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图摄影 by 辉友志林」

辉友N@辉哥奇谭知识星球,提问:
辉哥您好,我最近面临一个抉择,虽然我有自己最终的目标,但如何实践“以终为始”去做选择,我尚有不明之处,希望辉哥指点。
背景:我已硕士毕业工作几年,目前在小型互联网公司担任数据分析师,对于每天简单重复的工作已经感到厌倦,但在跳槽去大公司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阻碍。因为我本科和硕士学的都是与数据分析差别很大的专业,硕士的学校也不算很好,跳槽的时候就有一些问题。
问题:我就产生了再读一个学位的想法,但在读data science的硕士还是读统计学的博士之中陷入了纠结。我的最终目标是想自己创业,但目前只是有一些想法,没有技术、人脉和资金这些去实现。在目前的职场中,也没有看到能帮助创业的机会,自己的意志也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被消磨,因此想通过再读一个学位看能否找到一些机会。目前我比较倾向于读博,读博时间比较长,可以在学校内寻找有同样创业兴趣且有技术的人,并且高校有一些创业项目,也可以更容易拿到政府的项目资金。但如果读博期间不能创业,毕业后还是要找工作,三十岁左右的女性在职场并不占优。另外我对于学术并没有非常大的热情,虽然我并不排斥,但为了创业的想法读博是否有这个必要性?我应该如何用“以终为始”的原则帮助自己做出选择?
希望辉哥能指点一二,十分感谢!
从你的描述中,我感受到你对「创业」的想法其实还很虚幻。什么是真正的梦想?真正的梦想不是「想」,而是每天都在行动。
十多年前,我面试过一个人,他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相对于其他候选人,他的回答非常坦诚。他说:「我进入这家公司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创业积累经验」。他讲了这份工作机会和他的创业构想之间的联系。虽然当时因为其他原因没有给他这个工作机会,但他无疑是那个「做梦都在创业的人」。
我身边也有不少创业者,印象特别深的是前公司的一个朋友,当初他的小型创业公司被收购,他也与团队一起加入。三年锁定期满了之后,他立刻离开公司,开始新的创业。走之前一段时间,他还约我一起去创业,探讨了很多场景和产品的可能性,但我因为工作安全的原因,拒绝了这次邀约。
后来他做了自己的新公司,并在较短的时间内推出了一款现象级产品,这款产品进入了很多朋友的家庭,包括我自己的家庭。大约两三年前,他的公司成功IPO。
我们在过去几年一直保持着联系,当很多人都在祝贺他财务自由的时候,他却显得很沮丧。原因是他看不到新的增长空间,看不到做新产品的热情。后来,我又听说他在谋划新的创业机会。这样的人,是我在生活中见到的「做梦都想创业的人」。因为如果不去创业,他们会觉得每一天都得很无聊。
此外,我最近几年在创业公司工作,能近距离地观察那些长期连续创业者的行为模式和思考方式。我发现,创业本身是一个「非理性」的决策,因为创业成功的概率实在是太低了。大部分长期接受学校训练,能完成一份一份考卷的人,都已经被训练成快速判断利弊的所谓的「理性」人。如果创业是一种投资,那么绝大多数理性的人不会做这笔投资,尤其这种选择必然包括时间和金钱的全情投入,并且心甘情愿地接受一切损失的可能。
所以,理性的人大多数只能做「打工者」(说得好听点叫「职业经理人」),而非创业者,因为我们已经太习惯权衡,而无法真正做到「偏执」。Intel前CEO格鲁夫有一本书叫《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我觉得它是对于创业者非常客观的写照。
与你分享上述的案例是为了让你想清楚一件事:「你是真的想去创业还是只是想想而已」。
多年前我经常在周末看一档著名的电视相亲节目,看了很多集之后我总结出一些「套路」,很多男士在视频中都会介绍自己「计划2-3年后创业」。与其说是一种自我包装,不如说是一种自我致幻的麻醉剂。可能可以吸引到一些涉世未深的异性,但更多的是用这种方式逃离对现实的不满。
真正的梦想者都是行动者,用时间和金钱每天都在投入做这件事,而不只是在失意时让自己暂时的逃避现实。如果你在过去的几年中不是每天都在想着创业这件事,每天都在花时间和金钱做与创业相关的事情,我认为这种梦想大概率只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想法。
用这种想法反推你去读博的选择,也不够「solid」。因此可以看到,你在谈到读博的想法时,谈到的依然是一种「或然」的选择:如果可以找到合适的人,拿到资金,就创业;如果不行,就找工作… 拥有「退路」的人,是没办法创业的。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觉得在应用「以终为始」的原则时,因为「终」没有考虑清楚,所以思考从哪里「开始」时,就会很纠结。
其实也不必沮丧,我们在人生的很多时候,是想不清楚「终点」的。我是直到34-35岁,经历巨大的焦虑折磨之后,才依稀找到了自己人生最终的目标「成为一名写作者」。所以,20多岁的你,想不清楚人生的最终目标,很正常。
在暂时还想不清楚终点的时候,我们该怎样选择,该怎样度过当下的每一天?我的建议有两点:
1、在当下的工作中找到乐趣,看到机会。比如看起来你对于数据分析还是有一定兴趣的,只是当下的工作过于重复。那么完全可以利用更多的时间,探索在数据分析Data Science中,还有什么地方是可以提升的,提升的渠道是什么,哪些公司的Data Science、数据分析、商业分析做得好,你是否有渠道接触到这些公司的朋友,和他们进行交流。现在信息非常发达,无论是互联网的专业论坛、教程还是书籍、领域的高人,都能提供充足的学习机会。用好这些机会,就能在现有的工作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是支撑你换到更好工作机会的撬杠。
2、每天花时间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从中探索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最好不断回顾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那些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时刻,从中发现自己擅长什么,喜欢什么,能给什么样的人带来独特价值。这个探索的过程就像在黑夜中寻找微光。找到之后,就一定要把那种感受记录下来。其实生命已经给了每个人礼物,而且在人生中不断给你提示,只是我们每次都忽略生命给我们的礼物,而总是去等待那实际并不存在,或者存在但不属于你的机会。
最后,关于读Data Science的硕士,我觉得如果你真心希望提升自己在这个领域的能力与认知,那么完全可以去读,一定会有收获。但是如果只是为了「镀金」,大可不必。因为现实是很多公司的面试官在意的是最初的学校和专业。说得更具体点,在某些工作领域,大家更愿意看你本科的学校和专业,甚至是高中的学校。花时间和金钱,如果只是为了增加一个相关的硕士学历,是一种巨大的浪费,投入产出比非常低。
以上是我的想法,仅供你参考。如果你清楚自己要去哪里以及为什么,完全可以忽略上述的建议。如果还不清楚,也不要太焦虑,因为99.9%的人(当然包括我在内)在你的年纪,都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没必要苛责自己。
只要在当下工作的每一天,都能认真投入,抓紧时间去改善、学习、提升,你就能胜过大多数得过且过的人。

今天分享的知识星球语音是「如何提升行动力?
真正的梦想不是「想」,而是每天都在行动。很多人都想要「实现梦想」,但就是缺乏行动力。其实人生的差别,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动力的差别。一个空有想法、缺少行动的人,最终会眼睁睁看着那个想法一般,但是执行给力的人超过自己。
本期语音,我来谈谈如何克服拖延症,以及如何提升行动力。我会分析人们缺少行动力的原因,并给出提升行动力的基本策略。希望可以为你带来启发。


收听方法:扫描下方二维码。

(辉友听完语音的反馈)

点击「阅读原文」
加入辉哥的知识星球
跟辉哥以及14000+辉友一起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请续费会员也点击「阅读原文」完成续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