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来源 | 视觉中国
作者 | 苏   鹏
编辑 | 李   勤
仰望品牌尚未开始交付,方程豹在内部还是雏形,已经上市两款新车的腾势品牌,率先肩负起比亚迪冲击高端化的重担。
7月3日晚,腾势N7正式迎来上市。N7是一款纯电SUV车型,售价为30.18 万-37.98万元。这也是继D9之后,腾势品牌推出的第二款产品。
N7背负的压力要比D9大得多。此前腾势D9的热销,赵长江认为腾势比较幸运,“选择了一条竞争压力不是那么大的赛道。”在这条相对小众的新能源MPV赛道上,D9交付8个月以来,已经实现月均交付破万的水平。
结合N7的定价和产品定位,其面对的是包括蔚来、理想、极氪和BBA等新老品牌厮杀已久的红海市场。与这些高端品牌的贴身肉搏,也是腾势高端化的一块验金石。
曾有接近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的业内人士告诉36氪AUTO,虽然比亚迪依靠销售低端车型起家,但王传福对廉价一词极为抵触。“廉价意味着比亚迪在技术领域做的努力被全盘否定。”
从高端品牌各自挑选的竞争对手来看,方程豹豹5在性能上对标奔驰G级车,腾势N7在燃油车领域对标奔驰 GLC、宝马 X3、奥迪 Q5L 等产品。后续腾势还将推出一款行政轿车轿车和轿跑产品,分别与奔驰S级和保时捷Panamera捉对厮杀。
“王传福心里最最认可的还是豪华品牌,所以想通过对标豪华品牌来彰显自己的价值。”上述人士说。
另据比亚迪内部人士透露,仰望品牌是比亚迪唯一不背销量KPI的品牌,主要为比亚迪秀“技术化肌肉”。
冲击高端化的压力落在腾势和方程豹身上。腾势品牌是比亚迪高端化的前哨,冲在一线作战的腾势N7,也左右着比亚迪高端化的成败。为了保证成功率,拥有超强成本控制能力的比亚迪刻意将腾势N7的毛利率压缩到极致。
这种舍命相搏的竞争策略,也势必将竞争对手们带入更为焦灼的对局当中。
低毛利的高端车
腾势N7的到来,让竞争原本激烈的中高端SUV市场变得卷上加卷。
市场上空弥漫的火药味更浓了。作为腾势N7最大的竞争对手,极氪001抢先在N7上市前的关键节点发布了“产品力免费升级”权益,限定在2023年7月1日至9月30日下定2023款极氪001的用户,可以免费升级100kWh电池、高性能空气悬架套装、双电机四驱等配置,这套升级套餐的价值在2.8万元-3.5万元不等。
这是极氪面对后来者施展的一道“阳谋”:用以价换量的策略抢先收割同一波消费者,进而挤压腾势N7的生存空间。
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腾势选择放弃过高的产品溢价,压低自身产品毛利率的方式来应对。赵长江告诉36氪AUTO,腾势N7的毛利率短期将控制在10%以下。“别家车企顶配的配置到我们这便是标配。”在产品价值打造上,赵长江认为价值要高于价格,这是现阶段赢得市场的关键。
腾势N7将产品价值打造成竞争长板。从定价来看,腾势N7无云辇-A的Air版本的售价为30.98万元,略高于极氪001(30万),低于理想L7(31.98万)的起售价,但腾势N7相应的造价成本要高于后两者。
比如,腾势N7全系标配包括帝瓦雷音响系统、电动遮阳帘,以及六联屏等超过200项配置。“帝瓦雷音响系统的单价就要上万元,N7的6nm制程芯片为定制化芯片,还有双枪快充等技术,一整套硬件成本算下来,N7根本赚不了多少钱。”赵长江表示。
N7的产品逻辑并不复杂,可以媲美800V高压充电的双枪快充、能极大改善乘坐空间的CTB (电池车身一体化) 、极大提升操控性能的云辇A智能空气车身控制系统,以上技术的搭载让N7不管面对哪一位竞争对手,都有与其掰一掰手腕的底气。
除了卷配置外,这片细分市场也在进行着高阶智能驾驶的比拼,曾经认为“自动驾驶是忽悠骗局”的比亚迪,也为腾势N7武装起智能化铠甲。
在腾势N7的线上发布会上,比亚迪也同时发布了“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并将在腾势N7身上进行首发搭载。据比亚迪官方介绍,“天神之眼”的域控和算法,均为完全自研。
在具体的使用场景中,“天神之眼”可以让车辆 100%主动完成泊车,多场景完成智能辅助驾驶,这是一套标准的L2级别自动驾驶水平。
到了2023年底,腾势N7可通过OTA升级的方式开通高速NOA、并实现自动上下匝道、自动变道超车、高速避障等功能;2024年可开通城市NOA、还可以实现红绿灯通行/掉头/并线等高难度功能。
依靠以上产品力,腾势N7预计在7月中旬开始首批交付3000辆左右新车,8月份交付6000辆。借助D9和N7两款车型,腾势希望在10月冲击2.5万辆的销量目标。
有接近比亚迪的人士告诉36氪AUTO,比亚迪内部给腾势N7制定的月均销量目标为1.2万辆左右。“比亚迪规模经济的跃迁始于单季度3万辆的规模级别,也就是说月销量必须稳定在1万辆,N7的毛利率才会随着销量的提升出现明显增长。”长远来看,赵长江希望腾势N7的毛利率水平维持在15%级别。
为了实现上述销量目标,赵长江把 N7 的竞品分为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两部分。同价格带的新能源车中,极氪001、理想L7 是主要对手。燃油车竞品包括奔驰 GLC、宝马 X3、奥迪 Q5L 等产品。
从传统豪华品牌口中夺食似乎想象空间更大一些。
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5月,售价30万元及以上的车型零售销量达到了约104.6万辆,同比增长35.1%,占比达13.7%。
这片曾经由豪华品牌所主导的市场,正面临着一众新能源品牌的侵蚀。1-5月,30万元及以上的新能源车型零售销量接近33万辆,同比增长121.8%。赵长江透露,目前每个月的BBA换购用户有4万多,再加上二线豪华品牌,共有7万多。“腾势胃口不大,拿 20% 就够了。”
比亚迪的高端化策略
压低毛利率和提升产品自动驾驶水平,这是比亚迪为腾势品牌量身定制的高端化突围路径。
比亚迪采用的是零部件垂直一体化造车模式,“除了玻璃和轮胎,汽车零件都是自己造。”这也让比亚迪拥有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目前比亚迪的平均单车售价在15万级别,但在今年第一季度,比亚迪却拿到了17.86%的毛利率。横向对比来看,均价在30万级别的特斯拉、理想和蔚来,今年一季度的毛利率分别为19.3%,20.4%和5.1%。
在汽车制造业,售价越高的产品往往拥有更高的产品溢价能力。这也是曾经保时捷、BBA等豪华车企在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的原因。但到了新能源领域,比亚迪有意打破这一商业规则。
售价30万级别的腾势N7短期将毛利率锁定在10%以下,长期通过规模化带来的成本优势将毛利率拉高到15%,这样的盈利能力似乎比不上比亚迪王朝网络旗下的产品。
赵长江将腾势的这种竞争策略称为长期主义,即不去追求短期的高盈利,而是用更高的性价比去持续扩大市场份额。
过去的一年,比亚迪不断压缩成本,用油电同价的策略击败了一众燃油车竞争对手。如今,当比亚迪开始在30万-40万的市场放弃追求利润,这种恐怖的打法让赛道上每一位选手都进退两难:强行跟进这场价格战,则对应着毛利率的下滑,不跟进则面临市场份额被抢夺的可能。
更为致命的是,比亚迪还在狂补智能化功课。目前,包括理想、小鹏、AITO问界等都在加速推动高阶城市辅助驾驶功能的落地应用。
具体到应用时间上,理想计划在今年年底推动最新版的城市NOA在100个城市的落地;(AITO问界M5智驾版)将在第三季度率先在15个城市落地不依赖高清地图的城市智驾领航辅助功能;小鹏预计在今年下半年,将不依赖高精度地图的XNGP覆盖至50个城市。
而比亚迪的城市NOA的落地节点定在2024年,从落地时间来看,比亚迪的速度并不慢。
比亚迪的这套自动驾驶采用的是与特斯拉、理想相同的BEV融合感知方案。BEV融合感知方案对代码量、数据标注工作的要求极高。
仅标注一项,毫末智行CEO顾维灏预测,BEV的模型大概需要标注1亿公里的数据。不过有比亚迪内部人员透露,预计到今年底,比亚迪计划累计超过6亿公里的数据。
比亚迪产品规划院院长助理、电子集成部总监韩冰在发表演讲时指出,比亚迪感知模型的开发已经做到了 100% 的数据驱动。这也意味着比亚迪的这套城市NOA的落地速度也并不会落后小鹏、理想太多。
将目光拉长,比亚迪依然想在自动驾驶领域实现全栈自研。在内部,比亚迪已经开始对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自动驾驶芯片等核心硬件进行自研,并同步自研智能座舱芯片,比自动驾驶芯片的自研速度晚一些。
将自动驾驶纳入垂直整合供应链的范畴,这也意味着比亚迪未来在自动驾驶端拥有更强的成本控制能力。目前,15万以下的车型,车企会将自动驾驶软硬件成本控制在5000元左右,15万-25万在5000元-12000元,25万以上的成本在12000元以上。
昔日在电动化上半场的成本优势,也被比亚迪带入到了智能化下半场。
接下来便是造车新势力们的不眠夜。一位不愿具名的新势力员工告诉36氪AUTO,比亚迪“天神之眼”发布过后,该公司紧急召开了临时沟通会。“由公司一把手牵头,计划将既定的城市NOA落地计划提前。”
亲爱的读者们,不设置星标,很容易错过我们的推送,也无法看到封面图片。请星标“36氪Auto”,及时接收每篇推文,期待为您带来更多更专业的行业报道。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