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缓缓君
首发 | 缓缓说
01
法国又发生骚乱了!
第一天,就有2000辆汽车被烧成了废铁,大量商铺遭到洗劫,马赛(法国第三大城市)最大的图书馆被纵火焚烧,巴黎奥运会的施工现场也惨遭破坏。
法国政府紧急出动了4.5万名警察和宪兵队平息骚乱。
马克龙也被迫提前结束了对布鲁塞尔的访问,火速回国。
但形势依然相当严峻。
有暴徒驾车夜袭巴黎南郊一市长(勒哈伊莱罗斯市)的住宅,放火烧了市长家的车子和房子,市长妻子不得不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一个5岁一个7岁)连夜逃离,结果路上再次遭到袭击,导致腿骨骨折(还有一个孩子也受伤了)
在巴黎13区,有两名警察在制止骚乱时遭到枪击,一人腹部中弹,另一人后背中枪。
还一些警察对当下的局势感到非常不安。
有一名女警以语音的方式爆料称,她和她同事们的安全正在面临威胁,因为那些打砸抢烧的暴徒被捕后,很快就获得了释放,而且这些暴徒还查到了警察们的家庭地址,然后带着同伙手持棍棒守在警察的家门口,随时可能对他们和他们的家属进行报复。
还有一些暴徒则更加嚣张,他们直接对警察局发起了袭击(仅7月2号,就有41个警察局遭到袭击)
如今,骚乱已持续了整整一周,强度有所减弱(7月3号只抓了150人左右),但至今仍未能完全平息。
在此期间,超过3000名暴徒遭到拘捕,数百名警察和宪兵队员在维持治安时受伤,另有一名消防人员在救火时因公殉职。
02
骚乱的起因,和一名少年之死有关。
6月27日,17岁的少年纳赫尔驾驶一辆黄色轿车在马路上危险驾驶。
警察示意其停车,纳赫尔却闯红灯加速逃逸。
骑警追了二十分钟才成功将其拦下,并持枪对其进行问话。
之后的部分,警方和纳赫尔的同伴各执一词。
纳赫尔的朋友(当时坐在车上)说,警察问话时车子已经熄火,但当时纳赫尔可能过于紧张,车子向前滑动了,然后警察就开枪了。
而警方这边的说法则是,一开始车子确实是熄火了,但纳赫尔在盘问过程中突然启动车子,试图冲撞警察,所以才开的枪。
之后涉事警察因涉嫌故意杀人被拘留和起诉,他的律师辩护说,该警察原本对准的是纳赫尔的腿部,但车子突然启动时带到了枪口,导致子弹射偏击中了纳赫尔的胸部。
从曝出的现场视频来看,我个人认为律师的说法更接近事实。
至于纳赫尔为何要逃逸,可能和无证驾驶有关(17岁拿不了驾照),也有人认为,这辆车可能是偷来的(纳赫尔本来就有前科,而且他们家经济条件有点困难)
但现在这些都已经不再重要了。
纳赫尔是北非裔(有阿尔及利亚血统),又是穆斯林,自带种族和宗教双重buff。
在法国,阿拉伯裔和非洲裔居民一直都在抱怨法国执法机构存在系统性的种族主义,纳赫尔的死就像是一根导火索,引爆了埋藏在法国社会的深层问题。
于是一场以“为纳赫尔伸张正义”为口号的抗议活动开始在法国各地上演。
然而抗议活动很快就演变成了打砸抢烧和各种“0元购”。
抢苹果店,抢电器店,抢便利店,抢麦当劳……一些人黑衣人甚至还喜笑颜开地在大街上相互炫耀自己抢到的“战利品”。
(巴黎一家麦当劳在光天化日之下遭到洗劫)
有店主出于无奈,在玻璃上贴了一张纸,上面写着:别砸我玻璃,我还靠着这家店给你妈妈交低保。
再到后来,暴徒的胆子越来越大,干脆把警察局也给抢了,甚至还敢朝警察开枪。
事态发展到了这里,我个人认为这场骚乱已经逐步升级成了暴乱。
那么,法国白人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
只能说——很分裂
有白左男子在接受采访时说,应该用法律严格约束警察的行为,如果警察犯法,刑期就应该是普通人的两倍。
也有一名白人老太太跪地祈求警察不要逮捕那些闹事的暴徒,说这样是在“种族歧视”。
很魔幻是不是?
别忘了还有右翼。
在里昂,一群右翼分子集体出动,并高呼口号:“蓝、白、红,法国是法国人的法国!”
让我印象更深的是一名白人老太太,她对着镜头怒斥道:“现在的法国就像是一家妓院,我们接收的阿拉伯人(移民)全是些垃圾!”
说话时情绪极为激动。
还有一些人法国人则对事件的性质做出了怀疑。
有人在社交媒体发表观点说,法国现在发生的这些事,看起来更像是(乌克兰)广场革命和香港发生的那件事,而不是针对警察的抗议,“我们应该保持警惕”。
对此抱有怀疑的不仅仅是法国人,还包括马斯克。
因为在暴乱现场确实发现了一些美国制造的武器,它们原本应该被用于支援乌克兰,结果却出现在了fag暴徒的手里。
03
在这起事件中,我个人最关心的还是移民问题。
根据法国警方的说法,被捕者的平均年龄在17岁,另有媒体称,参与闹事的大多为阿拉伯裔和非洲裔。
发动骚乱的主力人群,大概率是法国的二代移民。
(一名年仅8岁的小孩,就已经学会了蒙起脸部参与打砸抢烧)
这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警示意义,那就是:
移民这扇门一旦打开,其带来的长期影响和隐患,恐怕会远远超出政策制定者的预期。
不要以为我们这边没有这个苗头。
2020年,政府官方网站是发布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的。
当时这个《条例》会拿出来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就说明背后是有人在推动这个事的。
后来在老百姓一边倒的骂声中,这个《条例》也不了了之。
但是,随着出生率的大幅下降,可以预见,未来放开移民的声音一定会卷土重来。
所以,在此之前,我们应该想清楚这其中的利弊,而法国就是一个很典型的观察样本:他们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放开移民的,而在放开移民之后,他们获得了什么,又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和挑战。
1.法国为什么要放开移民?
一个最简要的原因就是——缺劳动力
两次世界大战让大量法国年轻人在战场上失去了生命。
二战结束后,百废待兴,法国劳动力缺口的问题便尤为突出。
戴高乐起初的做法是,号召法国人多生孩子,他曾提出在未来十年内希望法国能够诞生1200万新的生命。
然而法国老百姓的反应却非常冷淡。
怎么办?
法国政府想到了从过去的殖民地吸收移民。
其实从殖民时代起,法国就已经存在吸收移民的做法了。
但当时仅限于极少数殖民地的精英,移民数量非常有限。
而二战之后法国的劳动力缺口实在太大,再加上当时法国经济处于欣欣向荣的上升周期,于是大幅放宽了移民条件。
这其中,来自非洲的移民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一是北非的阿拉伯人,二是西非的黑人。
这些人来到法国务工后,确实是非常有效地填补了法国的劳动力缺口,可以说,政策制定的初衷获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问题也随着时间而逐渐浮出水面。
70年代的石油危机,让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法国也不例外。
在这个时期,很多法国本土白人都丢掉了饭碗,自然也就不需要那么多外来劳工了。
于是法国政府决定收紧移民政策,并鼓励移民返回母国,结果却发现,“请神容易送神难”。
由于担心回到母国之后再也没法来法国了,那些非洲劳工非但没有回家,反而是想方设法把自己在非洲的家眷也带到法国来了。
于是在这一时期,涌入法国的非法移民人数大幅增加。
而这些人来了法国之后,身份认同又是一个问题。
2.身份认同和文化冲突
哪怕是加入了法国国籍,但你从心底里认同自己是法国公民吗,你的生活方式能够融入到法国的文化和传统之中吗?
法国政府当然也想到了这个问题。
他们有针对性地给移民上公民课,希望能借此“归化”这些外来移民,让他们建立对法兰西文化的认同。
然而,事实证明,法国政府的期望落空了。
这些外来移民,尤其是来自北非的阿拉伯人,来了之后就建立了自己的穆斯林社区,并大量兴建清真寺。
法国过去是传统的天主教势力范围,一直到1916年才有了第一座清真寺,然而随着非洲移民的大量涌入,目前全法国已经有2500座清真寺和300座正在建造中的清真寺。
这些移民和他们的移民二代中的很多人,对自己的身份认同是穆斯林,而不是法国公民。
而身份认同又会产生文化上的冲突。
举个例子。
女性应不应该出去工作?
在法国的世俗原则中,女性和男性有平等的工作权利。
然而在一些宗教保守派的眼里,女人就应该待在家里。
那这个时候你应该支持哪边?
可能很多国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当然是支持男女平等啊。
但是别忘了,“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这也是一种政治正确。
所以这个问题不管你站在哪一边都会冒犯到另一边的人,关键是人家偏偏还站在某种“政治正确”的立场上,让你觉得里外不是事。
在复旦大学研究员郑若麟先生的眼里,类似于这样的矛盾和冲突,本质上就是一种文明之间的冲突。
它很难有一个圆满的解决办法。
除此之外,放开移民还会带来另一个问题,并且,这个问题的影响要更加深远。
3.由生育率差异导致的对本土人口的“稀释”
我们来看一组照片。
照片上分别是1904年的法国队、1998年的法国队和2018年的法国队。
从照片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法国队的肤色越来越黑了。
以至于去年年底的时候,有日本网友问道:法国是黑人国家吗(フランスって黒人国家だったのか)
而国内网友则调侃说:法国这是种植园打法……
调侃归调侃,不同年代法国队的照片,确实引出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即黑人移民的高生育率导致法国黑人的比例越来越高。
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其实阿拉伯移民的生育率,要比黑人更高。
那么,这些观点是否经得起数据的论证?
很遗憾,我们没有直接的数据,因为法国禁止对新生儿的族裔进行统计(符合反种族歧视的政治正确)
但是,法国有一个传统,那就是会统计新生儿的父母是否出生在法国(分为四类,即父母都是法国本土人的新生儿,父亲是法国本土人、母亲在国外出生的新生儿,母亲是法国本土人、父亲在国外出生的新生儿以及父母都在国外出生的新生儿)
根据法国国家统计及经济研究局(Insee)的数据,2021年,新生儿父母均为法国本土人的占比约为75.1%。
那么,法国本土人的占比又是多少呢?
根据法国官方数据,2021年,法国大约有700万移民,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0.3%。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人口比重中占到近9成的法国本土人,只生了75%的新生儿。
由此推测,移民的生育率,确实要远远高于法国土著。
并且,从过去10年(2012年-2021年)的数据来看,这种趋势一直在加速。
可以预见,随着时间的推移,未来法国人口中的移民二代、三代、四代的占比会越来越高,本土白人的比例将不断被稀释。
这又会反过来改写一个国家的文化和传承。
04
2017年,法国前总统萨科齐因为说了一句“法国人的祖先是高卢人而引起了激烈的争议。
这句话对不对呢?
放在过去,一点问题都没有。
早在拿破仑三世时期,法国人就认高卢人是自己的祖先了。
“Nos ancêtres les Gaulois” (“我们的祖先高卢人”),这句话甚至还被写在了法国的小学课本里。
然而,随着移民和移民二代的数量越来越多,他们有意见了。
尤其是对于移民二代来说,他们不像自己的父母有着母国的记忆,这些移民二代就出生在法国,但他们又不是高卢人的后裔。
那如果说法国人的祖先是高卢人,那他们又是谁呢?
所以这种表述(“法国人的祖先是高卢人”)严重冲击了移民二代的身份认同,并由此引发了激烈的抗议活动。
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萨科齐被迫改口说:
“我们的祖先不光是高卢人,是法国国王们,是启蒙时代的思想家们,是随后的拿破仑和共和党人们,也是在二战意大利卡西诺战役中为法国牺牲的穆斯林散兵们,我们还是为法国在非洲战场上牺牲的外籍军团成员们的后代。”
但是,对于很多法国本土人(尤其是右翼)而言,这又显得相当突兀,甚至是荒谬。
换位思考一下,今天我们中国人可以理所当然地说,我们是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
这是白纸黑字写在我们教科书里的,更是我们的一种身份认同。
但试想一下,如果中国未来真的放开移民,并且这些移民越生越多,然后有一天这些移民的孩子跳出来反对我们自称炎黄子孙,还说这样是在歧视他们。
你会不会觉得这样的场景非常地荒谬?
然而,这种荒谬的事,在法国它真的就发生了。
可以预见,随着移民后代的人口占比不断增加,未来法国人的身份认同以及这个国家的文化和传统都将受到严重的冲击。
(巴黎圣母院起火那天,两名中东模样的路人露出了发自内心的微笑)
05
正是因为看到了法国发生的这些情况,所以一直以来,我都在极力反对放开移民。
但在之前我写《理性探讨外国人永久居留条例》一文时,也有少数读者留言表示:
今天的中华民族不也经历了民族大融合的过程吗?
现在不也融合地挺好吗?
我们是否真的有必要对移民问题如此敏感?
站在今天这个时间点,如果只看结果,我们的民族融合确实是成功的,尤其是中华民族这种身份认同的建立,把56个民族融合在了一起。
但这背后其实还隐藏着一个问题:你可知道我们为此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
历史是经不起细看的。
就拿“五胡乱华”来讲,这段历史在我们的中学课本里可能只是一笔带过,但真实的历史进程可谓是触目惊心。
在魏晋南北朝那段混乱的历史时期,各路胡汉政权轮番登场,随着政权的更迭,胡人屠汉人,汉人屠胡人,以及不同民族的胡人相互屠戮。
这段历史给我的最大感触就是“人命如草芥”。
五胡乱华是如何发生的?
导火索是晋惠帝时期的八王之乱,中原王朝国力衰弱,再也掌控不了局面,于是各路胡汉政权纷纷自立。
八王之乱真的只是一个导火索,真正的祸根其实从胡人內迁开始就已经埋下了。
在三国后期,长期的战乱导致中原人口剧减,于是魏晋的统治者向胡人(五胡主要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但其实胡人数目远不止这五个)打开了大门,招抚他们进入关内。
当然,曹家和司马家在招抚时也是有选择性的,他们在引入胡人时,优先选择了汉化程度高的那些部族,并且要求胡人首领把子嗣留在中原进行交流学习(实则为人质)
就拿刘渊来说,他是西汉时期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的后裔,爷爷是南匈奴单于于扶罗,他爸和汉朝公主和亲后深受汉文化影响,自己改姓了刘。
而刘渊作为人质,自幼师从上党人崔游,学习《毛诗》《京氏易》和《马氏尚书》,尤其喜爱《春秋左氏传》《孙子兵法》《吴起兵法》。
从文化上来讲,可以说是汉化得非常彻底了。
然而,随着八王之乱爆发,晋朝衰落,刘渊秘密拉拢匈奴各部族起兵谋反,拉开了五胡十六国大乱局的序幕。
在起兵之初,刘渊还自称是大汉王朝的外甥(他母亲确实是汉朝公主),要接替刘备复兴汉室,于是定国号为汉(后世称为汉赵),还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
然而刘渊很快就发现自己面临的处境非常尴尬,因为他自己是个胡人,支持他的也是一批胡人,他却打着汉室的名义建立政权,结果就是汉人老百姓不认可他,手下的那批胡人意见也很大,两头不讨好。
所以后来他索性就不装了,赤裸裸地喊出汉人就是要被胡人奴役的。
自刘渊谋反之后,鲜卑、羯、羌、氐等各胡人部落也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
而且这些胡人政权的统治大多非常粗暴,动不动就打家劫舍,抢自己的老百姓,还滥杀无辜。
此后,北方的胡汉矛盾日益尖锐,胡人屠汉人,汉人屠胡人,胡人屠胡人的血案轮番发生。
一直到拓跋氏统一北方,建立北魏帝国之后,才初步实现了胡人和汉人之间民族融合。
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民族大融合。
而在之后的漫长历史中,类似的融合又出现过多次,但没有一次,不是由血泪和白骨铸就的。
了解了历史的细节,再来看我们中华民族,你应该多少能够明白这种身份认同的建立是何其的不易!
历史是一面镜子,这面镜子告诉我们,融合是要付出代价的。
法国正在发生的那些事同样是一面镜子,这面镜子告诉我们,移民的大门一旦打开,就再也不受政治制定者的控制了。
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冲突,自有它们的发展逻辑,政府很难单纯通过政策去改变,并最终演变成所有人一起去承受这个代价。
所以,对于移民问题,我的观点是,一定要慎重,慎重,再慎重。
写到这里,想到了《阿房宫赋》中的一句话: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我们一定要引以为戒!
缓缓君:985高校工科男,时代华语图书签约作者。有一些故事,也有一些观点;有一点理性,也有一点温度,已出版《我就喜欢这样的你》。公众号:缓缓说(huanhuanshuo520)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