趋势的发展都有小红书评论区的参与。

比如我们前面就提到过的“听劝”。
起初,没有人能预判到它的成长,那不过是一个偶尔出现的普通求助帖。
随后,越来越多人来到评论区,给出有效的改造建议,留下了上万条评论。
就在小艾同学用惊人的行动力让这些建议得到执行的同时,更多人开始效仿他,希望从陌生网友那里,获得让自己变得更好的人生建议。
在每个认真听劝的评论区,都有无数热心网友真挚的回复。其中有温和的祝福,也有直接的意见,更有善意的劝导。   
网友也说:“感恩小红书,能有三千多位素未谋面的姐妹给我建议。”
所以顺理成章地,网友们开始把“听劝”拓展到了更多领域,比如旅游,比如生活。
游客在网上发帖求助,网友就会立刻赶来云救助,分享自己的旅游方式和建议。
这其实是件很厉害的事情。
要知道个体的经验始终有限,毕竟每个人终其一生也只能看到这么大的世界。如果没有网络,如果没有小红书这样的评论区,大家在现实中很难去获取到这些东西。
就这样,听劝从一个小小的帖子,在小红书的评论区发酵成了一种生活趋势。
每天都有无数人在小红书发帖听劝,也有无数人在评论区里回应他们、帮助他们。
而这些评论又在不知不觉中,给更多人提供了一种生活方式的参考。   
当你看到一个人做成某件事的时候,想到的可能是“他真厉害”;当评论区那么多人都在分享成功经验的时候,你自然会冒出“我也可以”的念头。
小红书上的生活趋势,恰好是无数个“我也可以”的聚集。是人们在用各自的生活经验,讲好同一个名为“生活”的故事。
实际上,任何一种生活趋势的流行,都不可能单纯依靠运营平台的推动,更有赖于普通大众的积极参与与创造。而在小红书,人们通过门槛更低的评论,完成了庞大的共创与共鸣。
我毫不怀疑,如今小红书的评论区里,也正酝酿着新的种子。
当我们看向评论区时,或许正见证着一种生活新趋势的诞生。
无论你喜不喜欢小红书,都得承认现在互联网上只有小红书能提供这样的土壤。
因为小红书有一批懂生活、热爱生活的用户。
他们善于发现新鲜事物,能够自发地挖掘生活趋势的种子。
这些人往往是利他主义的践行者,热衷于分享经验与感受。
于是现在大家在生活中无论是遇到好玩的事,还是不好处理的问题,总会下意识地来小红书发笔记。它提供的不是那种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真正可以落地的执行方案。
在这里,我们不讨论想象中的哭声,只关心更具体的人。
更深入看,之所以能聚集到这么多友好有趣的用户,离不开小红书的社区运营逻辑。
从建立之初,他们就决定要做一个能提供友好互动的社区,而且并未改变过初衷。
因此,小红书对不友善的用户有着非常严格的惩罚。
以前经常在别的地方刷到过吐槽,觉得自己不就骂了两句吗,怎么就被小红书封号了?
感觉小红书的运营者有一种很朴素的价值观——别人发的东西你不喜欢很正常,可以选择划过去不看,但是对着别人阴阳怪气、乃至于破口大骂就该管管了。
这种限制固然有些严格,但却是小红书友好氛围的基础保障。   
试想想,如果不作任何限制,那么当一个普通人想要发帖听劝的时候,评论区里更多的一定不是正向的建议,而是骂声,是嘲讽,是看不起,又哪里还会发展成如此庞大的趋势呢?
在打击不友善的基础上,他们还会不断鼓励那些友好的互动。
大数据和算法很难绕过人性的选择,导致那些激烈的骂战、不同群体的对立更容易被前置。
为此,小红书采用了更“笨”的办法,保留了人工筛选的环节,让氛围健康、评论区友好的内容得到更多的流量倾斜,优先得到推送机会。
还会主动挖掘优质评论,让善意被大家看到。
此外,小红书今年还上线了图片评论的功能,让互动变得更好玩了。
之前博物馆显眼包的帖子下面,就有很多人从天南海北的博物馆里发来显眼包们的现场生图,积极参与。这感觉让你觉得特亲切,就像是一位老朋友从远方传来了新消息。
用户是会主动寻找奖励的。
当他们意识到友善的内容更容易被关注时,他们也会下意识地去挖掘更多隐藏的善意。   
总结小红书的做法,就是让不好好说话的人沉下去,让好好互动的人被看到。
为了方便大家去分辨什么是被鼓励的,什么是被限制的,他们还推出了社区公约,平铺直述地告诉大家一些浅显却容易忽略的交往道理。
些都在传递一个信号:“请不要在小红书内吵架,我们不欢迎吵架的人。”
一旦环境氛围形成,用户也会自发维护这种友好互动的气氛。
因而在小红书的热搜栏里,很少能看到那种情绪化的内容,更多的是有生活气息的、人人都能参与的话题。在这里,“我们更关心全人群的兴趣偏好。”
这很难得。
现代互联网产品都在想尽办法想要留下用户。大多数的做法是在利用情绪,激化人与人的矛盾,通过负面的争执带来热度,把大家分隔成无法理解的群体。
不知不觉间,你的时间被吃掉了,但你什么都没得到。
但小红书不想当时间的剥夺者,而想成为生活的参与者。
他们不希望被认为是一个单纯的线上社区,而是不断通过活动,把线下的真实生活和线上的友好分享关联起来,让人们以另一种方式好好生活。
比如今年他们推出过一个“骑行友好计划”的活动,其实是联合了很多本地的咖啡店、自行车店这种很有调性的店铺为骑友提供自行车停放服务。大家还可以去店铺集章打卡。
很多人在线下参加完活动以后,回到线上进行分享,自然而然地为还没去的人形成了攻略,鼓励着线上的人去往线下,让网络和现实流动起来。
这很不同于其它的一些线上社区。以前有个网络词叫做“现充”,就是说那些现实生活很丰富的人,潜台词是他们几乎没空上网,都忙着真实的生活。
现在的某些平台也有这种弊病,大家言必谈金融政策大环境,聊的都是远在天边的这个危机那个冲突,抒发的都是纯粹的情绪,但一谈到真实的生活就成哑炮了。
这样一来,线上和线下几乎完全割裂,才会觉得彼此在抢夺时间。   
小红书不一样。用户的线下生活越丰富,他们就越需要小红书。
有了真实生活的反哺,线上社区才不会成为只被情绪驱动的空中楼阁,而是投射社会生活的“线上城市”。普通人的互动、交流在这里真实发生,大众生活的趋势也自然生长出来。
所以现在小红书的样子,其实是用户和平台相互选择的结果。
热爱生活的人被吸引着聚集到这个社区,而社区也通过自己独特的基因,孕育着每个人的热爱,从而拓展出无数种可能的未来。
此时此刻,很多人终于意识到,原来“生活是旷野”,也可以不只是一句口号。
原来更好的未来,自己并非触碰不到。
-EN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