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沉思的托克维尔资深读者点击上方「沉思的托克维尔」→右上角菜单栏→设为星标
乌克兰始终是棋局上的棋子,它还不足以挣脱棋手的束缚
今年乌克兰春季反攻为何失败,责任究竟在谁,看了多方资料,我认为美国是要负一定责任的。拜登政府将乌克兰视作国际战略和大选棋局上的棋子,共和党则根本不支持援助乌克兰,迫不及待的想要停止援助,和普京站在一起。
美国和西方国家并没有给予乌克兰足够的援助,这是乌克兰春季反攻失败,人员损失惨重的根本原因。

1
美军与乌军高层存在分歧
前几天,华盛顿邮报发了一个1.6万字的长文,详细讲述了美军高层和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的分歧。虽然文中的立场是偏向美军高层,但我通篇看下来,反而更同情乌军,美国始终从自己利益的角度去思考战场形势,对乌军艰难的处境始终缺乏感知。
依照文中的信息,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严重高估了乌军北约化部队的战斗力,美国人认为即使没有空军相助,乌军的北约化旅也可以从正面突破俄军防线,因此在战略上,美军高层建议乌军集中所有兵力和装备,从南线发起穿插,直抵亚速海。

对奥斯汀的战略,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并不同意,他认为乌军根本无法执行这一任务,原因有三。
一是乌军的装备全靠援助,而且有军事经验的人员并不充裕,如果冒险进行穿插很可能遭受重大损失。事实证明扎卢日内的判断是正确的,在今年的春季反攻中,乌军的进攻力度远不如奥斯汀的预期,但仍然损失了数十亿美元的军援,如果乌军当时全力进攻,不论是否成功,都会损失大量有生力量。美军严重低估了俄军防线的韧性和地雷阵的威力。
二是认为美国严重低估了无人机的作用,这种大规模穿插只会给敌人建立靶子。扎卢日内提到无人机广泛应用的情况下,任何大型目标都会被立即发现并被击毁,在战争初期,乌军用无人机有效打击了俄军的穿插,现在乌军去穿插,俄军也一样可以用无人机重创乌军。

扎卢日内为了躲避俄军的无人机和炮火,没有采取机械化部队穿插的方式,而是让步兵小股推进,虽然战果一般,但确实有效降低了损失。
扎卢日内认为,在乌克兰空军成型前,不应该过分信赖北约机械化部队的作用,并认为乌军现在最关键的是保存有生力量。
三是扎卢日内认为乌军现在缺乏人手,如果集中兵力进攻一线,其他防线空虚,很可能被俄军突破。
这一点其实也有道理,现在乌克兰已经动用了150万适龄男子,最多还能动用400万,虽然乌军的损失小于俄军,(根据泄露的美军文件看,截至2023年初,乌军的死亡人数在1.5-1.7万人,死伤在12万人左右,俄军死亡3.5-4.2万,死伤20万人左右。)但不能忽视俄罗斯的人口优势。
扎卢日内说,俄罗斯的人口是乌克兰的3倍,而且俄罗斯是一个封建国家,人命很便宜,普京可以源源不断的将士兵(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士兵)送上战场。他认为乌军在确立优势前必须尽可能保存有生力量。
正是基于这些考虑,乌军没有选择奥斯汀的策略,而是进行较为保守的三面反攻,进攻烈度也比美国预想的低得多。

因为扎卢日内主导的反攻仅夺取了500平方千米的土地,没有多大战果,扎卢日内还受到了泽连斯基的压力,对泽连斯基来说,他需要更多的政绩让西方盟友重拾信心,但站在乌克兰的角度,如果乌克兰在激进的反攻中损失过大,同样会动摇西方的信心。
扎卢日内等到空军成型再全力进攻并非没有道理。
2
战场进入垃圾时间
春季反攻失败后,乌军开始暂停大规模进攻,俄军在成功防御后一度也试图反攻,但在遭遇重大损失后很快退了回去。

现在俄乌战场进入了垃圾时间,双方都不想采取大型的军事行动,这从俄军伤亡的数字中也能看出。
下图所示,俄军阵亡的高峰是去年11月到今年5月,大概对应乌军收复赫尔松到今年年初乌军开始春季反攻,到近期,俄军的死亡数字比较低,一天的死亡仅在10-20人,高峰时能在80-120人,这标志着战场烈度急剧降低。
考虑到双方的政治需要和西方援助的进度,可能直到明年5月份乌军F-16战机全部到位,空军成型后,才能有进一步的变动。
明年5-9月乌军的动向需要特别关注。

3
美俄双方的考量
乌军反攻失败,战场进入垃圾时间,除了乌军能力有限外,最重要的是美俄双方的考量。

先说俄罗斯,普京在经历了2022年的溃败后逐步认清了现实,他意识到吞并乌克兰是不现实的,于是转攻为守,战略目标变为守住已经占领的领土。
普京通过堑壕、地雷阵,层层设防的方式消耗乌军实力。普京还从伊朗和朝鲜那里获得了无人机、炮弹。虽然俄军存在很多弊病,精锐部队也在2022年损失惨重,现在很多营队是新兵,但防御战并不需要太多战斗经验。
明年3月17日,俄罗斯将举行大选,国内没有对手能威胁普京,普京不需要一场胜利巩固自己的政权,
对普京来说,他只要保住现在控制的领土,拖到西方国家丧失耐心,就能逼迫乌克兰重新回到谈判桌,承认他对乌东和克里米亚的控制。这个目标达到,他就能体面
退出战争。
今年的风向似乎对他有利,欧洲出现右转,荷兰极右翼赢得大选,主张减少对乌援助,特朗普也在美国积聚力量试图夺回白宫。
如果明年欧洲和美国的极右翼能够上台,西方阵营就将彻底溃败,俄罗斯将大获全胜,虽然我认为这种可能性很小,但这确实是普京反败为胜最大的机会。普京盼望着他的西方盟友们取得进展。
美国方面的诉求则更加微妙。

共和党出于反对民主党和对俄罗斯的同情(都反对白左,支持基督教和白人至上),一直反对对乌援助。民主党方面也没有让俄罗斯迅速失败的诉求。

拜登个人利益讲,他援助乌克兰是为选举服务,他希望乌克兰在大选的关键时期,而不是更早取得胜利,所以他不断推迟对乌武器的交付,包括M1坦克和F-16,甚至在炮弹供应上,美国也不愿尽全力,乌克兰每月需要90000枚以上的155毫米炮弹,但美国提供的不到十分之一。
美国开始提出让韩国提供弹药,但其法律禁止向战区提供武器,如果韩国倍说服,乌克兰将能获得33万枚炮弹,更优解是直接使用美军的155毫米炮弹库,这些炮弹很多还是集束炸弹,五角大楼有几千个这样的炮弹库,已经积灰数十年,虽然乌克兰多次请求,但布林肯始终犹豫不决。
除了拜登本人的选举利益,就美国的外交战略讲,到底有多大动力击败俄罗斯也是个未知数。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一直在衰落,早就对美国霸权没有威胁。美国甚至需要俄罗斯来威慑欧洲,以逼迫后者更加依赖美国的保护。相对于俄罗斯,美国始终更关注中国的挑战。

另外,如果俄罗斯真的垮了,又将留下很多遗留问题,可能会对国际秩序造成更大的冲击,这些冲击很大程度要由美国买单,俄罗斯崩溃到底是否有利于美国,恐怕美国战略界自己也达不成共识。
在这场战争中,只有乌克兰是退无可退,无论是美国还是俄罗斯,都有太多的余地和筹码,乌克兰始终是这个棋盘上的棋子,它虽然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但还不足以挣脱棋手的束缚。

泽连斯基与乌克兰,注定还要经受更多的艰难困苦。

想要直接和我讨论国内外形势、政治、历史的读者可以加入知识星球,加入后可以进入vip群,在知识星球或微信私聊我咨询。星球内会分享一些有价值的关键信息,让你对政治的本质和国运的兴衰有一个清晰的认知,避免踩雷,更好的投资、生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