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遇见小媛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的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


最近,我特别焦虑。

儿子将要面临小升初,我一直是“陪伴式辅导”。
每次看到他做题时居高不下的错误率,我就会忍不住怒火,朝他大吼:
“你能不能用点心啊?成绩不行,升学怎么进重点中学?”
他总是一脸茫然地看着我,好像这事与他无关,甚至漫不经心地说“没必要”。
这样的场景,总是在与孩子相处的时间上演。
我要老公管管儿子,他反而告诉我说:“孩子还小,得慢慢来。”
是啊,儿子才12岁,可这个年龄段正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怎么可以由着他的性子来呢?
在我的观念中,儿子是个聪明的孩子,只是不够努力。
可他好像陷入了“嘴上说着这题简单,但一做就不会”的尴尬局面。
我不得而知是哪里出了问题,直到看到教育专家钱志亮教授的一个观点,他说:
“孩子会因被夸‘聪明’产生的优越感而沾沾自喜,但不会因‘不努力'感到羞愧。”
我才明白,孩子不愿努力的消极情绪,是在父母强化“天赋”的鼓励下产生的。
而“你很聪明,就是不努力”这句话,正在让孩子陷入“自我妨碍”的绝境。
01

被误解的“聪明论”

会让孩子越努力越被动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标签效应”
讲的是当一个人被贴上某个标签时,就会使自己的行为与标签形象一致。
而对于价值观尚未成熟的孩子而言,被外界贴上“聪明但不努力”的标签时,他们会误以为:
聪明大于努力,要是努力了还学不好,那“聪明”的标签就会被“笨”取代。
这一点,在韩国的一部独幕剧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女主丹菲是个自以为是、消极度日的高三学生。
因为数学不好,她直接破罐子破摔放弃了学习。
甚至到了高考那天,因无法承受重压而选择缺考。
看到这里,有网友会觉得她太过无理取闹:
为什么一个有无限可能的孩子,会逃避现实,而不愿接受挑战呢?
剧中,丹菲的回答戳中无数家长痛点:
“我活到现在还没有拼命努力过,我害怕全力以赴后还是失败。”
孩子的心声不被听见,外界的各种赞许就成了一种镣铐。
有很多孩子,都有过和“丹菲”相似的经历。
他们风轻云淡地说着过往,却在身上留下了自卑的烙印。
有孩子会为了可笑的骄傲,故意偷懒,掩饰“努力却依然不能取得好成绩”的真相;
也有孩子沉浸在“我很聪明”的错误认知中,不敢迈出挑战新事物的第一步。
就像有人说的:
“一种思想如果进入心中,就会盘踞成长。”
父母越是鼓吹“聪明论”,孩子在被要求努力时会越不主动。
让孩子懂得努力的必要性,远比让他们接受“标签式”夸奖更重要。
02

真正拉开孩子差距的,是思维模式
拉开孩子差距的,到底是什么?
为了找到答案,著名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教授做了一场实验。
她让一群孩子进行智力拼图,难度逐渐递增。
随着实验的推进,最初看不出差异的孩子逐渐形成两种类型。
第一类孩子,在拼图失败后,会责怪自己,并且用“记性不好”、“越来越迷惑”作为理由,选择放弃。
第二类孩子,则与之相反。他们会在挑战失败后,坦然面对,并且用“喜欢接受挑战”、“可以再成功一次”,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在之后的40年中,她一直在追踪这些孩子的成就,研究思维模式与成败之间的关系。
最终得到结论:
那些具备“成长型思维”的孩子,会越挫越勇,更容易成功;而陷入“固定型思维”的孩子,会拿“能力不足”或“运气不好”当借口,趋于平庸。
《人世间》这部剧中的周家兄弟,就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
小儿子周秉昆,初中辍学后就留在光字片当了普通工人,收入微薄。
成家之后,也只能一家老小待在拥挤的老房子里。
后来还因打伤他人坐过牢,出狱后找工作又屡屡碰壁。
而他的哥哥周秉义,是北大高材生,品学兼优。
毕业后,就和相爱之人结了婚,事业也一帆风顺。
有人感慨兄弟两人差距太大,可这种命运落差其实早就有迹可循。
年少时周秉昆思维固化,只顾当下;周秉义却目光长远,放眼未来。
在同样的环境中长大,不同的思维模式才是拉开两人差距的主要原因。
由此可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既不是贯彻“题海战术”,也不是灌输“你很聪明”的观念,而是让他们不再“作茧自缚”。
那些思维固化的孩子,会用借口逃避失败;而思维发散的孩子,会思考如何获得成功。
孩子的未来,与他们的思维模式密切相关。
03

培养成长型思维

才是鼓励和引导孩子的正确方式
成长型思维,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在一个题为“The Power of Yet”的TED演讲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演讲中提到,专注过程而不是结果,会让孩子知道:
学习是随着时间而变化的,而当前的挫折和失败只是学习。
这也印证了成长性思维的 “Yet ”对孩子能起到促进作用的事实。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成长性思维呢?三个方法,分享给大家。
1. 用“积极对话”代替“贴标签”
“你很聪明,就是学习不用心。”
“这道题做错了,不是不会,就是粗心。”
“平时测试都挺好,一到考试就掉链子……”
这样的“刻意引导”,经常出现在父母教育孩子的场景中。
最后换来的,却不是孩子认真学习的改变,反而会让他们认为自己不努力也能变优秀。
而孩子的自我认知,大多以父母的评价作为参考。
当父母给他们贴上“聪明”的标签时,孩子也会逐渐停止对未知的探索。
那么,如何在孩子犯错时进行正确地沟通呢?
心理学上的“皮格马利翁效应”给父母指明了方向:
用具有积极能量的赞美与孩子对话,会让他们获得社会支持,更加自信,从而努力达成期待。
因此,比起给孩子贴上“聪明”的标签,告诉孩子“只要努力你也能行”,更能让他们取得进步。
2. 用“暂时不行”代替“就是不行”
在网上看到芝加哥一所高中的毕业考核,很有意思。
那里的学生在毕业时,如果有成绩没达到标准,就会显示“暂未通过”,而不是“不及格”。
这么做的绝妙之处在于:
学生不会用全盘否定的方式面对失败,而会继续努力争取下次通过。
同样的道理,父母在孩子考砸后,告诉他们“困难只是暂时的”,远比指责孩子“不用功”更能产生积极影响。
而积极地对话,也会让孩子在曲折的经历中获得成长。
3. 用“夸奖付出”代替“强调天赋”
上周去表姐家做客,她给我讲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她说,以前侄子上小学时,学好加减乘除都费力。如今上了初中,成绩是直线上升,学习都很少让她操心。
我向她讨教经验,这是怎么做到的。
表姐满脸笑容地说:
“转变一下鼓励方式就行了。”
原来,之前侄子表现不佳,她都是鼓励侄子说“你是天赋型选手”;后来学习了育儿知识,才开始把这种夸奖放到努力过程上。
她现在会夸侄子“你今天又掌握了一个公式”、“你这次考试又进步了一名”,而侄子也会在得到正面反馈后,更加享受努力的过程。
可见,夸孩子聪明,并不能激励孩子上进。
有智慧的父母,一定是注重夸奖孩子努力的过程,如此才能让他们用成长性思维面对失败。
04
诚然,天赋固然重要,但如果父母借此去鼓励孩子,只会让孩子忽略努力在成长中的分量。
为人父母,最大的期待就是子女将来能成才。
但方式不对,好意也会成为约束。
只有懂得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让他们把眼光聚焦在努力上面,“聪明”和“天赋”才是锦上添花。
与所有父母共勉!
-EN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