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图摄影 by 辉友摇头玩玩」

匿名用户@辉哥奇谭知识星球,提问:
辉哥,我最近处理了一个问题,特别想知道如果是辉哥,会怎么处理这个问题,以便来反思优化我的思维方式。
我是一个自媒体小博主,最近有个合作签了合同,做完后对方失联拖着不付款,虽然只有800元,但是我咽不下这口气,宁可这个钱不要也要揭露这家公司。于是想了各种办法,今天这个事情终于有了转机。
在过程中,我一方面在总结自己这次合作的教训,一方面又告诫自己时间宝贵,不要浪费在这些烂人上。不就损失800元嘛,恶人自有恶人磨,不要为此生气,应该专注我自己的事业。但最终还是花心力处理了此事。
所以我特别想知道,如果辉哥碰到这种事,会怎么思考,怎么做?谢谢。
首先,完全支持你去维权,这能让作恶的人不至于过于嚣张。
维权之外,对于这些看似损失不大的「受骗」经历,我的建议是:最重要的是能从中吸取教训,确保自己下次不犯同样的错误。这样的反省习惯能让你在今后的生活中避免更大的损失。
其实在过去的30年中,我也有过两次「受骗」的经历,一次是上大学的时候,还有一次是毕业后刚来北京的时候。每次损失都不大,数百元而已(虽然对当时的我看来是一笔大钱,因为大学期间,每个月的生活费也不过四五百元),但教训是非常深刻的。
总结这两起受骗的经历,都源于同一个问题「贪小便宜」。
第一次受骗,是上大学期间,希望给一台旧电脑增配硬盘。但手头资金有限,于是去电子城淘旧硬盘。寻觅了很久,终于找到了一个柜台,里面一堆旧硬盘。店主给每块旧硬盘报价200,但不给上电检验,好坏全凭运气。同时,店主告诉我,如果两块硬盘一起买,可以便宜100,总价300。见我们犹豫,店主说:两块更保险一些,万一两块都是好的,就更赚了。于是,我们交了钱,骑车十几公里返回学校,插上一看,全部都是坏的。
第二次受骗,是大学毕业的第二年,刚到北京找房子。线下看的房子报价都超过我的心理价位,但看到报纸上报出了超低价的房源,于是我一路坐车加走路,绕了半个三环,终于到了中介的办公室。我指着报纸上的低价房源问对方,他们说这套房子已经出租,如果我有意,可以给我介绍另一处房源,一居室的价格正好在我可以接受的上限。于是我跟着一个中介小妹去看房子。走到一个小区的门口,小妹对我讲:「如果是我带你去看房子,而你最终看上房子后,就需要缴纳一个月的中介费;如果你自己上去,则只需要缴纳300元信息费,和房东能否谈成,完全看自己。」当时我账户里全部的现金不过1000多元,还是找朋友借的,而自己租住的酒店每天就要消耗100元。因此很容易接受这个「省钱提议」,签了一个纸条,交钱后独自上楼。
而当我敲开房门的时候,我就意识到自己受骗了:开门的小伙子所说的房子租金远比中介报给我的高。这件事我十几年后有一次想起,突然意识到,这个开门的小伙子很可能和中介是一伙的,专门做局来欺骗这些涉世不深、希望找到便宜房源的年轻租客。
整个圈套的闭环是:
1 在报纸上刊登超低价房源,吸引租客。

2在租客上门时,告知这套房子已出,并推出可选的其他房源。

3 这时有两种可能,一种是通过各种方式,让租客被迫接受高价房源;另一种就是设局赚所谓的「信息费」,专门骗像我这样当时无法承受高价房源的人。
以上两起受骗案例,其核心原因都在于「贪便宜」,而且是在自己囊中羞涩的时候。所以后续每次我在想贪小便宜的时候,就会提醒自己记住当时的「悲惨经历」。这种复盘和自省的习惯帮我在后来避免了很多潜在损失。最直接的影响是,在其后接近20年的北京租房生涯中,我再也没有找过中介,都是通过朋友、同事等熟人介绍。事实证明,这样的方式既省钱,又省心。而且在网上购物时,我基本上只在正规渠道买正价商品,再也不去寻找低价货源。
对你这个案例而言,无论是否收回这800元,都建议把这笔钱记为「坏账」,然后复盘过程+总结教训。如果你从800元「坏账」中获得宝贵经验,那么这800元会非常划算。这个经历会给你今后的人生更多回报。

今天分享的知识星球语音是「如何在错误和意外中成长」。
如果错误和意外已经发生,我们要学会找到问题的真因,总结经验教训,从而获得成长。逃避责任或者持续为错误懊悔都不是成年人应该有的行为。我其实一直觉得,意外和错误是生命给你的信号,如果你能理解这种信号、抓住机会,那么意外和错误就是你成长的阶梯,而不是人生的深渊。
希望大家都能学会换个看法去看待错误与意外,这是一种认知的切换,会彻底改变你对待问题,甚至人生逆境的态度。
收听方法:扫描下方二维码。

(辉友听完语音的反馈)

点击「阅读原文」
加入辉哥的知识星球
跟辉哥以及14000+辉友一起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请续费会员也点击「阅读原文」完成续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