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天经地义的!
来源:医脉通
作者:晗寒
本文为医脉通编辑撰写,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近日,一名医生在网络举报一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白嫖”自己医师资格证的事件引起了热议。

根据举报者本人叙述,某社区卫生服务站负责人主动要求该医生去此卫生服务站工作,在慎重考虑后,这名医生于2022年2月14日正式开始上班。由于负责人多次要求医生将医师资格证注册在本单位,四天后,2022年2月18日,负责人带领该医生去行政服务大厅进行了注册。
一切到这里都很正常,可是反转来了。
2022年2月23日,在卫生区清点卫生服务站人数后,负责人就单方面强制辞退了该名医生。
图源:网页截图
更令人发指的是,由于该医生无法认同这种毫无理由的单方面的“辞退”,负责人在此后的几个月内,先后指使他人或亲自对医生进行了辱骂和殴打。
图源:网页截图
医生本人认为,这是该医疗机构在“白嫖”自己的医师资格证。
很多网友也纷纷提出质疑:
图源:网页截图
这件事确实匪夷所思。卫健委检查的时间点和负责人检查转天就“辞退”医生的情况,都让人不得不怀疑这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招聘”和“要求注册”的动机。
2019年,卫健委发布了《社区医院基本标准(试行)》和《社区医院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试行)》(以下简称《制度要点》)。《基本标准》中提到,社区医院每个临床科室至少配备1名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执业医师,全科医师应不少于3名,公共卫生医师不少于2名,并配备一定比例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医疗机构检查未合规,轻则约谈通报,重则处以罚款、停业整顿甚至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像这次事件中的卫生服务站,很明显是因为不具备人员资质,为了应付检查,才随便薅一个人来注册应付年检,“白嫖”了执业医师执照。
其实,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设的正规单位,本不该如此。但由于疫情影响、缺乏资金等各种原因,部分社区卫生服务站无力支撑,通过“转卖”、“外包”等方法,成为了性质类似于诊所的私人机构……这也导致了一系列的违规行为。
前些年,同样是为了应付检查,或者增加本机构执业医师注册数量而使机构方便等级评定,不少基层医疗机构试图通过“挂证、借证”来达到考核指标。
由于这种方式会给医生带来一笔额外收入,因此部分医生对借出证件并不抗拒。
提高医生个人收入,正是被很多非法中介机构或者医疗场所经营者拿捏住的弱点。
但这种行为无疑是违规的。执业医师法明确规定,执业医师资格证必须依法注册后,在注册的范围和地点内执业,否则属于非法行医,出现问题后双方都要付刑事责任。
尤其是近几年,国家卫健委对“挂证、借证”的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打击。一旦发现挂证行为,当事人证书将被立即注销注册……执业医师证无疑是作为医生安身立命的本钱,这些不正当操作很可能令苦学多年的医生断送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这种种隐患足以令挂证者肠子悔青。
“挂证、借证”行不通了,那么为了完成检查,最方便快捷的方法无异于找一个有证、正在找工作的医生在本机构进行注册,以此来应付上级的检查。

很不幸,这位刚刚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的医生,就成了社区卫生服务站用于“应付检查”的目标。

按理说,在员工过了试用期后才会统一安排变更执业证,像这样在试用期要求员工注册却不予聘用,完全是空手套白狼!
更何况,该卫生服务站给出的“辞退”理由完全站不住脚。
一般来说,试用期从1-6个月不等,像这样短时间的试用期完全是无理由、毫不合理的!
该医生在网络曝光后,有同行表示,先不说频繁变更注册地点可能会影响日后的就业,如果注册单位扣留证件,拒绝医生进行执业变更,那又该怎么办呢?
还有不少同行表示这并不是个例,自己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那么,遇到这样的事情究竟该怎么办?难道只能自认倒霉不成?
首先,关于医师执业变更,大家不用太紧张。2017年国家卫计委13号令发布,从2017年4月1日起,医师执业变更不再需要原执业机构签字盖章,只需要有拟执业机构的意见和聘用证明即可办理。这也就意味着,如果遇到类似“白嫖”、扣留证件的情况,当事人可以毫无后顾之忧的去找新的工作。
而对于这种提出不合理要求,单方面对职工进行“辞退”的医疗机构,当事医生完全可以将这件事举报给当地执法局,证明该诊所的违规行为,比如人员配置不足等等……后续究竟如何处理,是停业整顿还是通报批评,就是执法局需要操心的事情了。更何况,负责人还涉嫌殴打职工,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违法行为了!

这件事情的真相究竟是否如当事医生所说,还有待考证。但有一点很明确,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天经地义的!人善被人欺,如果发现自己的正当权益遭到了侵犯,完全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去保护自己!
责编|晗寒
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
精彩回顾
戳这里,更有料!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