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祯

广州防疫松绑,一周了。
一周之前,有人问,广州会不会步石家庄的后尘,先说精准防疫,然后又突然加强防控。
但广州没有。
跟随着广州的脚步,多地也官宣“松绑”。
北京:公交地铁不得拒绝无48小时核酸阴性的证明乘客;无社会面活动的人员,可以不参加社区核酸筛查。
上海:轨道交通、地面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及全市公园、景区等室外公共场所,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
广州:到药店买感冒、发热等药品不需要查验48小时核酸证明。
深圳:进入各类公共场所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可凭健康码绿码、扫场所码进入。
【上下滑动阅读】
成都、天津、山东、河南、浙江、乌鲁木齐……
各地防疫政策纷纷有所调整,“松绑”的消息层出不穷。
毋庸置疑,疫情三年,如今,拐点已至。
但松绑,绝不等于放松。
我们更加要做到:
不放松,始终把握战“疫”主动权。
不焦虑,全面认识三年抗疫实践成果。
不停步,因时因势完成防控措施。
不焦虑、不放松、不停步。
这些都要建立在正确认识新冠的基础上。
现在的新冠病毒,传染性到底有多高?被感染之后又有什么症状呢?
现在调整疫情防控手段,我们将会面对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新冠肺炎属于乙类传染病,即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危害严重,可能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狂犬病、流行性出血热等都属于乙类传染病。
2020年,考虑到新冠肺炎具有高致病力及高死亡率等特点,国家卫建委对新冠肺炎采取甲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3年时间过去,目前全球流行的新冠病毒为奥密克戎毒株。
特点是:传播性高、致病力低、病死率低。
广州11月爆发的一轮疫情,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16.27万例,轻症及无症状患者占比95%以上,重症及危重症状为4例。
目前我国已有80%以上人口接种了新冠病毒疫苗。其中,有65.8%的80岁以上老年人已经完成了新冠病毒疫苗的全程接种。
病毒学专家常荣山表示,没有接种新冠疫苗的老年人,确实是发展成新冠重症的高危人群。但他同时指出,如果大家能做好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准备,积极接种疫苗,自觉接受检测,精准防控将会极大程度地减轻新冠疫情对生活的影响。
如果说,年轻人抵抗力强,疫苗接种率更高,面对新冠病毒可以更加从容不迫,那家里还没有接种疫苗的老人和小孩呢?
当他们感染了新冠疫情,将要面对什么?
下面的事例,或许对你有所启发。
↓ 掌柜私藏线香0元购,限量100份先到先得 
沈女士,67岁,香港人,接种了新冠疫苗。
2022年里,他们一家6口,一共经历了3次新冠病毒感染。
先是儿媳,再是沈女士和老伴,最后是年仅11岁的大孙子。
一开始,沈女士觉得嗓子里有点儿粘液,并觉得头痛。慢慢,开始肌肉酸痛,还有咳嗽。
“像是感冒。”沈女士不敢大意,连忙用早早备下的抗原试剂测试,“两道杠(阳性)。”
她申请到方舱隔离,服用了连花清瘟、必理痛、新冠口服片和维生素C。
服药3天后,她的检测转为阴性。
只是偶尔还有咳嗽和流涕的症状。
在沈女士感染新冠病毒的第二天,她71岁的丈夫也感染了新冠病毒。
“他说难受,头痛、血压升高、全身酸痛。”
但熬过了前两天,她丈夫的症状开始减轻,5天后,丈夫的核酸检测为阴性。
“我们后来吃了两周的中药,彻底恢复得跟以前一样了。”
11月,沈女士的孙子也感染了新冠病毒。
他是11岁的男孩子,也是全程接种了新冠疫苗。
“我们很慌张,甚至叫了救护车送孩子去医院。”
沈女士说,孙子当时发烧到39度,也是咳嗽,有痰。
但他吃了退烧止咳的药水,居家隔离了7天,症状全消,又像没事人一样开开心心地上学了。
很多人也会觉得,一个例子代表不了什么。
这个例子还是发生在大家都已经打了新冠疫苗的基础上的。
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经过长期研究后指出:“奥密克戎主要还是以上呼吸道的症状为主,也就是说很多人,就是中低热,然后嗓子不舒服、咳嗽,主要集中在上呼吸道。”
现在的新冠疫情,确实和2019年的新冠疫情不一样了。
我们很多人,也实在承受不起长期封控的代价了。
回想一下,三年来,我们因为疫情封控失去了什么?
有多少人,永远地倒在了2020年。
又有多少人,因为一句“防疫需要”,原地过年,他们只能在电话里,在视频里和远方的亲人遥远地相见。甚至于,因为一句“防疫需要”,有多少人,连亲人的最后一面都见不到。
三年来,有多少公司,因周转不灵而倒闭;
三年来,有多少职员,因环境不好而失业?
如果三年间隔太长,那我们想想近期。
广州11月疫情爆发的核心片区,海珠区的康鹭片区,可以称得上是珠三角服装产业心脏,布料、成衣,流转不息,一年的交易额度超2000亿元。
全区停摆一天,亏损金额数以亿计。
这些都是全面静默的代价。
↓ 掌柜私藏线香0元购,限量100份先到先得 
感染了新冠,痛苦吗?
痛苦。
感染了新冠,可怕吗?
没那么可怕。
真正令人害怕的是什么?
是我们没有被新冠击倒,却因不知变通而陷入穷困。
有些人,对新冠的认知,仍然停留在2020年。
提起新冠,就会下意识想到:ICU、呼吸机和死亡。
但新冠的毒株已经变化好几代了,我们也应该放下我们对新冠的偏见,面对它,接受它,承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必须和这种病毒共存。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们会经历一波大规模的感染。
这是有先例的。
台湾在放弃动态清零后的两个月,面对了第一波感染高峰,而在放开的三个月后,面对了第一波死亡高峰。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重症患者可能得不到及时救治,意味着有基础疾病的老人和免疫力不高的婴幼儿可能无法看病,意味着死亡率的激增。
一边是民生,一边是疫情,这看似是一道选择题,但它其实是一道证明题:
我们不应该长久地生活在病毒的阴影中,我们更加不应该轻视它。
在共存的情况下,我们首先要当好自己的“健康第一责任人”。
接种疫苗、戴好口罩、做好防护、尊重科学、接受变化,真正对自己的健康负责。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做好防护,而真的不幸感染了奥密克戎,也不必惊慌,它主要以无症状和轻症状为主。
我们可以在家里准备一些常用药,来缓解自己的症状:
【上下滑动阅读】
在各大城市宣布“松绑”以后,道路上的车流逐渐多起来了,公园里游玩的朋友逐渐多起来了,城市也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勃勃生机。
我们走过了最艰难的一段路程,但我们也即将面对全新的、复杂的局面。
还远远未到在春风里欢呼的地步,但不必害怕,我们依然可以保持理智、做好防护,跟着国家的方向,谨慎小心地走好未来的每一步。
  |  参考资料:
新浪微博:#感染新冠是什么体验#
《新华社评论抗疫: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走过》,中国新闻周刊
《我和七旬老伴、11岁孙子这样度过阳性的日子》,凤凰深调
《新冠回归乙类管理条件渐趋成熟?病毒学家:流行病学条件逐渐具备,但老年人疫苗接种率还有待提高》,每日经济新闻
本文为国馆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徐祯
/

 ↓ 往期文章 点击阅读 ↓ 

↓ 掌柜私藏线香0元购,限量100份先到先得 
好看的人都【在看】
▼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好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