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下,前面介绍干货的部分有点枯燥,着急的可以直接往下拉,看结论哈!)
当鸡娃的尽头是临时工……
前几天,北京老母亲的微信群里都在流传着一张图。
想必大家也都看过——交通银行北京分行2024秋招第二轮面试签到表被曝光了
剑桥、耶鲁、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清华、北大、复旦,这些如雷贯耳的大学名字,但凡自家孩子能考上任何一所,那都是祖坟猛冒青烟,老母亲能晕过去的那种幸福

可是,当看到这份名单上的天之骄子们,应聘却是银行的基础岗——柜员(没有任何说柜员不好的意思,只是客观描述,柜员这个岗位需要的技能较为基础)时,我又有点说不清楚的失望。
知道工作不好找,但没想到难到这种程度。为什么这些国内TOP3+QS排名前50的名校毕业生,挤破头争当银行大堂柜员?
作为顶级名校的学生,他们比大多数毕业生拥有更多的选择权,他们会优先选择更安稳更体面的工作。
所以,如果他们都开始竞争银行柜员时,就知道就业难到了何种程度。
银行柜员虽然薪水并不高,但据说可以解决北京户口,可能这也是竞争激烈的原因之一。
如果普通孩子和这些顶尖学府的毕业生在一个赛道卷,结果可想而知,普通孩子根本没有胜算。
前一段还有一个比较炸裂的新闻,一个哈佛硕士毕业的女孩,应聘留学服务中心的合同工。
敢情哈佛毕业的尽头也是临时工?
有些人以为是假的,可后来官方回应,是真的
应聘者很多,有很多世界名牌学校的毕业生愿意来报名。


除了上面两则新闻,还有两组数据也引起了我的关注。
根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布的《2022-2023学年度北京教育事业发展统计概况》显示:
2023年北京高校全日制毕业生29.6万人,其中研究生16万人,研究生数量比本科生多出3万人。
同样拥有多所重点高校的上海情况也差不多:
同济大学今年本科毕业生约4400人,硕博毕业生人数为6500人,上海交通大学今年本科毕业生3928人,而研究生人数高达6422人。
中山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的情况也基本类似,研究生人数占比都超过了本科生人数。
研究生数量开始超过本科生,这说明学历倒挂的现象已经开始!
大家都以为在就业严峻的情况下,研究生学历会比本科生有更多的选择,可没想到,你想我想他也想,大家全都是这么想的
——
三年前对拿到的offer不满意,再苦读三年毕业后发现:工作更难找了,工作机会更少了。
当硕士人数激增,当高学历者发现,无法凭学历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时,一种“原来我被学习背叛了”的感觉就冒了出来。
豆瓣上有个小组叫后悔读研组,有将近一万小组成员,这个小组的简介开头就是:
读研之后才发现,这就是个坑,还得自个儿挖的!
中国这种大规模学历贬值的情况,美国也曾经历过。
这让我不由自主的开始想:
对咱普通家庭来说,学历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于是我借着大阅读量的优势,找到了这本书《文凭社会》。
看完我一直拍大腿,原来是这么回事——学历也是受政策制定层控制的,咱们不要被忽悠,还是什么好就业就学什么!
他在书中这样描述:“所谓文凭的通货膨胀,是指越来越多的人获得某一教育文凭或学位时,其价值也就随之下降。
别看他写的是70年代的美国,但这和咱们现在不是一模一样的嘛
柯林斯说,其实,学历可以看作是一种资产,资产有升值的时候,就有贬值的时候。
经济增速快的时候,各行各业都需要大量人才,学历是升值的;
当经济下行,就业机会不充分,人多肉少,竞争激烈,学历就会贬值。
这本书还有一个有意思的观点:认为学历实际上的作用,就是为了雇主用来区分人选的一种标志。
比如:顶级投行往往更倾向于家世良好、名校毕业的学生,因为这意味着学生(及其父母)较广的关系网,也有利于企业对外的整体形象——这些内容,招聘者往往很难直接问出口,或是提问的时间成本太高,而一张文凭往往就能解答所有此类问题。
因为在绝大多数时代里,取得较高文凭的人,大多数具有较好的家庭背景、较为强烈的受教育欲望,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以及足以支撑脱产教育的经济条件。
但是,几乎没有人研究过在学校里究竟能学到什么,以及学到的东西能记多久。
管理和专业岗位中所需要的技能大多是在工作中学到的。
配图选自英剧《是,首相
当经济高速增长时,当然皆大欢喜,但当经济下行,各行各业面临收缩时,“只追求高学历,不看就业”会成为低效率的选择。
看完这本书后,我就一个看法——
对于咱们普通老百姓来说,培养孩子的终极目标,还是要看就业,不要盲目去追求高学历!
因为,首先,高学历不代表着一个人的真实能力,学会看透事物本质,培养自己寻找答案的能力,对社会运行规律的深刻认识和经济运行的趋势,这些能力其实不是在学校里学的,而是在深度阅读和丰富阅历后获得的。
考进顶尖名校,对于不差钱家庭的孩子来说,那只是加持自身的光环,毕竟人家不用为生计发愁,也不急着赚钱,最大使命就是守住爹妈给的财富,家庭早已过了财富积累阶段,进入守业阶段
所以孩子哪怕学人文社科艺术等专业,只要是名校,好不好就业根本不在人家考虑范围内。
但咱们普通老百姓肯定不能这样,还是需要实际和接地气儿一点,就业市场需要什么,咱们就让娃去学什么,脚踏实地靠本事生活,凭手艺吃饭不仅不丢人,还很可贵!
有天赋、脑子特聪明的学霸,就去学护城河高的专业,不管是高科技还是医学、智能制造、计算机;
如果是普通的娃,那就学适合大多数普通人的专业,只要好就业都可以!
千万别像羊群似的跟着走,自己挖了高学历的坑还跳不出来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