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地产内容创作者,其他没什么厉害的地方,比较擅长的可能就是看的盘比较多
全国各地,不同能级的城市,每年的看盘量都在百来个以上
看过前期也看过交付
了解过大品牌也走过一些没听过的小开发商
来来回回多了之后,也就会知道哪些是真的用心做,哪些只是为了取悦你
哪些甚至连装也不想装
今天花一点时间,和大家聊聊我心中看过这么多楼盘里,觉得还不错的开发商品牌
完全个人意见,非常的不客观,如果你有意见,那么就是你对
单纯的聊聊我的感受

以下是清单,排名不分先后,让我们开始吧
01、宸嘉发展
把这个品牌放在第一个讲没有其他原因,是因为这是一个成立才3年的新品牌

我想可能很多人却还不认识他
可能也是新品牌的原因,他们做的每一个项目都非常在乎口碑
印象比较深的是第一个武汉项目,光设计费就花了一个亿
每一个模块都请了各个领域的专业设计师来设计
还记得在售楼处里,这个项目不是强调请了什么什么设计院这种口号,而是聚焦到人,点对点强调叫了谁出来给小区做一个很小的模块
别小看这种
开发商里砸钱买材质的项目很多,但是砸钱买想法的项目屈指可数
也因为这个原因,拿出来的项目确实不一样
花心思做的东西感觉就是比边上的竞品惊艳
另外宸嘉的项目还都带着点艺术的元素
表面上是社区内都会有展览或者艺术品的附加,但是细看其实很多细节和环节都渗透着艺术审美

这事其实挺高级的,哪怕你不懂艺术起码也知道这是个高级货
如果一个城市有宸嘉发展的项目,建议你都去看看选选,感觉都还不错
02、金桥集团
说出这个品牌的名字不知道各位意不意外

很多人或许知道金桥集团,但是不太看过金桥的房子,毕竟这家公司主要还是做产城联动的
但别看人家都是做大项目的,做小项目的精致感同样也是手到擒来
前阵子我拍了个金桥金鼎的地下车库,行业内外都刷屏了
一来大家是意外原来金桥这么会做产品,二来更加意外的是,会做产品没想到把颗粒度细到这种程度

一般开发商做小区,做在面上,用户看得到的地方做做好,比如门头啊,比如大堂啊这种
品质开发商做小区,做的多点,用户用的到的地方也做做好,比如室内装修啊,比如会所配套啊
金桥的逻辑是不论用不用得到都要做好
所以光一个地下车库工艺都用了数十种,光一个垃圾点位还有十几个专利
这可能就是态度,这家公司做项目确实不以利益为第一原则
唯一遗憾的是,金桥集团只在浦东做项目,没有办法让更多的人可以买到他的房子,比如我
03、绿城
绿城今年在上海的崛起,给上海的地产同行上了一课
就是好好做项目的公司,原来在此时有如此大的影响力
已经有好些个同行为了避过绿城的竞争选择提前锁客或者提升自己的交付标准
这些都是好事,但也说明了绿城这个品牌在普通用户心中的地位
其实你让我说绿城有什么好其实也说不出特别具体的,但是仔细想想,这个品牌好像没有做过什么烂项目
这虽然只是一个印象的概述,但是这样的感觉却成为了当下楼市客户心中最强安全感的来源
最近这些年软实力其实很重要
大家对于过往记忆中的品牌力比较敏感,绿城算是这跌跌撞撞的动荡楼市20年,整体羽毛保护的还算不错了
虽然也有瑕疵,但是和同行比起来算是完善不少
这也是今年在上海绿城有这么好反馈的原因
04、大家房产
最近大家都在呼吁杭派精工,杭州这几年确实出了不少好项目,大家房产确实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宝藏品牌
因为开始在上海更多的布局,我觉得也值得大家去多留意
大家房产这个品牌厉害的地方就是,它对工艺的追求
和他们团队日常沟通的时候,其实很少聊战略或者布局这种东西,和大家沟通最多的两件事
第一件就是人,大家为什么这么多“老人”,如何让大家房产的品质可以通过人的方式沉淀下来
第二件就是工艺,说一些背后看不到的工艺都是怎么做出来了
当你问的所有问题,他都往这两个方向去引导,其实可以看出这家公司就真的是这么做的
有机会可以多留意留意这个品牌

05、华润置地
今年所有大型的国企央企都在做产品力升级这件事,但是做的最彻底还是
最坚决的,毫无疑问就是华润置地

在我眼里,华润算是做产品最要面子的开发商了

什么叫要面子
就是房子如果做的不好了,或者说做的比同行差了会觉得不好意思
所以在华润内部大家都觉得很卷,卷是卷在产品的投入一直在迭代一直在升级
这种迹象的表现还是很明显的
所以今年整体华润置地输出的项目都很顶
而且是不分地段和项目,几乎每个城市都有极高维度的产品输出
算是集团意志在整个公司得到充分贯彻的一年

华润在这两年完成了区域造城和项目造品质两大核心竞争力,应该是未来所有大型国企央企里我觉得最好的一家企业
06、香港置地
这家企业给行业内带来了不少好的风气
比如一年一次的年度电影,让我们这个行当也给外人看到能出点好内容
比如最近几年在很多项目里看到的奢石,圆弧玻璃立面,这种趋势最开始也是香港置地开始引领的

这确实是一家对产品有要求的企业
当然这里就不举例什么细节了,和大家说一个特别小的例子

这家企业是我目前对接下来所有开发商里对合作伙伴付款最为及时的一家公司了
各位不要小看这个,我们可以想象,一家公司如果对自己的乙方都足够好,那么他一定对客户非常的好

这种机能是发自肺腑的
也因为如此,各种顶级供应商也特别愿意和香港置地合作,因为每一次的投入总能得到善待
也因为这样的双向奔赴,这家企业落地的项目能够保持足够高的水准
要记住,如果一家企业以克扣合作方款项以及故意拉长付款周期为常态,这样的企业是不可能做出惊艳的好项目的

07、万科
可能很多人会有争议,但是我还想在这里给万科留一个位置

一来确实不容易,这么多年来穿越过多少周期,来来回回多少个企业
万科可以一直在第一梯队没有沉下去,这本身就需要巨大的能力
第二确实现在的万科思考产品也和其他房企不在一个维度
前面文字里所有的品牌,都在社区内专注提升居住品质和理念,
而万科更多构想的是社区和城市的关系
有没有想过一个社区很多时候想的是如何从城市里获得什么资源

也因为如此我们看到越来越封闭越来越独立的小区

但是万科构想的,是如何让社区也能成为城市的一部分,嵌入城市也反哺城市
这也是万科未来城市理想单元重要的理论基础

今年这个模型开始有了落地,上海嘉定的理想之地就是其中的诠释

关于这个项目的表达后面有机会我和大家细聊

现在且不说这条路到底如何,但是我们想象作为一个如此庞大的行业,是不是也应该有一两家企业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万科就选择这个时候站了出来
总有人要做些脏活累活,万科在我眼里是当下时代里依然愿意弄脏自己双手的品牌
08、万华
你听过万华么
如果没有,那么你听过麓湖么
对于万华来说,我觉得是践行单盘主义
最彻底的一家企业,过去十多年的企业,一直只在成都开发一个项目

也就是如此的专注,麓湖一个项目就贡献了行业内无数个现象级的产品
成为行业内一个偏执狂一般的存在
包括万华做社区对水的执念
让我们感受到把一件事做极致之后,用户是能感受到企业价值的
某种程度上这样项目的存在也给很多小房企信念感
就是在最浮躁的楼市里,踏踏实实做产品也是一个选项之一

而这个品牌也在这两年得到市场的热烈反馈,因为足够的爱惜羽毛和品质高标准,现在几乎都是各个城市主要邀约,给到很好的诚意和地块邀请万华前去开发
现在万华也走了出去,在重庆,在海南,在武汉都有项目面世
也是因为底子的原因,你会发现做产品出身的公司哪怕扩张了,哪怕有点规模了,拿出来的项目还是能保持很高的水准
这也是我们说的,基因的重要性
万华的发展轨迹也在证明,做好一个项目本身就是一家企业最顶级的战略

09、缦合缦云
按照道理来说这里应该说合生

但是还是强调下这条产品线算是合生这两年做的很独特的分支,值得行业内的人关注

第一次看是来自北京的缦合,也算是开了我一个眼界
在北京城市最好的顶级地段,面对着四五百平米的超大户型,缦合做豪宅居然没有贴金贴银,而是把室内空间做出居家感和生活感
这是需要多大的魄力
能有这样的魄力大家可以感受到室内花了多少心思

记忆深刻在现场我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有钱人的房子很多,但是他们会经常住的就是这一套
如何留住有钱人的居住感,我在北京缦合看到淋漓尽致的表现

而且比较难得的是,这个品牌不仅单单专注在物理空间的投入,关于未来生活的资源配套都要系统化规划
这当然是因为合生的企业背景,但也说明一定程度的态度
后来缦系开始全国化扩张,有合生自己的也有合作的,但是都保持了比较高的水准
在我眼里这是合生的一次蜕变,也算是众多产品力升级的企业中我觉得较为成功的一个品牌
10、
好了,其实没有第十个了
脑子里还冒出一两个品牌,但是我觉得此时放在这里还不太合适
如果还有没被我关注到,可能是品牌的光芒还没照到我这里,希望以后可以看到
以上内容不是广告,当然也不为此负责,但确实是到目前为止,今年我觉得还不错的十个房企品牌
如果在未来你的清单里以上几个刚好是备选之一,那么这个可以作为你的重点考量
你觉得以上这些哪个品牌还不错,可以投票告诉我
如果觉得还有其他,也欢迎评论区留言,我会放出来也供大家未来参考

文章发布后 24 小时内,本篇稿件底部留言点赞前三名将分别获得真叫卢俊2024 年定制日历一本,包邮到家哈
欢迎大家多多留言、转发、点赞
以上为正文,来自真叫卢俊
扫码关注卢俊踩盘日记
大千世界,与你同观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