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图摄影 by 辉友洗友记」

每个人的身体都是不同的,在日常就逐渐监测基本身体数值,并建立基线很重要。这样,当疫情袭来时,你能更快地感知到身体的异常,甚至在患病恢复期间,通过观察这些数据的变化,也能知道病情的走势以及何时能真正恢复正常。
就拿大家最关心的体温来说,其实每个人的体温基线是不同的。我自己的耳温基本上在36.5-36.7°C左右,而我太太的耳温日常就在37.2-37.3°C左右。所以,对我而言,体温降到37°C还不算完全正常,而对我太太而言,37.4°C左右也只是正常体温而已。
此外,心率,尤其是静息心率,也是非常重要的健康数值。我身边有运动习惯的朋友在感染奥密克戎之后,第一个异常的数据并不是体温,而是心率。大家的静息心率在日常都比较稳定,而一旦感染奥密克戎,静息心率都有30%-50%以上的提升。对于这些朋友而言,最先报警的不是体温计,而是运动手表,因为很多运动手表有静息心率报警功能,它会根据你日常的静息心率建立基线。如果你在安静状态下,心率比平日高很多,就会触发报警。
虽然体温、心率等关键数值的基线很重要,但遗憾的是,还有很多朋友对此不了解。昨天有个朋友身体不适,我问她日常的静息心率如何,她说不了解,自己从来没有测过。因为没有基线数据,所以单纯的一次测量并不能带来进一步的健康信息。
如何建立健康数据的基线呢?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测一次,把测量的数据记录下来。有差不多2-4周的数据积累,就能算出均值,有一个基本的数据基线。即使不记录,如果日常经常测一下,留个印象,也能大概建立基线。比如我的体温值,就是在日常的测试中逐渐建立的印象,因为之前手表还无法测体温。
如何更方便地建立健康基线呢?最好的办法还是使用智能运动手表,比如就我最了解的Apple Watch而言,最新一代能监测体温、血氧、心率等基础数值。iOS设备自带的「健康」应用利用这些数据,就能建立一系列的健康基线,比如体温基线、静息心率,心率变异性,最大摄氧量(有氧适能)等。如果有类似Auto Sleep这样的App加持,还能得到睡眠数据的基线(比如深度睡眠的时间占比)等。
(从下图可以看出,手表建立体温基线的方法也是在每天早晨差不多的时间测一次数据,通过日复一日的监测建立基线。只不过相比于手工测试和统计,这个过程都是默默的、自动进行的。)

下面是我最近两周的体温曲线和静息心率曲线,无需任何文字,你就能看到我是哪天感染病毒的,何时开始恢复,目前的恢复状态如何。很显然,目前正处于恢复期,体温已经降到37°C左右,但距离基线还有0.3°C左右,而静息心率,也在曲折中下降。

其他智能运动手表包含Garmin、华为、小米、OPPO等,相信都有类似的功能,心率和血氧监测都属于很普通很常见的功能,而体温监测功能也逐渐被更多的智能手表所采纳。
请大家务必使用好这些随身的设备,逐渐建立并认知自己的健康基线。通过对比与基线之间的差异,可以更早地感知身体异常和了解身体的恢复情况。毕竟,健康在于日常的管理,而不能总是寄希望于关键时候的应急。
另外,如果有条件,也多给家里的老人做好健康基线的管理,比如心率、血压、血氧和体温等。毕竟如果问他们,他们要么报喜不报忧,要么对很多数据不敏感。用智能手表结合手动测试,持续2-4周,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测1-3次,记录下这些数据,找到基线,这就是老人们重要的身体健康基线。日常的监测中如果有异常,能更早发现。早一天发现并及时就医,就多一分安心。

今天分享的知识星球语音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自我治疗和启发」。
只要承认自己的问题,通过借助科学的方法,可以大大改善我们的身体状况,从而拥有更好的生活质量。我在2020年时终于克服了心理障碍,开始正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大大方方地使用睡眠呼吸机,很好地改善了睡眠和白天的精力水平。
我把这次使用呼吸机改善睡眠问题的「治疗」过程分享出来,如果你或者你身边的朋友、家人有类似的困扰,请把这条语音分享给他(她),让他(她)也能重视问题,并采取行动。此外,我从这件事中获得5条重要的启发,这些启发将有助于大家正确面对自己可能的健康隐患,也有助于大家能真正着眼长期,着眼更大的价值思考问题。希望也能带给你启发。
收听方法:扫描下方二维码。
点击「阅读原文」
加入辉哥的知识星球
跟辉哥以及14000+辉友一起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请续费会员也点击「阅读原文」完成续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