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婚不育保「平安」,这观念很多美国人也信
心路独舞
上一篇文章中,我提到我曾对丫丫说过这样的话:结婚不是人生的必选项,但是要结婚的话,你一定要确定结婚的生活比你一个人更幸福快乐。
晚秋风景
一些人对此很赞同,一些人对此很不解。
赞同的人自不必说,不解的人却有很多种。
一种是传统的,认为人的一生只有结婚有孩子才能算成功,譬如费翔很成功也过得非常好吧,娱记小编不少却会用「尽管全民男神 但六十几岁无妻无子孤独终老」来写报道,找到平衡似的暗指别人晚景凄凉,岂不知人家有钱有闲有乐子,过得比你不知好多少。
还有一种人的想法则来自对两国保障制度的更深刻了解。他们会说我们现在就业形势比较严峻,育儿费用高昂,就业对育龄妇女的友好程度也比较差,不婚不育保平安倒也情有可原,可你们那里保障制度完善,就业也一直很好,社会对女性就业、育儿等的友好程度相对也比较高,为什么也会说出「结婚不是人生必选项」这句话呢?
其实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
日本自不必说,美国的统计数据同样也验证了这一点。
最近的一项皮尤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美国40岁人群中有25%的人从未结过婚,这一比例较2010年有显著增加(20%),与1980年的统计数据差异更大,当时40岁人口中只有6%从未结过婚。从性别上看,在40岁从未结过婚的男性有28%,女性为22%。从族裔上看,40岁非裔从未结过婚的比例高达46%,拉美裔27%、白人20%、亚裔17%。另外学历在婚姻中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40岁中拥有高中或以下学历的人有33%的人从未结过婚,相比之下受过大专教育的人这一比例为26%,而拥有学士或以上学历的人这一比例则减低到 18%,几乎是低学历者的一半。
与此同时,美国人首次结婚年龄也在不断上升。人口普查数据显示,1980年男性平均结婚年龄为25岁、女性22岁,而现在首次结婚的新郎平均年龄为30岁、新娘则为28岁。此外,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有关报告称21岁之前结婚的美国成年人比例从1980年的约三分之一下降到2021年的6%,25岁结婚的比例从近三分之二骤降到22%。虽然社会对未婚同居生子的容忍性增加和性观念的开放与婚姻年龄的推迟有很大关系,但是现在的经济发展程度让年轻人在想到结婚之前会先考虑需要完成一份长长清单,其中包括找到一份真正的工作、打下足够的经济基础等等,因此在能确定对方不仅是肉体而且是灵魂的和谐伴侣之前,越来越多的美国年轻人会更多考虑经济上的准备,而把结婚作为经济和精神独立的最后一个仪式,这也许是结婚年龄不断推迟的文化表征。
初婚年龄的推迟还和如今的美国年轻一代把大学教育看得更重要有关。根据最新的盖洛普和沃尔顿家庭基金会的美国青年状况调查(Gallup and Walton Family Foundation-State of American Youth Survey)数据,美国的年轻一代(GenZ ,指的是出生于90年代末和2010年代初的年轻人)有83%表示,大学教育对他们很重要,这其中有4成的人认为大学教育「非常重要」。这项调查还显示,GenZ中更多的女性、非裔和西裔认为大学教育很重要,其中女性 (87%) 比男性 (80%) 更多,非裔(87%)和西裔(85%)比白人GenZ成员(81%)更有可能认为大学教育很重要。尽管GenZ的父母辈对高等教育是否带来足够经济效益普遍抱有质疑,其中不少人还存在着对负担大学学费的担忧,但GenZ一代更相信放弃大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放弃机会,毕竟有统计数据显示,大学毕业生比没有学位的人获得的机会多57%,拥有大学学位的美国人预计比那些只有高中文凭的人年收入平均多出约3万美元,所以年轻人对婚姻年龄的推迟就顺理成章了。
普遍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尤其是女性和少数族裔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社会保障机制的完善,尤其是失业、残疾、养老等保障机制的不断完善;女性就业的平等程度增加,生活成本的提高等等,都导致了现在人们把婚姻不再看作必选项,如果结婚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下降,还不如单身一人。尤其是对女性来说,找个性伴侣在美国并不是难事,找个灵魂伴侣却要难得多,想要孩子的话可以去领养也可以找donor自己生,所以婚姻不是必选项的说法在能够经济独立的女性中非常盛行。对男性来说,找结婚对象更要慎重有加,因为离婚的话会脱一层皮,对方分走一半财产不说,有的可能还会要支付赡养费,前妻只要不再婚就得一直付下去,所以不婚慎婚恐婚的男人越来越多也就不足为怪了,尤其是经济比较好的男人,虽然婚前财产公证一定程度解决了这个问题,但同时也让抱有通过联姻改善经济地位传统的女性对此望而却步。
那么为什么美国不会因为年轻人的不婚不育或晚育的渐盛而没有人口失衡的问题呢?这得益于它的移民政策,移民到美国的主要是青年、壮年、有技术、受过高等教育、或有丰厚资产的人,这些人的加入庞大了美国工作年龄的群体,让美国的福利、养老等制度可以一直运行到现在,当然这是另一个话题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