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型、转移型、放任型、情绪指导型,你的说话方式是哪一种?父母说话的方式会影响孩子怎么学习自我的情绪调节,进而影响自我心的宽度和深度,也将决定孩子说话的水准。请各位父母一定要花时间检视自己在和孩子对话的时候,是使用什么样的沟通方式。

世界上的每一位爸妈都是从“超级新手”开始,所以父母们都必须上一堂说话课。
为了替孩子打造一颗端正又美丽的心,爸妈只能说好听的话,或让孩子听了心情好的话吗?事实并非如此,在孩子做错事的时候一样要训斥孩子,在孩子们发生争执的时候,也必须扮演起仲裁者的角色,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可能只说好听的话呢?
改变说话的方式,就能给对方尊重感
不管说话的内容是什么,其实只要改变说话的方式,就能给对方一种被尊重的感觉。
说话的方式,换言之就是说话的类型,其实是有分等级的。许多谘商心理师们会将父母和孩子间的沟通做分类,针对“好的对话”和“不好的对话”给予建议。光是观察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就能分析出孩子的依附类型,以及父母亲教养孩子的态度。
妈妈们的说话方式:控制型、转移型、放任型、情绪指导型
举例来说,孩子想要在亲子乐园多玩一会,但妈妈已经想回家了,处在这种矛盾的情况下,妈妈可能会说出下列的话,让我们根据下面的话来分析一下妈妈们的说话方式吧!
1.指使、控制型妈妈:无视孩子的感受,只说自己想说的话。
“不行,现在必须回家了。你已经玩够久了,而且这边也快关门了。”
“赶快回家吃饭、洗澡了。快过来!你不过来妈妈就要自己回去了。”
2.缩减、转移型妈妈:透过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来解决这个状况。
“已经玩很久了,我们走吧!乖乖听话妈妈就到超市买○○○给你!”
3.放任型妈妈:被孩子的情绪牵着鼻子走,说话完全没有任何影响力。
“知道了,那你继续玩吧!(让孩子玩到营业时间结束,最后还要请店员帮忙劝孩子离开。)现在不能玩了对吧?现在要关门了对吧?”
4.情绪指导型妈妈:表现出对孩子感受的共鸣,同时针对孩子的行为给出某些限制。
“看来是最后玩的沙坑太好玩了,所以你才不想回家对吧?但我们现在必须要回家了,妈妈可以等你一下下,你还想要在沙坑玩多久呢?”(听孩子提出的时间,这时孩子回答一百小时!)
“妈妈没办法等你这么久,因为现在已经到妈妈回家煮晚餐的时间了。我们等分针走到这里就回家可以吗?”(和孩子一起订下回家的时间。)
“现在要开始整理啰!我们在沙坑再玩个五分钟就回家吧!”(在时间快到的时候开始收拾东西。)
妈妈强势,孩子也会表现过于强势
孩子在婴幼儿时期,因为调整自身情绪的能力还没有发展完全,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哭闹、耍赖的情形发生。例如只要去卖场就会想要玩夹娃娃机或是买玩具,每天早上都吵着不想去幼稚园。不咀嚼嘴里的食物,一直含在嘴里,或是直接说不想吃饭,这样的情形三天两头就在上演。和孩子一起度过一整天就跟在打仗一样,会不停地出现冲突。
一天里发生数十次的冲突,妈妈在此时用指使、控制型的方式说话的话,孩子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孩子大概会认为妈妈就是个凡事都要照她的意思行动的人吧!
因为发现在家里的时候,强势的妈妈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能如自己所愿,孩子在面对同龄小朋友的时候可能也会表现得很强势,或是过度强调自己的力量。除此之外,孩子在和他人对话的时候也会学习妈妈的说话方式,比起试着理解对方的感受,更着重在自己想说的话上。
转移型、放任性,孩子失去调整情绪的机会
那如果妈妈采用的是第二种,缩减、转移型的说话方式呢?所谓缩减、转移型的说话方式,就是倾向于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上,而不是去检视发生矛盾最根本的原因,并从中寻找合理的解决方法。简单来说,就是以逃避的方式处理当下发生的矛盾。
举例来说,当看见妈妈要出门去上班的时候,孩子因为不想和妈妈分开总会哭闹。有些妈妈因为不想看到孩子哭泣的样子,就会选择打开电视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接着再偷偷离开。在遇到矛盾的情况时,孩子必须要练习调整自己的情绪,孩子必须要有这些调整微小情绪的经验,才能够拥有调整较大情绪的力量。
但在上述的例子里,孩子失去了调整自己情绪的机会,这在未来也会影响到他们调整情绪的能力。虽然当下看似已经避开了冲突、解决了矛盾,但这样的解决方式只会让孩子耍赖、哭闹的行为变得越来越严重。
那如果妈妈采用的是第三种,放任型的说话方式呢?孩子会发现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冲突,只要哭闹,基本上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这同时也是所有沟通方式之中最危险的一种。在放任型父母底下长大的孩子,一般都会具有高攻击性,以及较低的情绪调节能力。
自己会调整情绪的孩子,将成为有智慧、坚强的人
最后一种说话方式则是情绪指导型,如果妈妈使用这样的方式与孩子沟通的话,对孩子会有什么正面的影响呢?在上述亲子乐园的例子中,妈妈很清楚孩子的感受,虽然孩子已经在亲子乐园玩很久了,但他才刚刚到沙坑来玩而已,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自然会觉得还玩不够。
情绪指导型的妈妈会在这个时候敏锐地察觉到孩子所处的状况和感受,并表达自己能了解孩子感到遗憾的心情。但与此同时,这类型的妈妈也不会忘记明确地告诉孩子现在的情况,以及妈妈自己的立场,接着和孩子一起订下合理的解决方式和限制。
总是听着情绪指导型对话长大的孩子,自然而然就会学会自己调整情绪的方式。这样的孩子在情绪上会显得相对稳定,在和同龄的小朋友们相处的时候,也会用合理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很高的机率会成为同龄人之中受欢迎的人。
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父母总是用情绪指导型的方式和他对话,孩子就能从中学习到许多有用的建议和智慧。在与他人产生矛盾的时候不会只顾着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是尝试着理解对方的感受,思考合理的解决方式。唯有这样的孩子才能有一颗坚强、不会轻易被打碎的心。
父母说话的方式会影响孩子心的宽度和深度,也会决定孩子说话的水准。请各位一定要花时间检视自己在和孩子对话的时候,是使用什么样的沟通方式。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