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聊股市了!
很多人无法理解,诸多问题,南辕北辙,都属于认知谬误,归根到底还是信息问题,而信息靠语言。外语不是工具,是一扇窗户,打开信息茧房,不再坐井观天。

现状是令人不安的,一代不如一代。2023年英语熟练度指标在上海发布,据报道,中国英语熟练度得分是464分,位居全球第82、亚洲第14。报告显示,香港、北京、上海分别排在中国前三名,尤为引人注意的是,31岁至40岁成年人的英语熟练度在过去两年中得分最高,甚至高于最年轻的群体。
赴美留学人数也是风向标。十五年来,印度首次超越中国,成为美国国际学生的最大来源国。目前,印度在美的留学生人数超过32万人,中国持有学生签证的人数约为25万余人。
近年来,我国英语熟练度指标排名持续下滑。《南华早报》报道援引体制内人士说法,这意味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关心英语的公民在减少,背后的原因或可能与教改、对西方关系趋冷、学术交流不畅有关。
例如某985大学,今年官宣与英语脱钩,不再把英语水平列为学位授予条件。这可是理工类大学,而目前世界的科技文献绝大多数是英文写作。
近些年有一种错误倾向,不光光怪陆离的西方伪史论盛行,在学习上也兴起一股民族主义,认为花大量时间学英语是浪费,鼓吹英语无用论。
这就跟改革开放之前的“读书无用论”一样,纯属反智主义。这种论调并不鲜见,我学生时代就听到很多差生的吐槽:
“我以后又不出国、又不移民、又不进外企,为什么要花这么多时间学外语?”
“世界上说英语的人还没有说中文的人多,为什么不让他们来学中文?”
“英语不及格,因为我爱国!”
更早在70年代,1973年出了个著名的“白卷英雄”张铁生,被树为标杆;还有个河南中学生张玉勤,考试时写不出答案,赋打油诗一首,传遍全国。
我是中国人,
何必学外文?
不学A-B-C,
照样干革命!
人弃我取,越是这时候,越要学好英语。学英语,就是最大的价值投资!
英语到底有多重要?
伟大导师马克思说过:外语是人生斗争的一种武器。在战争中,这往往意味着国际社会的人心向背。两军对垒,岂在战场之上?能用一口流利的英语与世界交流,不亚于十万雄兵。
你用英语直接表达,和由翻译转述,临场效果和带入感是天壤之别。

八十多年前,有一名中国人,当祖国遭受战火蹂躏之时,用流利的英语在美国国会发表抗战演说,痛斥日寇暴行,争取到广泛的国际同情和援助,她叫宋美龄。
1943年2月18日,宋美龄以治病名义赴美游说,亲临国会发表了二十分钟的演说,她毕业于美国名校卫斯理学院,英语就是她打击日寇的杀手锏。宋美龄用略带美国南方口音的英语,把中国抗战的事迹介绍给美国政府和人民,这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国会演讲之一,也是第二位女性登上了这个讲坛,美国朝野为之震动。听完之后,议员们全体起立鼓掌,一名议员对记者说,从未见过这种场面,被中国军民的英勇不屈感动得热泪盈眶。宋的英文演讲通过收音机在全美传播,引发轰动,每天都能收到数百封来自美国各地的信件。自此,驼峰航线,大力援华,源源不断……
你以为扯洋文是旧中国精英的做派,新中国的领导人不爱学英语,就大错特错啦!Pink对这一点,无知得令人发指。
你知道周总理懂几门外语?
美国著名作家、记者索尔兹伯里记述了他1954年亲眼目睹的一件轶事。周总理在日内瓦会议之后途经莫斯科,参加苏联人举办的一个酒会。参加者有赫鲁晓夫、米高扬、莫洛托夫等苏共要员,以及其他国家的使节,包括英国和印度。当周起来致辞时,他使用了生疏的英语。他这样做很不寻常,因为除了那几个国家的外交官,酒会上的苏联权贵完全不懂英语。索尔兹伯里亲眼看到,当周用英语向米高扬祝酒时,米高扬以不满的口气说:“周,你为什么不说俄语,你的俄语很流利嘛!”周的回答是:“你怎么不说中文呢?”
周的英语口语水平一般,但是听力水平相当高。基辛格在《白宫岁月》回忆录中描写周:“他脸容瘦削,颇带憔悴,但神采奕奕,双目炯炯,他的目光既坚毅又安祥,既谨慎又满怀信心……他听英语时,不必等到翻译,脸上的笑容和表示理解的表情,很清楚地表明他是听得懂英语的。”
据斯诺回忆,周曾经跟他私下说过,他的英语词汇量赶不上主席。
主席在延安的时候,戎马倥偬之际,也手不释卷,每天坚持学英语,背单词。不过他的口语湖南腔太浓,但词汇量绝对牛逼。
80年代有一部老电影《巍巍昆仑》,其中一幕镜头,取自真人真事。美国女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来延安采访。在这次采访中,主席提出一个著名论断,“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翻译根据通例译成了“Scare Crow”(稻草人)。毛一听就当时提出纠正,说不对,应该译成“Paper Tiger”(纸老虎)。可见其功力之深!
根据主席晚年的图书管理员徐中远回忆,50年代到60年代,是毛学习英语兴趣最浓的时候。他在外地视察工作期间,无论在火车上、轮船上,随时都挤时间学习英语。现在有个著名的“痞女”洪晃,她妈妈叫章含之,号称中国“最后一个名媛”,曾担任主席晚年的私人英文教师。
其实,就连洪晃本人,也是共和国特殊栽培的下一代接班人。当时普通人无缘接触外文,她们作为外交系统的“官二代”,不但从小专门学习外语,而且是新中国最早一批公费赴美留学生。1973年,洪晃、章启月与另外三名小学生一起被派往纽约为小留学生,就读于纽约红房子小学和伊丽莎白厄温高中。她前夫,那个著名导演,还是通过她获得的美国绿卡。
这些顶级精英,随时随地有贴身翻译,他们为什么不放弃学习英语?
因为英语的重要,必须亲自掌握。英语是世界语言,外语语种中的王者。英语是世界上最广泛、最重要的语言,从全世界来看,说英语的人数将近二十亿,45个国家的官方语言就是英语。前苏联为了打破英语霸权,特意扶植和推广一门人造的新语言——世界语,想作为人类文明的通用语言,结果呢,没有任何生命力,现在使用世界语的人口也就两三千万。
英语的世界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在语言基础之上已经形成一个生态圈,使用人口越多越广,便利性就越高,很难再让其他语言撼动。例如到欧洲旅游,历史上封疆裂土大小几十个民族和国家,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得掌握多少门语言?一门门学下去,成本多高?可是,只要熟练运用英语,大部分欧洲国家都能找到交流者,因为英语是大多数国家学习的第一外语。
各行各业的前沿领域组成英语生态,如果你想向本专业的顶峰攀登,英语是必备的工具。现代科技文献,基本是用英文撰写、存储、交流,占比90%以上。即便是中国学者,顶级科研成果也是追求国际发表,而国际期刊和国际会议的主流语言是英语。
有研究表明,外语能力对个人收入的提升是非常明显的,双语人才比单一语种的人,在择业时更有竞争力,更容易获得高薪职位。《经济学人》统计的数据表明:懂一门外语的工人一生可以多赚67000美元,而且这只是一个保守数据;按较高水平估计,拥有双语能力的人可以因为他们的语言能力多获得128000美元。
在工地搬砖,的确不需要外语,但稍微体面的职业,或多或少都有双语的要求和对外交流的机会。即便是到工厂拧螺丝,想做一名高级技术工人,恐怕也得能看懂英文说明书。
这几年,随着经济下行,考公考编热,宇宙的尽头是编制。可是,那些反英语分子没告诉你,体制内混更需要懂外文,越是大机关越高标准,四六级都不够,直接要求雅思托福。在近年的国考中,约有400个岗位把雅思成绩设置为门槛。
程序员,收入高,中国过去十年收获了一波时代红利。目前的主流程序语言,它底层的语法结构,都是英语,而非汉语,或其他语言。不懂英语的程序员,不是一名好程序员。
即便现在互联网红利消失了,中年程序员面临下岗危机。懂英语的自救渠道也更多,因为程序是天然的世界语言,工作场景没有区别,程序员最适合移民到海外打工,或者做外包,硅谷的程序员薪酬比国内高多了,前提是你的英语能过关。
进一步看,硅谷为什么印度阿三普遍混得比中国人强?微软、谷歌、软银、闪迪等美国500强很多都变成了阿三当CEO,中国人的智商差吗?显然不是,海外华人都是从幼儿园到高考“卷”出来的万卷之王,战斗力完爆印度阿三。可是,阿三最大的优势是语言,印度的官方语言,第一是印度语,第二是英语。能移民的印度人,从小就把英语当成准母语,思维方式也是纯西方的,所以在硅谷与老美交流没有任何语言和文化障碍。语言好,能交流,善于表达,就显得情商高,有团队精神,在职场上就容易晋升。干得好不如说得好,这是全世界通用的职场定律。
大国之间的竞争,核心是科技竞赛,如火如荼,生死攸关。只有攀登科技树,取得话语权,中国才能突围。
科技的竞争,本质是教育的竞赛,是从娃娃抓起的基础教育。你STEM基础科学不行,科技强国不是说梦话嘛?教育竞赛,关键赛道是英语。因为谁也无法否认,美国现在掌握全球科技的制高点,英语是科学世界通用的交流语言。二战之后,是美国掀起一轮轮新科技革命:70年代PC革命,90年代互联网革命,21世纪移动互联革命、页岩油革命、AI革命……
那些口口声声拒绝英语的Pink,不要拿爱国为自己的懒惰遮羞,廉价的嘴炮爱国没啥用,真爱国你们把四六级或者雅思先过了。
淡化外语,不会减轻内卷。事实更残酷,分流越早,父母越恐慌。高考,大家为1分争排名头破血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试战争没有随着素质教育、自由教育的普及而缓和,反而内卷越来越惨烈。经济预期越悲观,阶层固化越加剧,各个家庭就越热衷名校,寻求哪怕一点点的竞争优势,加宽人生的护城河,构筑防止阶层下滑的壁垒。
退一万步说,即便未来有变,极端情势,天下大乱,即便做难民,亡命海外,颠沛流离,懂英语的比不懂英语的,生存概率也要高得多。
下面进入公号互推时间,真挚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都知道俗话说的好,站在巨人的肩膀,可以看更远,可惜我们每个人都很难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缺少的是什么?是巨人,更是缺少认识巨人的机会。今天就给大家推荐一个圈内非常厉害的牛人!
前段时间终于撬动一位大牛,他最擅长情绪博弈,短线低吸埋伏,经过近期的考察,决定将他公布于众——点击下方名片关注:
市场捉妖对于他来说简直就是家常便饭!今年的人工智能、华为热点全部抓到手,我发现他对大盘走势、热点板块和龙头个股的情况,发现有些节奏和脉博还是挺准的。他是一个将超短发挥到极致的人,特点是买在起爆点(有兴趣的可以关注一下)
正所谓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大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大浪吹来的,分享这位大神的理念就是希望大家适应最险峻的市场。想无脑跟票的,想稳健获利的,想确定今年新的策略的……点击下方名片关注回复888跟着牛人一起捉妖: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