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动植物,有助于孩子学习
很久以前,听说过这么一句话,大意是,喜欢动植物的孩子,都很有灵气。
见过的孩子多了,越发觉得这话有道理。
所谓灵气,拆开了看,就是观察力、探索欲、注意力、好奇心……种种科学素质叠加在一起。
观察动植物,是沉淀孩子科学素质最有效、最方便、性价比最高的方式,没有之一。
放学回家路上的那棵树叫什么名字?
石缝里的苔藓为什么跟其他植物长得不一样?
为什么有的植物叶片宽宽大大的,有的细细小小的呢?
为什么蝉老是在烈日下鸣叫,而壁虎总在夜色里爬行?
为什么狗能与人类达成高度默契,而猫总是独来独往?
当孩子开始观察身边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对它们产生蓬勃的兴趣,他们的观察力和探索欲,正像夏日雨后的树木一样,无拘无束自由生长。
其实,功利一点说,喜爱观察动植物,真的很有利于学习数理化!
有的妈妈会问:为啥?就因为——
在科学界,发现和发明是两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一些重要的知识、原理,影响世界的发明都是在科学发现的基础上得来的。
比如,牛顿定律、相对论、量子力学。
这些科学发现,背后的思维支撑,其实就是从身边一草一木、一虫一鸟中萌生出的细致观察力和蓬勃探索欲。
难怪乎,会有喜欢动植物的孩子都很有灵气这样的说法。
咱们这次团购,给大家带来两套非常有灵气的图书。
一套是《中国植物,很高兴认识你》。
整套书共4本,从春夏秋冬四季入手,带孩子们认识我们身边最常见、最具中国特色的40种植物。
春天幽香的兰花,夏日亭亭的荷花,秋日绚烂的银杏,冬天常青的侧柏……
这套如同画册一般精美的图书,是孩子身边的“自然集邮册”,也是擦亮孩子稚嫩双眼、点亮他们探索欲、培养他们观察力的秘密武器。
另一套是它的姊妹篇,《中国动物,很高兴认识你》,里面汇聚了40种中国特色动物的神奇故事。
从遥远俄罗斯飞来春城昆明的红嘴鸥,在密林掩映间奔腾跳跃的梅花鹿,从泥土里爬到到枝上的蝉,还有带着族群离家出走的大象……
40种中国特色动物的脚步串联起一部厚重的中国动物百科全书,也在不知不觉中,将孩子与科学的关系拉得越来越近。
为啥说,它是最美的科普书!
《中国植物》里赠送了12张独立的科学画,不夸张地说,看到的第一眼我就被深深吸引了。
娇嫩的花瓣,颤巍巍的花蕊,发达的根系,纹络清晰的叶片……无论是正文还是赠图,里面的图片真的美得让人心醉神迷。
这哪像是童书里的免费赠品呀?
明明是应该被珍而重之装裱起来的艺术品!
比如——椿树。
银杏。
人参。
柑橘。
彼岸花。
水杉。
桑树。
侧柏。
蕨。
水仙。
雪莲花。
葫芦藓。
特地联系品牌方后才得知,这种集科学和艺术于一身的画种叫做植物科学画,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属于博物画的范畴。
在摄影技术还没出现的年代,它是植物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助手。
随着科技的发展,它渐渐不为人知。
如今,专业从事植物科学画绘制的工作者全国仅有数百名!
他们不求富贵和名利,耐得住寂寞,一笔一画,描摹出了中国植物的神韵,也描摹出了中国科学工作者的风华。
《中国动物》里的科学画则像一部精密的显微镜,把40种动物身上的鳞片、羽毛、爪子、节肢等平时看不见、看不清的细节,一一放大。
通过不同视角和尺度的转换叠合,画出动物的准确形态,突显出最重要的细节,并处理好个体差异,给动物留下一张可以作为物种鉴定依据的“标准照”。
这,就是摄影仍难以替代科学画的地方。
如果说摄影抓拍的是转瞬即逝的瞬间,那么科学绘画铭记的就是生命的永恒。
语言最美的科普书!
科普类读物要想写得精准、有趣,本就是一件非常考验写作功底的事。
如果还要追求诗一般优雅秀丽的语言风格,对作者的要求就更高了。
最起码,近几年的童书市场上,我没有见过比《中国动物》和《中国植物》更好的。
《中国动物》这本书的学术指导张劲硕,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博士、国家动物博物馆的副馆长,对动物有着深厚研究之余,他的文学功底、历史积累一般人也望尘莫及。
翻开这本书之前,你很难想象,鲜活的动物竟然能被文字的丝线编织进厚重古老的历史中。
龟甲和兽骨曾刻有汉字的雏形;
蛇的身躯曾融入古老的图腾;
鸽子的羽翼曾寄托殷切的思念;
蚕的丝线曾承载通商致远的希望……
你也无法想象,在提到中华田园犬的时候,除了生物学和进化论方面的科普,孩子们也能享受到历史知识的熏陶。
书中这样给孩子科普——
秦朝的李斯就有过“东门黄犬”之叹,怀念牵着黄犬游猎的悠然岁月。
苏轼的一首出猎词里也有“左牵黄,右擎苍”的句子。
可见,“大黄”自古以来便是中国人的好帮手。
张劲硕在这本书中介绍猫的时候,会跟孩子们吟诵陆游的句子。
“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
提到鲤鱼的时候,会提到汉代的乐府诗。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介绍松鼠的时候,有“茂林处处见松鼠,幽圃时时闻竹鸡”。
提到鸽子的时候,有“不遣飞奴频过我,欲将怀抱向谁开?”
这些散落在典籍里的诗句,如飞雪入水般,不着痕迹地融入精炼准确的动物科普当中。
古诗词和典故带来的传统之美,与最前沿的动物知识蕴含的科学之美碰撞出绚烂的火花,带给人难以忘怀的奇异阅读体验。
《中国植物》这套书的首席顾问是北京大学终身讲席教授、中国植物学会理事苏都莫日根。
他的文字又是另一种风格,清新,秀丽,如同春日繁花,夏日凉风,让人眼前心头都一亮。
他这样书写晚开的玉兰——
“你看,玉兰花并不孤单,只是它的小伙伴会晚来一些。”
他这样描绘整个冬天都不凋谢的金银花。
“它白时如银,黄时似金,所以古人称它为金银花。”
提到荷花时,他说——
“在去年的一个夜晚,我也去过那里,那会儿月光点缀着荷塘,风淡水茫很有趣味。”
提到水稻时,他说——
“一万多年前的一个温暖午后,风轻轻吹过,果实和种子也随风飘落在地……这些籽粒中,有一种生活在中国南方的野草,就是野生稻。”
他夸桂花——
“不和繁花斗艳,不开花时,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子,开花时,花朵也不显眼,可那香气,真是迷人。”
他叹彼岸花——
“霜降过后,植物渐渐失去生机,大地一片萧索,彼岸花代表的别离意味就更加深长了。”
说起水杉,他感慨——
“一粒种子要经过怎样的千回百转才会长成参天大树?”
提到槐树,他在记忆里翻找——
“你这么一说,我也想起了初夏的五月那一眼望不到头的繁花来,随风摇曳的槐花,是那么沁人心脾。”
无论是《中国动物——很高兴认识你》还是《中国植物——很高兴认识你》,文字清丽,回味悠长,不仅毛豆喜欢看,我和小助理也爱不释手!
它蕴含着沉静又坚韧的力量,如同书中美丽又浪漫、智慧又坚强的动植物,有着让人静下来的魔力。
《中国植物,很高兴认识你》(共4册)和《中国动物,很高兴认识你》(共4册),官方定价都是200元。
光看价格可能觉得贵,但亲眼看过里面的文字和图片后,我相信你也会觉得值。
何况,咱们这次团购谈到了非常优惠的价格——
《中国植物,很高兴认识你》(共4册),89元。
《中国动物,很高兴认识你》(共4册),89元。
同时购买《中国植物,很高兴认识你》和《中国动物,很高兴认识你》还可再减10元,两套只要168元!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maodouma12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