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在上海的外地人,一旦有了想留在上海的想法。你的手机就会福至心灵般给你推送无数的广告,特别是某音和某书。
花费不到1万,什么条件都不用,当这些充满诱惑的内容摆在眼前,如此看来落户上海其实“到擒来”。
不过这些在各大平台做广告的机构,是否靠谱还真的要深思熟虑,以及沟通过程中有哪些地方可以提前注意的
这里准备了一些干货给到大家

01
广告,防不胜防 
互联网有句谚语:自古真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
毫无隐私可言的今天,只要点开一个广告,甚至只要被软件监听到落户相关内容,某音、某书各大app就会疯狂给你推送相关广告。
抓人的音乐加上夸张的文字,一下子就能吸引眼球。
这些套路包括但不局限于,落户不需要门槛免费,让你什么都不用做。
首先降低标准,很多广告上写明,没有学历,没有社保,只要在上海就能落户。
但稍微了解上海政策的人都知道,无论是居转户落户或者是人才引进落户,都有一定的门槛。
要么是社保需要达到一定的基数,要么是对学历有一定的要求
最常见的情况,是学历如果不能走人才引进,很多人会选择缴纳比较高的社保,来满足居转户几倍社保的条件。而薪资社保比较低的,通常会去考职称或者提高学历。
说到免费,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忽悠。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跟卖保健品送鸡蛋一个原理,后续收费才是目的,免费的恰恰是最贵的。
还有让你做甩手掌柜也是利用怕麻烦的心理,在现实中落户是一件复杂的工程。
广告里的套路太多,营造紧迫感,只告诉你有利信息,以偏概全这些套路让人很容易点进去。
不过一开始就满是技巧的人,在后续的服务中是否能够竭诚尽心,或许要打个问号
02
这些都是雷,要避 
即使你从各个平台广告里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但也有朋友说,找到自认为还算靠谱的机构,转到线下接触过程中,发现雷也不少。
靠谱的公司标准是有多大规模,还是看有多少人员?
不是公司自有三栋办公楼就绝对能相信,也不是墙上挂满锦旗就真的是口口相传的良心企业。
公司的规模没有绝对的标准,却可以作为一个参考值
有些公司过于作坊,办公地点在一般人都很难找到的游击地点,只有极少数的员工,这样的公司很难和正规经营联系起来,提前就要多加小心。
开在居民区后面的落户机构
判断一个公司在落户服务上靠不靠谱,需要看它是否专业。最直观的方法是查看它的经营范围,并且了解现实中的主营业务
这涉及的雷区在于,很多公司是“多元化发展”的企业模式。
不仅做落户,房产、建筑、贷款各个方面啥都有,堪称大杂烩。
而精度不够势必会影响到专业度,你很难放心地觉得他们能顾全所有的落户体系。
某家做落户的公司,经营范围十分的狂野
其实,目前的市场上有很多公司是从其他行业转行进入到落户领域。
一方面是近些年其他行业遇到了一些挫折,比如教育培训行业、企业咨询品牌管理大量公司关停。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上海这样的城市,让一些人看到落户的商业需求。比较偏冷门的落户咨询指导行业,成为一些企业转型的方向。
甚至有的公司曾经暴雷过,换壳之后另开炉灶。需要多搜集一些信息,比如法人或股东之间的关联,才能防止自己身在雷区不自知。
一家靠谱的落户公司一定有专业的分工,并且落户服务更侧重售后,售后一定是要有专人负责的。
有朋友回忆自己经历的几次咨询,其中一家公司售后服务和联系的销售以及介绍的“老师”是同一个人。
还有呢,热情服务和专业服务是有区别的,专业的人会了解社保缴纳情况,学历情况,家庭情况。但上来就打人情牌、讲缘分,而不跟你讨论落户实操的,需要加以注意。
03
常见的问题 
上面讲的是公司有参差之差,但个人的素养也会影响到服务质量。
朋友去咨询时,问到关于每年基数的调整,同一个公司的两个人给出了不同答案。
不过这还不是最重要的,致命的是一些影响到用户能否落户成功的问题。
首当其冲的是,很多家公司无一例外的都提到了落户每年都固定名额,需要“排队”。
政策规定只要申请者的条件完全符合官方的标准,都是可以顺利通过审核的,提交申请后的时间,最短只需一个多月,最长不会超过四五个月。
落户在时间上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人才服务老师在审核过程中会严格筛查,对于申请者所提交的材料,若不齐全或有哪一部分出现问题,都需要申请者进行补充材料
因此,在此阶段,核过程相对较为耗时,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审核通过的时间。
但这并不是排队。很明显这就是利用限额的紧张感逼单的一种手段。
另一个最常听到的话术就是“我们这边有路子”。
绿色通道,特殊渠道,话里话外都是暗示。
所有的任何问题,在我这里都不是问题”。“社保之前没交过,没事,我能解决”。“前有违法记录,没事,我们还是能解决”。
不仅能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还能加速批复的时间。
甚至能翻出手机里准备的,之前成功案例的截图,上面显示的是特殊审批。
除了能快人一步,还能帮你省钱。别人高新企业落户要交2年2倍社保,你只需要在最后半年交2倍,直接省掉十几万。
很多人听到这里早已经卸下心理防备,非他不可了。
但其实上海政策是透明的,如果触及到不该碰的边界,反而适得其反。
04
关于户口的焦虑 
在看这些投放在各大平台上的广告时,会发现大多数都有意在制造焦虑感。
买房可以比同等条件的外地人多10分的积分,可以买到更为优质的楼盘。更大的用户在于子女的教育上,拥有更多的主动性。户口的好处,我相信你还能自己想出更多。
但因为户口而焦虑,而没有计划,则成为韭菜的开始。
其实没必要那么着急,落户同样如此,首先需要有计划,慢慢去实现就好了。
自己能解决就靠自己解决。如果真的需要帮助,就按照上面说的,辨别谁在用知识让你少走弯路,谁在用信息差赚钱。
真的能帮到你的机构,至少要跟你谈论人才引进是怎么回事,居转户适合哪些人群,不同的操作又需要注意什么,把落户的知识传授了的同时,最终分析出具体家庭的最优解法。
我们需要做的是锻炼提升自己的能力,提升自我,同时了解政策和其中的弯弯绕绕,也能避免自己以后走一些弯路。
以上为正文,来自户圈圈团队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