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好几本书,一些碎碎念想和大家分享。
写了几稿全废了,发现以我现在的阅读功力,还无法做到成体系,干脆想到哪里说到哪里,希望能给各位老父亲老母亲一点启发
最近读了凯文凯利的新书《5000天后的世界》,总结一下大致观点:
拉长远看,我们处于什么时代?
站在人工智能时代开启的前夜,一边是高科技的突飞猛进,一边失业率的大大增加 。
历史总是不断重复的,几百年前,发生过一毛一样的事情。为此我又复习了一遍《全球通史》。
几百年前,工业革命时代刚启动时,也曾让很多人失业,但最终却大大释放了生产力。
因为先进纺织机器的出现,使得很多女性可以走出家门,从事和男性一样的劳动,收入开始增加。
而在此前,由于女性体力和男性有差异,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女性工作机会很少。
女性走出家门,见识更大的世界,可以取得工作收入,二战后女性普遍又可以接受教育,因此开拓了眼界。
受了教育,有了钱,女性地位由此被改变了。
五百年前改变的主要是女性命运,而五百年后,当人工智能发展进入快车道,改变最大的将是教育。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逻辑将会重构。
毕竟,当前大学的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还是服务于上一个经济周期的,而上一个经济周期从开始距离现在也至少有二十年了。
在凯文凯利的新书《5000天后的世界》,书中对未来教育的观点是这样的:
"在未来,把枯燥的工作都丢给AI,要去做创造性的工作。"
也就是说,凡是枯燥、重复、讲究效率的工作,大多都会被AI代替,而创造力则是稀缺的品质
"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毕业,最需要学习的是学习方法,要训练自己始终保有学习速度和理解深度的意识。"
因为全球化进程和科技进步的速度,让未来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今天理想的职业,也许明天就不存在了。
"学校教育不要太专太精,而要尽可能地广泛,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
因为在未来,学科交叉融合是大势所趋。以往互不相关的领域,很有可能突然就借助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发展出创新型产业。
未来,数理化专业将重新占据主导地位,但只用数据和技术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因为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里,孩子如果没能建立起自己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思想坐标,在纷繁杂乱,铺天盖地的各种观点和资讯中,是很容易陷入迷茫和焦虑的。
建立知识体系和思想坐标的过程,就是通识教育,怎么开展通识教育,其实没有捷径,就是培养孩子的大阅读量。
那么,大阅读量包含了什么?
我个人的理解哈:
了解自己与社会、文明与文化、科学与技术、过去与未来,建立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框架。
说人话:
懂得社会运行基本的规律,能尽量避开人生路上的坑,有稳定的价值观,对世界有一定认知,懂得情感和审美,能很好的融入社会,能够成为自己。
几个亲身教育的例子,说明大阅读量为什么可以帮孩子避开人生中的坑:
例子一:
我曾经给毛豆讲过,你读完《全球通史》就会知道,人类社会许多灾难的根源来自于:社会变革滞后于技术变革
因为技术变革和社会变革之间总会有个时间差。而这个时间差,对普通人,就是大面积的失业、转型和社会矛盾。
当然,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些矛盾最终都会解决,因为社会变革或早或晚都会跟上来。
但在那个等待的时间里,大部分人的感受是很痛苦的。
如果有了这些认知,孩子就能思考,我应该怎样提早做准备?
现在的孩子需要早熟才能应对这个时代。所谓早熟,就是想明白人生这些重大问题 。
例子二:
孩子的大阅读量,也包括经济、地理等社会科学。
非常简单的一件事——如果看得懂经济地理地图,就会看到人口都在流入哪些城市。
在读陆铭教授的《大国大城》这本书书,我带着毛豆一起看过地图,指点他这么观察:
高科技的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等产业和研究院都在哪些城市布局?人流、物流、资金流都在流向哪里?
其实这些数据一点也不难看懂,孩子就会明白未来哪个城市群会更有发展,薪水更高,就业环境更好。
配图选自《大国大城》
看懂了这些,孩子选择专业、大学,未来在哪个城市定居会更有前途,其实都一目了然了。
例子三:
如果孩子能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读过《21世纪资本论》,就会明白社会财富会有集中效应,当社会财富不断向某个社会阶层集中的年代,那其他阶层的人就只能更加依赖于人力资本(也就是咱们打工人的疲于奔命)
也会明白,资本收益率大于经济增长率是贫富分化的最大原因。
懂得这些,孩子年轻的时候就不会再懵懵懂懂,而是开始有积累财富,置办资产的意识,而不会被消费主义冲昏头脑,每个月总是月光了。
例子四:
如果孩子读过一些心理学著作和相关的影视作品,明白“煤气灯效应”是怎么回事,知道有情感勒索和情感操控这回事,是不是在恋爱中也能及时止损,少受一些伤害?
配图选自电影《煤气灯下》
这些学校不会教,考试也不会考的知识,你能说它不重要吗?这些知识不仅很重要,还决定着我们人生的关键节点和走向,决定着我们人生的幸福指数。
例子五:
有个粉丝跟我说起一件事,说她看到一则新闻,有骗子冒充蛋仔派对(一款游戏)的客服人员,诈骗和恐吓小学生,让孩子转钱。
她看到也有点担心,因为听孩子说过班里也有同学玩这个游戏,就把网上热传的所谓“平台人员”和9岁小女孩的对话放给孩子听,想看看儿子是什么反应。
他儿子听到“平台客服”说:“我希望你这边配合一下,不然的话,我们这边可以安排警察去抓你!”
她儿子听到这里就说:妈妈,这个人是骗子。
妈妈就故意问他:你怎么知道是骗子,你不怕他让警察来抓你吗?
她儿子说:我们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即使不小心犯了错误,也会由家长、学校和警察来训诫和教育,是要按照法律来的,而不是直接来抓人。
妈妈就问他,你怎么知道还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啊?他说,你给我买的那套法学院的漫画上有啊,我暑假看完了。
所以总结起来——
现在学校的教育体系更重视知识点的掌握,但这些对于观察社会,认识社会,看清趋势,看人识人的能力学校是不会教的,而这些在孩子们走上社会之后,又特别重要。
学校不教,那就只能父母教了。
长远上看,大阅读量对人的一生又是如此重要,几乎可以说,学校不考,老师不教,大阅读量却能决定孩子一生的幸福。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