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讲父母情绪控制的文,我们梳理了一些教养迷思,从观念上解放父母,解放孩子。
而这一篇,我们就从养育技巧上来看看,《家庭的觉醒》一书还为我们提供了哪些思路,帮我们进行转变,改变我们与孩子相处时的鸡飞狗跳。
放下对孩子有执念的的“期望”
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的很多痛苦和烦恼,都来自于对“期望”的落空。
想想我们对孩子失望或者生气的时刻吧,那多半都是因为孩子的做法没有满足我们的期待。
我们期待他们乖顺、安静、专注、热爱阅读和思考、写作业的时候特别认真、考出漂亮的成绩……但孩子通常总是事与愿违,于是我们愤怒、恨铁不成钢、生气、焦虑。
我们开始对孩子施力,按照我们所期待的方向。但别忘了,可以肯定地说,期望自然会带来操控,孩子会因为被操控的压力而反抗。
别自寻烦恼的方法,就是别对孩子抱有期待,特别是那些已经超出了他们兴趣,或者他们自身能力的范围那些期待。
对此,《家庭的觉醒》一书的作者认为,我们只能对一个人保有清晰的期望,那就是我们自己。
刺耳,却是句大实话。
仔细想想,即便是那些对孩子来说,算是善意的期望也是禁不起推敲的。
比如我们想让孩子好好吃早餐,有一个健康的生活习惯。但也许孩子就是不爱吃,每天早餐的饭桌都变成了亲子拉锯的战场。
我们为什么宁愿每天和孩子软磨硬泡,也一定要逼迫他们吃早餐呢?因为我们的内心有一个声音:“做个好的家长,就要让子女吃早餐;孩子要健康成长,就一定要吃早餐。”
这是我们对孩子最朴素的期待。但我们在与孩子的早餐战斗中,忘记了最本来的初衷。
我们为什么让孩子一定要吃早餐,是为了健康。但让孩子无比郁闷、哭着、难受着塞下几口饭,和带着一个平和的心态去上学相比,哪个对健康更有利呢?答案显而易见。
我们的期望没有得到满足,我们无法放弃自己对饮食习惯的执着,这些原因让我们不惜与孩子硬碰硬,耗尽一切良好的关系,去达到让孩子吃早餐的目的。
不是说我们一定要放任孩子不吃饭,而是我们要先放下对一定要吃早餐的执念,放下我们对孩子的期待,让自己先变得松弛起来。
先不要在早餐问题上情绪失控,再来想如何用其他更好的方式让孩子接受早餐。
同样的方法还也适用于作业、体重等等。
我们在与孩子因为这些问题僵持不下,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看问题总是“非黑即白”,因为我们的思维是两极分化的。
例如,当孩子忘记带作业本回家,我们会将其定义为“坏”行为,需要对他们进行惩罚。
但惩罚与责骂又为孩子们带来什么呢?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理解?想出能解决健忘的好办法?还是加强他们对这件事的负面看法?
那如果我们换一种思维方式,不再两极分化式地看待事情,而是花点时间,纵观全局,再把事件放在大局中看,我们对待子女的方式便会发生巨大的转变。
因为,这让我们的焦点不再放在孩子的“坏”行为上,而是放在如何去理解事情的缘由,并且找出有用的方法来避免它再次发生上来。
也许孩子忘带作业本,是因为当时在和同学聊天(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未必是件坏事,因为我们很乐意看到孩子们结交朋友);又或者是孩子正在帮助别人,急急忙忙跑出教室,过后才想起忘了作业呢;又或者,他们就是单纯的忘了,那我们能不能和孩子一起想想办法帮助他们记住呢?
别把健忘与“好”和“坏”联系起来,如果把力气都耗费在做出道德审判上,我们哪还有思维空间,去和孩子们想实际的方法解决问题呢?
做一个“少说话”的父母
父母当然应该多和孩子说话聊天,但如何沟通也是需要技巧的。错误的沟通,不如不说。
如果一和孩子说话就呛火,或者对话里充满了八卦、打听、评判、说教、审判、责骂,那家长最好就“少说话”。
特别是面对青春期的孩子,作者鼓励家长们只在最有必要的时候说话。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更需要的是来自父母的聆听和感同身受,适当的保持沉默,带着一种开放的、不带评判眼光的、不偏不倚的态度,能吸引孩子更愿意对我们开口说话。
作为父母,比起不假思索的作出反应,我们应该做一个冷静的观察者。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信任,不要总是对孩子过早地下结论,在我们不应该插手的地方插手,举棋不定,事事控制。
从父母的角色转变为孩子的精神导师
我们总说,做父母要学会适时放手,但放手这件事也并不容易。我们总被“父母”的角色捆绑,觉得自己一定要为孩子做这做那,才算履行了我们做父母的职责。
但也正是这种捆绑,让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总是处于紧绷中。作者在书中建议我们从父母的角色中解放出来,试着当好孩子的精神导师。
作为一名精神导师,我们关注的焦点不再是孩子考试是否答对了全部题目,而是他们做错了题目时有什么感受;不再是孩子是否融入某个特定的社交圈子,而是他们独处的时候有什么感受。
精神导师的角色,让我们把焦点从传统成功的标志,转向那些被主流社会忽略的方面。
我们的角色超越了爸爸和妈妈,更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和需求。
要给孩子提供中和能量的力量
作者在观察自然的时候,发现自然界有其自我平衡的方法,冷热、光暗、生死,万物都包含着看似矛盾却又能让自己融合的两极。正是这一点,给了作者在亲子关系改善方面的灵感。
想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我们就需要给孩子提供能帮他们中和能量的力量。
在妈妈群里经常能看到被孩子气到爆炸的妈妈来吐槽和求安慰。
比如,因为催孩子去洗澡这件小事,最后演变成扇了孩子一个耳光这样激烈的“战斗”。孩子因为不想洗澡而大吵大闹,妈妈刚开始可能还挺有耐心,但随着僵持不断,妈妈的音量也开始有所提高,从讲道理升级为责骂。
孩子听出来妈妈生气了,觉得紧张,便乱踢乱闹得更厉害。妈妈变得不耐烦,使出全身力气对孩子吼叫。孩子干脆往地板上一躺,开始踢打妈妈,再也无法忍受的妈妈于是扇了孩子一耳光。
在这样一场不断升级的战争中,如果用作者的能量理论来分析,我们会看到家长的能量与孩子的能量是一致的。孩子的音量加大,家长也跟着加大。孩子发作,家长也发作,几乎到了歇斯底里的程度。家长没有使情况平息下来,反而火上浇油,使双方的情绪越来越紧绷。
作者强调,我们可以向大自然学习,运用另一极的能量,而不是一点一点助长孩子的反应。
就拿孩子不洗澡这件事来说,他的抗议是因为什么呢?是因为洗澡的环境、过程让他感到害怕?还是因为他还没有玩够,不想让洗澡耽误自己的个人时间?
不论是哪一种原因,孩子此时内心的能量一定是躁动的、不安的、焦虑的,那么此时父母最应该提供的就是另一极的能量:平静的能量,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解决整件事,而不是以扇耳光收场。
从这样的分析来看,我们与孩子之间的问题,并非是我们彼此能量的互相冲突,而是因为我们的行为都散发出了同一极的能量。
我们不能对孩子有过分的期待,期待他们每一次都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通过调节我们自身的能量,可以给予他们改变行为的空间和时间。
学会把情绪和感受分开
人们常常把情绪与感受搞混,以为两者是同一样东西,但其实并非如此。
真正的感受,只能通过我们内心深处的安静去体会。它们需要呼唤、陪伴、触摸去体验。感受只能是发自肺腑的、从非常个人的层面去得到我们的承认。
但遗憾的是,我们大部分人都没有接受过如何去体会自身感受的训练,也从没有真正地体会到它们,因此我们只能把它们和情绪混为一谈。
通常来说,当我们不能好好处理我们的感受时,我们的情绪就会爆发。
想要分清这两种东西,就需要我们首先绕到情绪的背后。举个例子,比如当我们发现自己对孩子失去了耐性,开始责骂他们,我们要立刻有所警觉,并给自己按下暂停键,问问自己:“我在骂我的孩子,那我现在真正的感受是什么?”
要是我们是在骂孩子不上床睡觉,我们可以问自己:“我究竟在骂什么?”
表面上看来,我们好像是担心他们睡得不够,或者是因为他们违背了我们的命令。要是再深挖我们的内心,我们也许会发现其实是我们觉得累了,经过漫长的一天我们需要一些独处的时间来恢复精力。而这一层,才是属于我们的“感受”。
在这里,我们会发现“情绪”是指向孩子的,而“感受”却是我们需要时间来自我修复的。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不如就用一种平静的语气对孩子说出我们的感受:“我忙了一天,现在很累了。我再也打不起精神了,我需要休息。所以我的语气开始变得不耐烦,几乎控制不住。你能帮个忙吗?而且你也需要休息。”
这其实,就是一种我们对自己情绪反应的完全掌控,这种掌控能让我们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
我们把“真心”袒露给孩子,才有可能换回孩子的“真心”。孩子们才有可能理解我们,也更有可能体会我们的感受。
学会把情感投射和孩子的感受分离
我想,父母可能都有过这样的感觉,只要孩子接近我们心目中所期待的那个形象,我们就会感受到与孩子的亲密,而一旦孩子的真实模样与我们心中的形象不符,那种亲密感就会渐渐消失。
如果是这样,那我们爱的可能并非真实的孩子,而是我们的情感投射。孩子自然也能感受到我们内心的这种变化,可以说,他们的每一次反抗,都是在远离我们的情感投射。
我们说青春期的孩子是叛逆的,但实际上,其实是父母在反抗着孩子们日益增强的独立自主权。
父母害怕孩子们与日俱增的独立需求,所以就尝试加强他们对子女的控制来作出反抗。
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放下我们的情感投射,认识到孩子的真实感受。
那么该如何做,才叫尊重孩子的感受呢?书中举了一个例子:

如果孩子说“我太笨了”,你该怎么回答?通常父母会觉得,要帮孩子建立对自己的信心,就需要鼓励孩子。所以,我们可能会否定他们的负面评价:“不,不要这么想,你不笨,你很聪明。”
这样的回答会减轻孩子的担心和不安的感觉吗?作者认为恰恰相反,因为“你很聪明”其实是我们强加在他们身上的想法。在这种时刻,我们的孩子最需要的不是马上感到自己变得聪明,而是学会消化觉得自己“笨”的感受。
没有父母愿意看到孩子受苦,于是爸爸妈妈们总爱插手,干预孩子与内心感受之间的联系。我们需要记住,感受仅仅是感受而已,它们并不会决定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
当我们明确这一点时,我们就不会那么担心自己或孩子在某个时刻的心情,从而让我们更加专注地帮助他们去充分体会这份感受。
面对孩子这样的抱怨,作者给出了父母回应的建议:“我明白你感到自己很笨。你的感受是有道理的,因为它代表了你想变得更好。但是要记住,你的感受只是现在的心情,你无须感到害怕。”
这样做,就是父母放下了自己的情感投射,而带着孩子去触摸属于他们的真实感受。
把共情与盲目溺爱区分开来
很多人觉得,对孩子共情,就是要顺从孩子的任何愿望和要求。
其实并非如此。就拿孩子的愿望来说吧。
当孩子说出某种愿望时,我们应该帮孩子去辨认出哪些是出自他们的虚假“自我”,哪些是对真我更深层东西的表达。
如果我们看到孩子的愿望代表他们“真我”的需求,我们可以更主动地帮助他们去实现。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假如这个愿望超过了我们的经济能力,我们也不需要节衣缩食来马上实现它。
作者在书中举了一个自己的小例子:
起因是作者的女儿想在暑期长期租一匹马,她告诉妈妈说她对马是真心的特别喜爱,作者也感受到了女儿的这份真情,但她并没有立马帮孩子实现。
作者仅仅是倾听了女儿的愿望,然后对她说:“这么大的一个事情,现在就去办有点操之过急。让我们先把这个美好的愿望放在心里,然后看生活会把我们推向它,还是让我们远离它。如果几个月或一年后,你这个愿望还是十分强烈,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去实现。”
作者的女儿同意了。现在几乎一年过去了,作者和女儿还总是会时常提到这个愿望。
女儿曾经对作者说过几次:“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可以把精力花到马身上。”也说过:“我想今天立刻就拥有一匹马!”作者也在女儿这样的反复中,看出了她还没有拿定主意,于是作者决定继续留心观察着她的这个愿望。
作者也向女儿表达了自己对她愿望的认同:“我完全明白你的感受。你犹豫不定,这是很正常的。你正在经历一个重大事情在你内心引起的真切斗争。让我们耐心等待,直到你对于这个愿望的感受持续稳定下来。那个时候,我们可以谈谈具体的安排。我可以满足你,但你必须让我看到你对自己在这件事情中的责任是清楚的。”
作者的这种处理方式,其实是在教导孩子,他们无须冲动地满足自己的每个愿望。
许多家长都过分迅速地满足了孩子的愿望,比如孩子对芭蕾、网球产生了一丝兴趣,家长会毫不犹豫地为芭蕾舞或网球班付费;亦或是孩子想养个宠物,或者对某种乐器有点喜欢的时候,也会尽力去满足孩子。
他们忽略了,留给孩子将愿望存在心中,慢慢对其进行检视的珍贵过程。
到头来,父母才发现是自己反应太快了,把孩子一时的心血来潮误认为是深厚的热爱。
当父母不再匆忙地满足孩子的每个需求,便可以让他们慢慢学会处理自己的愿望,并培养对它的责任。这能让孩子懂得努力工作、制定计划去实现目标是一个什么样的感觉。
这样的共情,才是最有效的。
它既肯定了孩子的愿望和感受,也没有盲目的顺从孩子,而是留给孩子足够多的时间去体会怀揣愿望、实现愿望的这一漫长过程。
除了上述这些教养技巧,在《家庭的觉醒》一书中还有许多有关教养方法更为细致的讨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翻翻这本书,也希望书中的文字能为父母在教养之路上拨开迷雾,解开困惑。
正如书中所说,“家是未来一切的播种场。家是孩子学习如何爱自己和爱他人的地方,学习如何解决争执,如何关心身边世界的地方。”
正因此,它值得我们花费精力、花费头脑去经营。
每个父母,可能都带着某种目标,去养育自己的孩子。我也很认同作者给自己所定的目标:
“身为家长,我的目标是把孩子抚养成这样一个人,坚定地植根于自身,明确自己的内在价值,能够真诚地表达自己,并与我保持稳固的关系。”
也把这段话送给每一个朋友,希望我们都能踏上一段觉醒之旅。
超越对为人父母的恐惧和幻想,迎来更加平和、更富有同理心和更智慧的状态,拥有一段美妙的亲子关系,帮助孩子成长为真正的自己。
-END-
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原创文章
【游记】日本、迪士尼、长隆、三亚、滑雪
【阅读】科学、英语、古诗、思维、语言 
【心理】分离焦虑、安全感、T2、慢热、专注 
【睡眠】抱睡、奶睡、夜醒、安抚、小睡短 
【情绪】戒吼、管教、抑郁、听话、 情商
【养育】牙齿、性教育、厌奶、如厕、喂养 
【游戏】玩具、绘画、早教、儿歌、陪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