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两天李佳琦翻车之后,李佳琦强大的带货和造富能力,以及他对上游的话语权,引发了一种质疑和思考:
直播带货到底创造了什么价值?直播带货到底是价值的创造者还是毁灭者?
我今天就在B站和知乎看到几乎相同的帖子,大致意思是
大主播带货,不创造额外价值,相反它一拉大财富差距,二消灭就业岗位,三伤害品牌调性。
它的分析是这样的。
一、对品牌方来说:
直播带货,把原来属于上游的品牌方价值吸走了。这一现象在超级头部主播当中尤其明显,人们只知李佳琦,不知品牌方,李佳琦不带,花西子就难出量。品牌的利润还没有主播的佣金高,到最后品牌方成了给达人打工,在这个过程中,品牌方也受损了,最后受损的还是消费者。所有品牌都在艰难地探寻一条,脱离头部主播之外的道路。
二、对渠道商来说:
过去,品牌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商,才能广泛地触达消费者。从各级代理商,连锁店,到天猫网店等等。直播带货同时把中间一道道的,在中间环节工作的人们的收入给吃掉了,过去可能是几万人的行业,现在几百人干完了这个活儿,更不要说李佳琦、小杨哥这样的超头主播,几个人吃干净了原来几万个人赚的钱。
相当于摧毁了原有业态,同时拉大了贫富差距。
同时直播带货有增加社会的效率吗?没有创造新的需求,卖的还是那些东西,买的还是那些人,只不过中间的每一滴油水都落在了几个主播的头上。
这是少数人吸多数人血的商业形态,对社会福利没有任何增量,甚至是负增量
我看完之后感觉,不能说对,也不能说不对,总觉得兼听则明,于是我去找了两位好朋友。
一位是之前的半日闲合伙人,现在的宫小膳合伙人宁峰,代表了品牌方的声音。
一位是视频号的创造营讲师润宇,同时也是视频号带货矩阵“星火计划”的发起人,可以把他理解为主播导师,代表主播的视角。
比比总结了他们的观点,并且加了一些自己的比喻,让文章更容易理解。
一、直播带货提升了什么效率?
在过去,一个消费品从出厂到消费者手里,它的传递过程,是经销商完成的。
比如说格力,生产空调之后,作为品牌方,要在全国打广告,要在各个城市安排经销商,可能有省代、市代。
假设一个空调出厂价1400,省代拿价1700,市代的价格1850,每年卖到一定程度有返款,类似于一个网状结构。
但直播带货出现之后,一方面是品牌可以直接卖货了,一方面是,所有人都可以做经销商了,跟地域关系不大了。在黑龙江可以卖,在北京也可以卖。我是唱歌的可以卖,我是搞笑的也可以卖。
经销商的竞争变得激烈了。
不是说原先的线下店不能卖了,而是现在有直播带货和你竞争了。
相当于,过去经销商是一个不充分的竞争,受到先天的地域限制,有门槛。而直播带货就打破了门槛,人人可以做,这个过程,竞争自然就比过去激烈,一定会有退出者。
过去的信息传播效率低,一个环节上才需要那么多人,那么多层级,也不能为了保住这些人的饭碗,强行用原始人的办法做事。
二、品牌方怎么不获利?品牌方都是傻子?
直播带货能让品牌大量出货 ,快速出货,所以他才有更高的议价权,并不是李佳琦勒着花西子老板的脖子,就有议价权。
就像李佳琦,2020年他能一个人撑起花西子6成的出货量,以亿为单位的带货能力过去哪个经销商能做到这样的成绩?多少人巴不得上李佳琦直播间上不了呢。
而且直播带货大大加快了消费品的成长速度。一个品牌,从诞生到成为一个全国范围认知度的品牌,在过去,可能要花费几十年的时间。花西子2017年诞生,花了四年,就在2020年的618,就以GMV2.35亿成为国货美妆榜第一。
可以说,这两年是有直播带货,才生生造了一些新人品牌出来,之前并没有这些品牌呀,这算不算打破了原有格局,又促进了竞争和阶级流动呢?
三、消费者亏了吗?
消费者从直播带货中,有没有获得实惠?
消费者不是傻子,不会听你唱歌觉得你歌唱得好,就一直在这买东西。很多小姐姐每年到双十一和618专门蹲守李佳琦的直播间,是因为知道在李佳琦直播间买的东西就是最便宜的,守着这时候屯一波。
消费者在直播带货当中, 第1️⃣获得了更丰富的商品选择,(想想这两年琳琅满目的各种商品),第2️⃣,获得了更便宜的商品
四、监管也更方便了
经销商的层级变得简单了。
过去是品牌对无数个经销商,从华北、华南,华东大区,一步步往下到省,到市,数量极多,各地不一,管理复杂度极高。
现在随着主播的集中,国家从渠道收税也变得简单了,经销层级多的时候,偷税漏税监管难度大,超头主播崛起之后,只要查几个最大的,代替查之前几百个。
五、消失的是谁?
旧渠道,或者经销商。比如我爸,我爸过去就是个代理商,曾经代理音响,MP3,还有魅族手机,学习机。后来店里卖不出货了,就是因为打不过线上渠道。
但反过来说,一个产品从出厂到省代、一级代、二级代、三级代这过程中,它这些X级代理,本质上它他赚的是什么钱?还是低效率的钱嘛,就像非洲搬一块石头要八个人来回递一样,等小推车来了,一下子都给你拉走了。
信息的传递效率和速度拉满,李佳琦可以隔着几千公里,翻着眼皮给你看这个眉笔可以画出什么效果时,你还会去成天想让你办卡的丝芙兰和屈臣氏吗?
六、创造出的工作机会是普惠的
直播带货在消灭了一些岗位的同时,也让普通人有了带货的机会。比如说有些人能言善道,有卖货的天赋。或者是在生活中有一些特别喜欢买,喜欢说的人,很了解产品,但是却没有机会卖它,不知道货在哪,也不知道向谁去卖。
有了直播带货之后,是不是有很多草根的农民,老太太,各种各样的人都可以来卖货了?过去没有想到还可以这样?这是不是也创造了很多就业岗位?
信息科技带来的变革就像GPT, 是一个普惠的机会。好处就是能够让有才能的人发挥他的才能,坏处就是让那些没有才能,但靠渠道吃饭的人暴露出来了。
七、超头主播是一个短暂的现象
李佳琦、小杨哥,辛巴,他们的火更多代表了一个行业的标志性事件代表直播带货兴起,一定会有标志性的新贵。
就像互联网刚崛起的时候, 有李彦宏,马云和马化腾。移动互联网崛起了之后,有王兴和张一鸣一样。这些代表人物和他们的财富等级,是一个标杆,让社会理解和关注这个行业带来的价值。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些人对行业是有功的。
但长期来看,当大家的认知形成之后,竞争会变得激烈,更多素人会涌入瓜分流量,品牌会把预算投在自建直播间上,到最后,又回到比拼产品开发,供应链管理和交付能力上来。
这个时候,超头主播就完成了他们的历史任务。最终能长期直播带货做下去的,会是交个朋友和东方甄选这类的直播公司,而不是某一个超头主播。
我也想听听你们的看法,你们觉得直播带货创造了价值吗?用直播带货买过东西吗?
作者:梓泉

助手:菁菁
审阅:小鸣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