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米饭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少年商学院
自点映开始,围绕电影《我本是高山》的争议就不断,舆论的火力主要集中在:
人物设定上,将原型张桂梅的学生的酗酒父亲改成了酗酒母亲,是有悖真实的;
故事情节上,为了多维度表达创办女高的艰辛,电影呈现的是学生们不服管教,上课睡觉,晚上甚至逃课去集市逛街、网吧打游戏......
有人说这是合理范围内的电影化的艺术表达,有人说是胡编乱造一通。
我个人觉得最重要的是,电影没有呈现出张桂梅校长历尽千辛万苦也要坚持办女高背后的精神内核,让整部电影看下来有种形散神也散了的感觉,而且镜头语言真正表达出来的,跟电影本身的立意是存在差异的。
01

为了让女孩受教育

她办女校历尽艰辛
电影的开头是山月、山英两姐妹翻山越岭去上学。这一天,是华坪女子高级中学首届学生的开学典礼。
2008年,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初步建成,这是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级中学,所谓“全免费”,意思是免学费、书本费、住宿费。招收的学生都是华坪县农村困难家庭的孩子。
虽然顺利招收了100名学生,但其实学校的很多基础设施都没有完善。甚至,开学典礼就出师不利。影片中,因为断电、大声公失灵没声音等各种问题,引起全场哄堂大笑,现场一片混乱。泥泞的操场,仿佛在昭示着这场开学典礼的不合时宜。
但这些对张桂梅校长来说,都不算事儿。因为这是她历尽艰辛,好不容易筹建创办起来的女子高中,意味着很多大山里的女孩有机会通过读书走出去,见识到更加宽广的世界。
她有一个改变三代人命运的理论:只要有一个女孩接受了高等教育,她能解决三代人的问题。
(图片源自节目《面对面》)
读了书、有文化的女孩子,她不会做出堕女胎、抛弃女童、阻止女儿读书这样的事情。而这些受教育女性的后代,也会被自己的母亲影响,继续正向引导自己的下一代。
所以她信心满满,干劲十足,一开学就制定了很多规则:
为了让学生减少生活上花费的时间,将心思放在学习上,张桂梅校长要求全体同学剪短头发;
有着严格的时间安排: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夜里12点多休息,3分钟内从教室赶到食堂,吃饭不超过10分钟。
在女高,每件事情都被张桂梅限制在一定时间内。
在学习上,张桂梅对学生态度严厉、认真负责,生活上更是无微不至。尽管如此,学生们一开始并不领情。因为她们基础太差了,上课听不懂,老师讲了好几遍了,都未必能理解到,所以有的在睡觉,有的无所事事,只有极个别在认真听讲。
她们没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也没意识到这次上学机会有多么的来之不易。女高对于她们来说,仿佛就是一个可以提供免费食宿的暂时落脚点,到时间了就回大山里该干嘛就干嘛。
比如说影片中的山英,她觉得自己不是学习的料,成绩差,领悟能力不够。而她的姐姐山月成绩非常好,所以她觉得自己就该出去打工挣钱,来支持姐姐继续读书。她毅然决然地逃课去工地干活,每天只拿24元也不喊苦喊累。
女高或者说张桂梅校长面临的挑战远不止这些。
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她要求所有老师放弃周末休息的时间,全部用来给学生们补课,到了后面甚至连老师的寒暑假都占用了。
张校长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升学率。有了升学率才有跟上级领导谈判的筹码,才有更多教育经费去给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
这谈何容易呢?教育就好比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比赛,靠着顽强意志力才有可能到达终点,尤其是对于零基础的大山女孩来说,任重道远。所以很多原本满怀教育理想的老师,都选择了离开。
屋漏偏逢连夜雨,一场大雨让原本就因欠电费被供电局停电的女高,陷入了绝境。
02

大山女孩们面前的“大山”
女孩们面前的大山,并非是无法跨越的,她们选择翻山越岭来女高上学,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可我们知道,大山女孩们的上学路,又何止这些物理障碍呢?
虽然电影《我本是高山》里面的镜头语言和叙事逻辑处理得不是很好,但庆幸还有山月、山英这条故事线,让我们直观看到大山女孩们真实的困境。
张桂梅校长好不容易把山英从工地上抓回去继续读书,可不久后,山月山英的母亲因病去世,她们的父亲却在葬礼上就动了嫁女的念头,理由是给她们的妈妈治病欠下很多钱。将女儿像卖猪仔那样嫁给村里的男性,在大山非常常见。
所以她们的父亲罔顾女儿年龄小、还在读高中且成绩好,直接将姐姐山月嫁给了一个大十岁的男人,就此斩断了山月的读书之路。更悲惨的是,山月嫁过去之后,经常被丈夫家暴,生下孩子不久后就被活活打死。
姐姐这样的下场,让妹妹山英更加心灰意冷:
“姐姐这么努力有什么用,考上大学又有什么用,这个世界对我们一点都不友好。”

(山月写的“我本是高山”)
山月之死也警醒着华坪女高在读的所有女孩,片中,张桂梅语气严厉地对她们说:
你们回家后一无所有,房子和土地都属于父亲兄弟。一个个都给我争点气,去当兵、当医生、当律师、当护士。
大山女孩们难以跨越的“大山”,是封建落后的重男轻女思想,是像猪仔一样被卖出去的命运。
如果不是张桂梅校长给了山英的爸爸一笔钱,奋力将她带回学校,山英的结局或许跟姐姐差不多。
此时,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张桂梅校长那句话的分量:


“我们教书,是为了救人!”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12年间,11万公里,1400多次家访,散落在大山深处的数千名山村辍学女孩,被张桂梅一一带回了教室。截至目前,华坪女高已经帮助超过2000名女孩圆梦大学,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
03

老师苦教,学生苦学

最笨却是最有用的方法
华坪女高被大众熟知之后,收获的不全是赞赏,有一部分人对张桂梅的教学模式颇有微词,尤其在当下学历贬值、内卷严重、寒门难出贵子的时代,他们不禁发出疑问:
这样玩命般的填鸭式学习制度,真的有用吗,或者说真的可持续吗?
如此严格的时间安排,如此长的学习时间,吃饭太快了对孩子身体不好,睡觉太少了对成长不利。
在影片中,甚至连学校老师都稍有不满:不能只求分数,也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
看完电影大家就能明白了,在华坪女高的语境内,老师苦教,学生苦学,这是最笨的方法,但对大山的女孩们来说是最有效的方法。因为她们基础太差了,很多知识点都理解不了,只能靠背。如果不这么做,是没有办法把她们从大山里救出去的。
严格的时间安排,日复一日的背书苦读,对于大山里的女孩来说,从中获得了选择的自由,不仅仅是高考,还有人生中很多未知的可能性。而不上学,只有留在大山这一条路。
又有人质疑,再怎么努力,华坪女高到现在为止也还没培养出来一个北大清华的学生啊,侧面是不是也说明了这套模式并没有那么成功?
张桂梅在一些访谈中也透露过自己有点不甘心,希望有生之年能有一个学生考到北大清华去,但这并不是最终目标。
清华北大并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我们的终极目标是,我们要培养孩子一辈子的信仰是坚定的,对人民有用,对社会有用,是社会脊梁的这么一个人。
所以张桂梅不想任何一个女孩掉队,竭尽全力让每位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考上大学。
她把本来大家筹集给她看病的钱,给失聪的学生买助听器;
高考前夕,全家人出动来学校试图带走山英,她据理力争,最终成功让山英参加高考,并且取得不错的成绩。
影片最后,张桂梅和另外一个老师翻山越岭,面向另一座山隔空呼喊,告诉山英她的高考成绩时,我泪流满面。此刻,大山女孩披荆斩棘,逆天改命得以具像化。正如片中张桂梅告诉学生的:
“命运从来没有什么公平可言,有本事自己去改变它。”
没有人能阻止决心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女孩,成为高山,这是电影《我本是高山》的结局,也是我们的愿景。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风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女孩们在出发前往高考考场的大巴上反复吟诵的这句话如犹在耳。
04

真实“多变”的张桂梅
回到电影本身的争议,电影改编当然可以有艺术创作的空间,但我认为《我本是高山》从故事选材、台词表达再到表演上,并没有将张桂梅校长的人物形象塑造得立体丰满。
她是一个严格的人,做事雷厉风行,经常拿着一个喇叭在学校中穿梭,时刻提醒着学生们抓紧时间。但她内心又很柔软,对孩子们是满心的爱与呵护。家访时听闻学生的家庭情况,会心疼到落泪。
记得看过一个采访,主持人提到“贫困女孩”字眼,她立马说:“我们就没提‘贫困’两个字,我觉得贫困对女孩子来说,也是一种隐私,我们就叫大山里的女孩儿。”
这些大山里的女孩是她的软肋,也是她将女高办下去的动力。她始终相信,只要她助力这些女孩考上大学,定会有更广阔的天地。

电影中,我们看到的情形是张桂梅一直逼着学生们拼命学习,不允许她们放弃学业出去打工。但其实,她也并不是要求所有女孩都一定走上大学这条路,如果学生有想法、自己想清楚了,她也会尊重学生的选择。
在张桂梅的纪录片中,我了解到有一个女孩在华坪女高读了一年半,中途突然想转校到县里的职业高中上学,目的是为了学一门技术,以方便日后就业。
一开始张校长为她的不辞而别感到非常生气和失望,但当这个女孩给她交代清楚自己这么选择的缘由后,她也理解和体谅学生的选择,甚至在女孩提出想要一套书继续学习的要求时,她也爽快答应,最后也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一句:
“最后她能参加高考也是好的,也是另外一种路径嘛。”
从一开始的诘问到反复确认,再到最后的成全,都能感觉到张校长是真心实意希望学生们好。从始至终,她只是想女孩们能走出大山,走到她们该有的舞台上发光发亮。
“每个人都需要一个舞台,每个女孩都可以在这个舞台上发光。”
最后,相比评价电影本身,我会更推荐大家去看张桂梅的纪录片,真实的才是最触动人的。
-EN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