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永远存在于不安的追求中
心路独舞
今天是万圣节,家里没有小朋友,居住的社区也没这个风俗,于是拉灭了前廊的灯,相当是含蓄的「拒绝讨糖」,缩在按摩椅中,看一本想一鼓作气看完的书。
只是,只要在美国生活,永远都不会缺乏利用这一天来找乐子的人们就是。
譬如走进我办公室的这个男生。
没照到的脚下穿的是白色高跟鞋
譬如学生用为慈善捐款而投票选出的必须在这一天穿万圣服装上班的老师。
而我,虽然早没了当初随季节应景的兴致,但从这些偶尔的会心一笑中得到的快乐一点也不少,或许正应了那一句:同一件事,费了苦功而达到的,其实并不比不费吹灰之力而达到的更可贵。
有人问我,为什么去欧洲始终是我心头的喜欢,究其原因,也不是一两句就说的清楚的,譬如厚重的历史,譬如现代的文明,譬如社会的细微见著,譬如人文的臻于至善,当然也有讨方便的因素在其中,至少到欧洲说英语的话对方都会用流利的英语回复(除了法国,所以我不喜欢去那里),英国当然不用说,在冰岛、在丹麦、在瑞典、在克罗地亚、在瑞士、在希腊、在荷兰、在德国等等,我都是一口英语走天下,从未遇到过听不懂我说什么的欧洲人,而且他们的英语基本上都很标准,有的说的比我还好,让我每次受到的文化冲击几乎是零,虽然眼中是不同的风景。
也许有人会问,欧洲人为什么都会说很好的英语呢?
我见过很多种分析。
一种分析认为,英语毕竟来自德语和罗马语的演变,有不少欧洲人能认出同源词,因此学起来容易一点。不过我也看到不少的欧洲人反对这个观点,他们认为对他们来说学习英语并不比中文、俄语等容易,因为基本上是一种完全不同的语言(当然英国除外)。
还有一种分析认为是历史的原因,就是大英帝国(British Empire)对全世界尤其是欧洲曾经的影响非常大,让英语本身处在比较重要的位置上。
而有的分析更侧重现在,认为英语无所不在,所有的畅销的好莱坞电影、流行音乐、高端技术,尤其是和计算机、软件、游戏等相关的几乎都用英语,所以坊间流行着这样的一种说法:英国也许发明了英语,但美国却把它转卖到了全世界……
还有的人提出,欧洲的语言种类非常之多,所以大家需要找到一个共同的交流工具,英语就成了顺理成章的选择,于是在欧洲教育体系中英语教育开始得非常早,四、五岁就开始学,等学到高中毕业已经可以熟练流利地对话了。
这次从酒店到哥本哈根机场,我和我的出租车司机谈起了这件事,因为这名绅士的英语好到了可以以假乱真成美国人的程度了,他给我上了一堂很有意思的课。
他说:我们人口少,脚下没有资源,气候导致种不出足够的果蔬,要生存,我们就需要做好trade(贸易),要发展,我们就要能学来别人的先进技术。要做贸易首先就得和别人说话,要贸易做得好、技术学得好的话,就必须深层次了解人家的科技、法律和文化,而从历史到现在引领这些活动用的语言始终是英语,说不好英语,你就先输了一局,而完全不会说,你当然就彻底地out了,所以欧洲学校的孩子都是从小就学英语,他们不仅学英语,还会学3-4门的外国语言……
果然,成长永远存在于人类不安的追求中。
人间世事,你不能因为恨和尚就一定要恨袈裟,即使成为世界上国耻纪念最多的地方也并不就能因此成为最强大的力量,时代环境不停地迁流,并且进步,而固步自封、毫无长进的话,落伍是不可避免的,如此而已。
秋天的颜色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