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图摄影 by 辉友彭莫山」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有一个Be - Do - Get的循环,翻译过来是观 - 为 - 得。「观」是价值观,「为」是行为,「得」是结果;Qi有一句名言:Do More、Know More、Be more,代表着他的人生态度;受上面两句话的启发,我有一个观点,即Be yourself、Know Yourself、Do Yourself。
为什么是上面的顺序?我解释一下。

Be yourself

Be Yourself是一种态度,代表「先相信再看见」而不是像大多数人一样「先看见再相信」。这里的相信指的是相信自己的价值观,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优势,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相信坚持自己方得始终。
不要小看这种相信。往小了说,如果没有这种相信,一个人很容易迷失自我,放弃独立人格;往大了说,如果没有这种相信,高考需要考三次,面试肯德基都被刷掉的青年马云根本无法吸引到其他十七罗汉紧紧跟随,更无法成为今日纵横四海,谈笑大方之乡村教师马云。
但是职场是一个很容易丧失自我的地方,这表现在很多方面。
1、以「抱大腿」为生存守则 —— 很多大公司,员工都以抱老板大腿为第一生存守则。为了生存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抱久了很容易丧失独立人格。
2、忘记自己的梦想 —— 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如果每个人的一生都有其独特价值,那么我们的价值在哪里?有什么样的人生梦想?职场人容易在求生的压力下,在高薪的诱惑下,放下对自我使命、价值的探索。
3、放弃自己兴趣特长 ——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事情,自己擅长的事情,这个事情未必与你当下谋生的事情契合。但是很多职场人为了谋生根本没时间照顾自己的兴趣特长。
Be Yourself需要你在看不到「Be Yourself」有什么回报,甚至要放弃一些眼前利益的时候坚持做自己 —— 这是最有挑战性的事情。而我认为,首先选择Be Yourself,这才是我的人生哲学的核心。如果没有对这个出发点的坚持,我根本不会看到今日之自己。
举一个例子,在我三十几岁人生最灰色的一段时间,我根本看不清自己在互联网行业有怎样的未来,也无法想象谁会雇佣一个年龄四十几的高薪员工。在思考未来几十年的谋生职业时,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写作」,因为这是我从小达到大为数不多的兴趣爱好,写作每次在我人生低潮期总能起到巨大的支撑作用…
正是当初这种选择和坚持,带来了今日生活的新格局:我完全可以靠写作的收入来支撑全家的生活,而这只是一个开始。

Know Yourself

Know Yourself是认知,这种认知既代表对自己过去和现在的认知,也代表对自己未来的预期。
为何先有Be Yourself,然后才能有Know Yourself?如果一个人不能坚持自我,具备独立人格,他将无法认清真正的自己。对自己不坦诚,不通透,就像戴着磨砂眼镜看自己,总是隔着一层雾,根本看不清。就算看,只能看到自己闪光点,而选择忽视自己的阴暗面,其实是愚蠢至极。
我个人的观点是:如果一个人能认识到自己的过去及现在很愚蠢,而且知道具体愚蠢在什么地方,那么这个人有莫大的进步空间。因为按照达克效应(D-K effect)的研究成果,大多数人对自己的愚蠢程度缺少足够的估计。所以,轻视别人、看低他人、高估自己、狂妄自大才会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对Know Yourself概括最好的是达克效应(D-K effect),全称邓宁·克鲁格效应,来自康奈尔大学的Kruger和Dunning发表论文,深度阐述了达尔文的一个观点:「无知要比博学更容易产生自信。」他们的理论被下面的曲线所概括。
从这个曲线来看,对自己的认知有四个境界: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但人群中最多的一部分聚集在「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如果你认同这个观点,就容易理解为什么网络上有那么多「杠精」,从来没有自己体系化的思考,却随时准备攻击任何人的观点。
这条曲线的四个阶段对大家最有启发的当属前两个阶段,通过正常的努力,这两条曲线几乎所有人都会遭遇到。如果不加努力,只是浑浑噩噩地生活,那么一生就会停留在攀爬愚昧之峰的过程中。回头再看那句话「很多人死于30岁,葬于75岁」,真的很有道理。
Know Yourself最具挑战的是要认识到自己的愚蠢,从愚昧之峰的自大状态,勇敢跳入绝望之谷。只要你跨过盲目自大的状态,就会一步一步认识到自己的种种不足。
需要强调的是,人在一生中,可能要不断的走向愚昧之峰,又要不断的跌入绝望之谷。这种起伏过程,并非一条平稳的高铁旅程,而是类似于过山车。我们从一个无知,迈向另一个无知。但这种过程,却是个人智慧的提升和境界的提升。
举一个例子,在2020年2-3月期间全球股灾发生时,快九旬的巴菲特连续惊呼股市连续熔断是「活久见」,也曾做出先购入航空股,后忍痛割肉的举动;而段永平也因为对巴菲特的信任犯了类似错误,先买入了航空股,后割肉。
很多人会删掉自己过去操作的痕迹,只保留那些正确的记录,来维护自己的形象,但是巴菲特、段永平这样的智者都会公开承认错误,认真探索其中原因。这是值得每个人学习的地方。
当然,如果你养成一个好习惯,随时记录自己的思考,并公开发布出来,那么未来反省时,就有了生动鲜活的资料。我很少买卖股票,但凡每次大动作之前,都会写文章讲清楚我的思考逻辑和判断理由。这些文章,未来都是我用来自我反省的历史记录。
所以我鼓励大家也公开记录分享自己的思考,同时对自己的过去保持不删除,不修改的状态。让自己看到一个全面的,时常愚蠢至极的自己,要比在大家面前维护一个完美形象,重要得多。当然,如果你实在不愿意公开分享这些记录,那么用个人笔记的方式记录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只要这些记录可以长久保存,过一段时间可以回头审视,让我们看到自己的真实状态,或清醒明智,或虚妄蠢笨,都是极有价值的。

Do Yourself

Do Yourself是践行认知,保持知行合一是实现自我的关键步骤,但重要的是让认知适度超越自己的现状,引领自己每天的行动。
这里面有几个关键点,首先,Do Yourself不是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也不是我习惯做什么就做什么,更不是我昨天做什么今天就做什么。而是让自己的行动始终跟得上认知的步伐。
其次,如果我们的行动在现实中屡次碰壁,有深层次矛盾,那么就需要来修正、提升我们的认知。用迭代过的认知指引,继续去越过障碍,克服困难。如此这般,反复迭代,直到我们对自己、对世界的认知符合客观事实。关于这一点,可以参考瑞·达里奥的《原则》。
最后,很重要的一点是需要不断提升认知,对自己成长而言就是创造环境,寻找机会,让我们不断认识到自己还有哪些愚蠢的地方。只要认知和现在的自我状态拉开一定的空间,我们就有进步的方向。在这里,最好的环境无疑就是遇见更厉害的人,与之共事,向他学习。
大多数人很少深信一些东西,比如价值观、梦想、目标、自律等等,直到他在茫茫人海中终于看到一个人因为相信价值观、梦想、目标和自律而受益,这才会逐步相信这件事。
因此,在自己的身边寻找这样的榜样,选择加入这样因为相信而受益的环境,是个人职业发展和人生进步的秘诀。

今天分享的知识星球语音是「相信力」。
相信力是一种能力。相信力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它推动我成为价值投资者,让我在没有收益的情况下开始写作。我选择「先相信,再看见」,不少辉友也是因为相信我,才会从我的文章和语音里受到启发。对于那些我们必须要做,且必须做好的事情,我们也要对其有相信力,相信只要你花时间花精力去提升能力,就能有改善之。
这篇语音是对「相信力」的总结。在听这篇语音之前,请你先问自己几个问题「为什么相信力重要?」「什么是相信力?」「如何培养自己的相信力?」有了自己的思考之后再来收听。希望你可以从中收获启发。
收听方法:扫描下方二维码。

(辉友听完语音的反馈)

点击「阅读原文」
加入辉哥的知识星球
跟辉哥以及14000+辉友一起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请续费会员也点击「阅读原文」完成续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