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小朋友踏入青春期后,父母会发现很难与他们沟通和交流,孩子越来越不愿意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心情,父母若开始穷追猛打地追问,反而会引起孩子不悦和烦躁,只会更加闭口不言,久而久之,亲子关系变得越来越疏远,严重更可能造成隔阂。其实正值青春期的孩子未必一定难相处,父母不妨善用以下10个沟通方法来关心家中的孩子,维持良好的互动关系!
10个沟通方式建立良好关系
1. 尊重与倾听
当孩子想表达想法时,家长应尊重他们的意见,给予机会让他们说出心理的想法,并表现出真心聆听的态度,这样孩子会更愿意交谈,亦较容易说出心声。这个观念在与青春期孩子沟通和相处时尤其重要,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开始有主见、有自己的想法,希望获得别人平等的对待,父母尊重和倾听孩子,孩子才会同样地尊重并倾听父母的想法。
2. 避免只有单方说话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应该是双向的,而非一方单方面地说话,另一方只是听。有家长会抱怨孩子不愿意分享近况,但抱怨前应先检讨过去自己与孩子的沟通过程中,是否都是一味地传达自己的想法,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和意见。若想孩子主动分享近况,家长可以尝试以交换想法的方式,与孩子进行对话,双方都有机会各自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有效沟通,并能以身作则成功地教育孩子。
3. 避免讲话冗长
没有孩子喜欢被父母唠叨,因此建议父母与孩子说话时尽量将想说的话缩短至一半,精简扼要地传达自己的想法,避免说到一半,孩子已经不耐烦、没有再听入耳的状况,有时甚至可能会导致双方冲突。所以父母最好能在孩子表现出反感或不耐烦之前,就先把想说的话说完。
4. 利用场合和掌握机会教育
其实最好教育孩子的时机应该是在日常生活中不经意地进行。如果事先跟孩子预告要进行一场深度谈话,其实对孩子与家长双方而言,都会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因此家长不妨利用平常偶然的场合与时机,例如在车上或深夜时,与子女在餐桌吃宵夜的偶然交谈,并给予孩子最真诚的想法与建议。
5. 令人舒适的动作与环境
良好的肢体语言和眼神交流,可以改变和孩子对话时的感受。大多数青春期孩子(尤其是十几岁的男孩),比较接受开放性的谈话空间,对话时亦请减少直接看着孩子的眼睛说话,因为当父母直直盯着孩子的眼睛,说着重要讯息时,孩子会感受到攻击性,而产生不安全感,因此家长宜在走动或坐着时,偶尔望向别处进行对话。
6. 先别急着批判
父母应尽量先假设孩子有充分的理由,去做他们所做的事,建议表达出对他们做出的选择感到好奇,并尊重他们的想法。若父母能消除先入为主的观念,不预先判断是非或对事物贴上标签,孩子就更有可能谈论自己的想法,以及分享更多事情。
7. 家长应保持该有的成熟
有些家长可能为了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开始揣摩青少年说话的语气,并试图以青少年的语气与孩子进行对话,但其实这并无助于沟通,家长应保持成人应有的高度与智能,成熟地和孩子互动与对话。
8. 展现愿意帮助孩子的心意
家长如果怀疑孩子有些不良行为,如吸烟、喝酒等,或有些需要辅导的偏差行为,请保持温和的态度,善用以上原则与孩子对话,并直接告诉孩子,如果需要可以寻求协助,师长会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9. 家长要以身作则
身教是最好的教育之一,举例来说,身为家长如果食言而肥,除了对孩子做了最坏示范,也会让青春期的孩子更反感。若父母曾表示决定要做某件事,或戒掉某个坏习惯,就请努力实践目标与承诺,要明白父母的一举一动,孩子全都看在眼内,有时甚至会模仿及学习家长的行为。
10. 帮助孩子独立思考
青春期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并非如儿童般需要父母协助做决定,此时家长应适时放手,并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例如讨论不良行为的潜在影响,以轻松的语气反问孩子对某事物的想法,帮助他们批判性思考,以及协助他们理解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另外,家长亦应适时地肯定孩子,使他们对生活和未来都充满信心。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