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心且静
大暑荷正香
腐草为萤;
土润溽暑;
大雨时行;
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
2022年7月23日4时6分,迎来了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
“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指炎热之极。大暑相对小暑,更加炎热,是一年中阳光最猛烈最炎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
大暑·气象农事
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
传统
大暑气候特征:高温酷热雷暴台风频繁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大暑时节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虽不免有湿热难熬之苦,却十分有利于农作物成长,农作物在此期间成长最快。
大暑节气知多少
大暑·物候现象
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
传统
一候腐草为萤
这时,萤火虫就要化卵而出了,由于他们是把卵产在腐草上面的,古人认为萤火虫就是从腐草变成的。
二候土润溽暑
这个期间的天气非常的闷热了,土壤也变得很潮湿了。大暑时,湿气浓重,湿热令人难耐。
三候大雨时行
大暑时节,潮热的天气也会带来雨水,所以这个期间降雨比较多,而路上的行人为了会带着雨伞或雨具以备突降大雨,同时因为这个期间的雨水很充足,所以还要注意防洪。
大暑节气知多少
大暑·节气习俗
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
传统
送“大暑船”
大暑传统习俗之一
01
送“大暑船”是浙江沿海地区,特别是台州好多渔村都有的民间传统,其意义是把“五圣”送出海,送暑保平安民。送“大暑船”时,伴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表演。
晒伏姜
大暑传统习俗之一
02
伏姜源自中国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饮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喝伏茶
大暑传统习俗之一
03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免费供应伏茶时间一般从农历六月初到八月末。这种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
“过大暑”
大暑传统习俗之一
04
在大暑节那天,莆田人家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做“过大暑”。在大暑节那天,亲友之间,常以荔枝、羊肉为互赠的礼品。
吃仙草冻
大暑传统习俗之一
05
南方民间有“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的说法,大暑天气炎热,用仙草制作成果冻状的仙草冻,既满足了嘴巴,又赶走身体里的热毒。
 吃凤梨
大暑传统习俗之一
06
大暑期间,台湾有吃凤梨的民俗,民间百姓认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加上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也被用来作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征。
斗蟋蟀
大暑传统习俗之一
07
大暑是乡村田野蟋蟀最多的季节,中国有些地区的人们茶余饭后有以斗蟋蟀为乐的民俗。
喝暑羊
大暑传统习俗之一
08
华北地区有在大暑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经过紧张的夏收劳动,人们非常疲倦,应该好好休息一下了。于是,全家聚在一起,每人吃一个香喷喷的新麦馍馍,喝一碗味道鲜美的羊肉汤。
大暑节气知多少
大暑·农谚诗词
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
传统
大暑农谚
  • 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
  • 大暑不暑,五谷不鼓。
  • 大暑热,田头歇;大暑凉,水满塘。 
  • 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
  • 小暑大暑不热,小寒大寒不冷。
  • 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
  • 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
  • 大暑大雨,百日见霜。大暑小暑,淹死老鼠。
  • 大暑展秋风,秋后热到狂。
  • 小暑吃黍,大暑吃谷。
  • 小暑怕东风,大暑怕红霞。
  • 小暑大暑,有米不愿回家煮。
大暑诗词
《晚夏》
【南朝】徐勉
夏景厌房栊,促席玩花丛。
荷阴斜合翠,莲影对分红。
此时避炎热,清樽独未空。 
《销暑》
【唐】白居易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大暑》
【南宋】曾几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 
《消暑》
【清】江堤
柳枝西出叶向东,此非画柳实画风。
风来无质堆纸上,巧借柳枝相形容。
大暑节气知多少
编辑:星宝

排版:星宝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18岁华裔儿童
1v1在线中文课
限时0元体验
扫描下方“二维码”立即预约
另外,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星天娃公众号

点击“菜单栏”还可以获取更多福利哟!
👇 👇 👇
点亮在看
把消息分享给更多的人~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