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图摄影 by 辉友小艺」

匿名用户@辉哥奇谭知识星球,提问:
辉哥您好,最近有一件事让我想不通而焦虑。
两年前,一冲动在xx城市买了房子(但家不是xx城市的,也没有亲人),现在在一线城市工作。当时更多是抱着投资心态买的。到现在转眼已经还了快两年贷款,不仅一天没住过,掏空了家里的积蓄,还已经付了好几万的利息,还白白浪费了首套房名额,很容易心态崩溃。
现在一想起这个事情,就会很焦虑,试过自我调节,但每次都是暂时的,并没有根本上解决我这个心结,请问辉哥有什么办法和建议吗?
我猜测之所以比较崩溃,还因为当初为了投资而购买的房产并没有实现增值的目的,有一定的账面浮亏。再加上你说的其他负面因素,导致你不可避免地总是在想这件事,而陷入持续的心态崩溃。
我前段时间看过一篇文章,讲的是当一段恋爱关系最终走向终结时,最好的做法是切断与对方的一切联系,甚至最好是删掉联系方式。因为保留着联系方式会让你有一种幻觉:「有一天Ta会回心转意,我们会破镜重圆」。分手的伤害只是短暂的,但这种「也许会好」的情绪会长久地伤害那个「被分手」的人。我们经常能听到一些「苦恋」的故事,在听某些歌曲的时候,也能感受到唱歌的这种人长期在苦恋之中。
除非你自己享受这种「苦恋」的状态,否则最好的方式就是想尽各种办法尽快忘掉「那个人」,删除Ta的联系方式,切断各种念想和幻想,开始自己的新生活。
同样的建议给到你,即实际上你做了一个错误的判断,尝试了一次错误的投资,造成了浮亏,而这笔投资还看不到回本的希望,但是你每天都希望它能回本。试想一下,如果房价相比于你当初购买时上涨30%,加上贷款杠杆,这些「账面收益」足以带给你快乐和满足。但遗憾的是,这一切没有发生。
如果是我,如果这笔投资让我夜不能寐,甚至痛苦万分,我会接纳一切代价尽快处理掉这笔资产,把那些账面的浮亏都变成现实。而后接纳这一切都已经发生,并从头开始新生活。
在心理学上,你的痛苦源于一种机制:「沉没成本」,就是那些自己已经付出的代价。投资也好,恋爱也罢,人们往往被「沉没成本」拽住,越来越深。其实只要放下那块越来越重的大石头,我们是很容易获得生存的机会,也会重新获得幸福的可能。
永远记住一件事,这世界上能伤害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外界的任何人、任何变化只是「诱因」,是我们自己的念头在伤害我们自己。所以,只要转变念头,改变想法,就能改变我们的心态。能做到这一点的只有你自己,其他人(包括我)在内,最多只能提示。
关于这段问答,星球上的其他辉友如是说,也分享出来供大家参考:
辉友R
:以前的时候,我可能也同样想不明白,只是现在年纪大了,就没有什么不明白的。这么不痛快的情况,止损也许是最好的选择,因为拿着止损的钱去再找投资标的,也许是更好的选择。我最近也遇到了类似的忧心事,也因为房子的事情而损失两百万,当然,不是现金,而是首付款差、面积差、贷款差等合计,本还和对方争取了半天,但无果。怎么办呢?最后放下执念,接受因自身造成的损失,调整心态,因为我即便卖了现在的,也还是赚的。然后,我就转向了投资,虽然现在起步很难,但没关系,我们用时间去跑赢,总比一直的失落和不行动要强。共勉!

辉友小张:辉哥所说,经历过的人深有感触,经济分析站在绝对理智的角度,而我们总是情感与理智来回拉扯,绵绵不绝的痛苦纠缠,心有千千结,最难根除,也必须根除,才能一切向好。祝好!

今天分享的知识星球语音是「投资的第一性原理」。
很多人都在讨论投资,但我发现很多人对投资的理解都在「术」的层面,而非「道」的层面。但只有我们掌握「道」,掌握事情的本质,很多具体的问题才会有真正的答案,很多具体问题会自行消失——因为根本不是问题。
那么投资的第一性原理是什么呢?我在在这篇语音中给出了详尽的阐述,也分享了在投资理财时如何运用这个原理解决困惑,并分享几本有关投资的重要书籍。希望这篇语音可以为你带来启发。
收听方法:扫描下方二维码。

(辉友听完语音的反馈)

点击「阅读原文」
加入辉哥的知识星球
跟辉哥以及14000+辉友一起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请续费会员也点击「阅读原文」完成续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