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戳蓝字关注“茶狐看世界
今天的标题有点夸张,但事实比标题更夸张。
些读者可能还记得,我曾经写过一系列文化输出的文章,比如说,《2022年,中国文化输出的 分水岭
这几年,我们的文化输出已经形成一些局部优势,我们经常换一件马甲出门闯荡,比如说,游戏、爽文、tiktok,早就输出到西方,看上去不是中国货,但实际上就是made in china。但整体上说,中国的文化输出,确实比日韩慢了半拍,游戏和爽文毕竟是小众,短视频tiktok也只是一个平台。我本以为,中国的通俗文化要进入主流的欧美市场,可能还需要很久。
但万万没想到,最近杀出一匹黑马,犹如一股泥石流,迅速淹没了美国市场。今天,我打开脸书,看到一个美国朋友分享了一个动态,在美国苹果商店排名,总榜的第一名是temu,第二名ReelShort,娱乐榜的第一名是ReelShort!
如此陌生的名字,背后一定有什么蹊跷。最近几年,但凡异军突起的app,几乎都来自中国。果然没错,我查资料后发现,Reelshort是中文在线海外子公司Crazy Maple Studio(枫叶互动)推出的产品,主推每集1-2分钟的超短剧集。
更可怕的是Reelshort的蹿升速度,短短不到一个月时间,从第九名升到第一名,回头一看,老二tiktok也是自己人,美国本土的Netflix排名第六。你说,老美心里现在是什么滋味?
Reelshort上的剧情,完全就是国内几年前很火的狗血剧。比如,霸道总裁爱上我、富二代为我争风吃醋、草根逆袭一步登天……
看到这里,我不得不感慨,人家已经出海攻占西方市场了,我居然从来没看过这种题材的东西。这就好比,屋子里有一只大象,我却视而不见!如果不提醒自己,跳脱舒适圈,多看看外面的世界,每个人都会陷入「信息茧房」。
这几天看了很多资料后,我才知道。其实,霸道总裁的内容,走就开始走红全世界,只不过,那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我和我的读者,大概率都不属于这个世界。
举个例子,腾讯在油管上有一部片子《亲不停!总裁索吻攻略萌妹,时限三天爱上我》,情节和名字一样恶俗,但这不妨碍它横扫世界,各国粉丝在下面留言,热烈讨论。光这么一个剧集,总播放量就上亿!而我,却刚刚知道,因为油管的算法永远都不会向我推送这类题材,除非我自己主动去搜索。
所谓Reelshort,就是把原来的霸道总裁肥皂剧,竖屏化,短视频化。一部剧拆分为百来条短视频。质量上,不能说一塌糊涂,可以说是粗制滥造。
这种短视频爽剧,最早由拍信息流的那批团队发现,连他们都想不通,“又土又low”的引流视频,居然有这么多人爱看,与其作为引流工具,还不如直接扩充成小短剧,走付费模式。
当时大家都难以理解,这些把爽点高度集中的短剧,就像“一个小说大纲”,节奏和逻辑被压缩到极致,“但就是有市场,有人爱看。”即使在网文中,“丑小鸭逆袭”也需要起承转合的故事情节做铺垫,但放在短视频中,身份的转换只需要一秒钟、两个镜头就能完成。
上一个镜头,主人公还被后妈劈头盖脸一顿骂,下一秒就切入“霸总苦恋”,宣布高贵身份,继承财富,再切入第三方配角的惊羡神情,把“爽”瞬时刺激满格。完全不要考虑逻辑的顺畅,也不要尊重观众的智商!反正爽到底就完了!
Reelshort出海到美国后,平均每一部耗资也就十几万美刀,二十天内就能拍完,演员的表演也是非常夸张,如果没看过,就用当年「琼瑶剧马景涛式的嘶吼」自行脑补。现在回想起来,真是佩服琼瑶阿姨,这么早就参透了基层受众的品味。
说得直白一点,对很多受众来说,Reelshort就是精神鸦片,为他们制造一个浮夸的幻觉,在想象中满足一切欲望,逃避现实的痛苦。
这种狗血剧,能在发展中国家走红,我并不意外,但我真没想到这种东西在美国翻拍居然能有市场。在美国这样一个影视文化高度发达的国家,中国的短剧出海,怎么能做到降维打击呢?
后来才发现,美国才是中国廉价狗血剧的最好归宿。
从剧本上说,中国是无敌的。首先,我们有最多最勤奋的作者,每天源源不断写出新剧本。其次,我们有最庞大的市场和最惨烈的竞争,但凡能在中国市场脱颖而出的,就能通吃世界。
可能有人会问,毕竟文化不同,老美能理解我们的剧本吗?其实,所谓的国际化,远比我们想象的简单,大多数剧本,就是通过AI翻译,在细节上略加修改,比如说:
  • 地点:张家口改成芝加哥,石家庄改成迈阿密。
  • 人物:陈建国改成迈克尔,张翠花改成艾米丽。
  • 剧情:不同的人种,相同的人性,本质是一样的。
修改完成之后,找一个美国三流编剧审阅一下,如果有什么漏洞,就补一下,整个流程主打短平快。有些题材可能要换一下,比如说中国人喜欢赘婿逆袭,美国人就喜欢看狼人、吸血鬼。但是有一类剧情他们可以原封不动地照搬,那就是霸道总裁爱上我,这是跨越种族、宗教、文化的题材。全世界的女生都没有办法拒绝,一个亿万富商穿着西服,突然疯狂追求的幻想。
最典型的就是让Reelshort一举成名的《Fated To My Forbidden Alpha》,这部剧讲述的是女孩与狼人之间的爱情故事,第一集扇巴掌、第二集摔杯子,“在狼人设定的框架下,女主先被抓住把柄,再受到侮辱,最后由弱变强,该剧在内容创新上尺度很大,再配合单集完整的快节奏,以及老练的台词,很多人一口气追完了这部剧。
这种“略显老套狗血”的作品不仅让中国观众欲罢不能,也能横扫全世界,在美国,习惯了奈飞硬核风格的观众,就对这种短剧上了头,不知不觉中,大量的美刀就流向Reelshort的母公司——中文在线。
这些短剧到了美国之后如鱼得水。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有最成熟的电影工业,演员、编剧、场地、服装、化妆、制作,是一条非常成熟的流水线。再加上这几年美国的影视行业不景气,以及今年影视圈的大罢工,很多专业人才找不到活儿干,有大量的三流演员找不到工作。这些中国短剧出海,简直就是干柴遇烈火,那是黑暗中的一道光,双方一拍即合。
美国这边的套路也跟国内一样,前几集免费,后面解锁就要花钱,还可以一集一集买。不知不觉很多人看完一部剧,就花了二三十美元,基本跟一张电影票的价格差不多了,小几十万的投资居然能卖出影院的价格,简直就是暴利。
Reelshort的吸金能力非常惊人,尤其当我们横向对比Netflix 这类的传统流媒体平台:以美国市场为例,根据点点数据,7月,Netflix 的营收为560万美元,而Reelshort400万美元,超过前者的一半,但是二者的内容供应体量和投入显然不是一个量级的。Reelshort的日活用户还不到Netflix的零头,这说明客户的粘性高,付费意愿更高!相比NetflixReelshort简直就是本利大的生意!
写在最后
以前,我们所谓文化输出,一般都是以国家队的形式推动。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孔子学院,让老外学中文,所谓中华文化,还是那老一套,书法、折扇、包饺子……这种手法不是不好,但在手机网络时代,效率很低,性价比也很低。去欧美街头随机问100个路人,有一个知道「孔子学院」都算运气。前些年,我们花了不少钱,但效果就像「一瓶酱油倒进太平洋」。
而这几年,民间企业开始崛起,以Tiktok为代表的平台开始走红,以游戏为代表的「内容」开始发力,更让人意外的是,Reelshort这样的平台+内容的形式,出海形成降维打击。
我们的文化输出开始从量变形成质变。我们应该有足够的信心,只要释放民间的活力,中国的文化输出,就可以形成一个非常庞大的产业,甚至可以媲美好莱坞。
今天就先聊到这里,喜欢的话,请在右下角点一下“在看”,谢谢!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