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羽逸尘
砖家的嘴想必装满了火药,一开口就让人“振聋发聩”。
他们无所不能的脑洞,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当1000万毕业生面临“史上最难就业潮”时,李国庆站了出来,说了一个深不见底的“洞见”:
“大学生不管本科生研究生,毕业就业,包括大专生,压力很大。别内卷了,别瞎挤了。”
喊完“振聋发聩”的口号后,他提出了解决方案:
咱们这个1000万毕业生,能不能有400万咱歇一年呀?歇一年,干嘛去?行万里路,每3个月换一个城市。到这些城市家庭干嘛呀?找到这样的家庭免费住,每月给2500,每天花一到两小时,陪陪他们的孩子。一到两个小时,管吃管住。3个月换一城市,一年9个月过去了,再留3个月好好陪陪老人。”
我悟了。
要不说一有社会性的问题,砖家就坐不住了,敢情肚子里的墨水太多没处泼。
我给这个方案取了个名字,叫“流动式就业”
不是说竞争激烈,卷又卷不动,躺又躺不赢吗?
那就一部分人躺平,一部分人卷。
像倒班一样,每隔一段时间,换一拨人卷,再也不怕岗位有限不够分。
但问题来了,这些毕业生“歇”完后,会不会更难找到工作,顺其自然当了“家里蹲”?
不过,这么肤浅的漏洞,我都能想到,李国庆会想不到?
难道李国庆要成立一个基金会,专门给这些“歇不回来”的毕业生发钱?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这种解决方式太没深度。
这不,另一个砖家王振耀发现一个惊天大秘密:
“随着老年节律发生变化,退休以后生命还有30年之久,需要建立支持积极老龄社会的系统。”
至于怎么建立,他毫不藏私地说:
“中国的老龄社会有其特殊性,体现为‘做家务、务农耕、养孙辈、勤学习、善创造’五个特点。
在退休以后,中国老年人口对于劳动很有热情,城市退休人口热衷于做饭、做家务,农村的老年人则坚持从事农耕。”
原来,不知不觉中,996的“福报”已从年轻人扩散到老年人。
王振耀做调研发现:有94%以上的老年人不同程度地养育孙辈。
由此他得出结论:老年人是发展“善经济”的骨干力量。
果然,砖家与砖家之间,有一种心有灵犀的默契。
这就是砖家界的“卧龙凤雏”,李国庆解决了毕业生就业问题,王振耀解决了“善后”问题,一个完美的闭环就此诞生。
不得不说声恭喜,李国庆闹离婚3年后,终于找到他的“绝配”!
他们创造的“闭环”,用一个词形容,便是“稳定”:
一方岁月静好,一方负重前行......
↓ 掌柜私藏字帖0元购,限量100份先到先得 ↓
非常讽刺。
“对劳动很有热情”这种说法,除了衣食无忧的砖家,对普通人来说就是侮辱。
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谁愿意在努力了半个世纪后,还毅然决然选择勤劳?然后被砖家夸上天?
如网友所说:
“原来是一人上班养活一家人,现在是全家人上班养活一个娃。”
这痛苦的领悟,李国庆们永远不懂。
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
事实上,普通人也没期望他们理解。
这是一位凌晨街头卖糖葫芦的大爷,大冷的天,他并没有窝在温暖的家享受天伦之乐。
是他勤奋惯了,闲不住吗?
当然不是,这是对父辈的误解,以为他们操劳大半生后,依然热情高涨地操劳下去。
大爷家里半年走了三口人,但他还得乐观,得坚强,剩余的家人需要他撑起一片天。
冷风中,大爷终于站不住了,索性卖力地跳起舞来,没准还能吸引到顾客。
他的坚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后天养成”的。
深夜的长沙街头,一位交警拦下一辆摩的,本要扣车,一看车主的身份证,不忍心了,只进行口头劝诫。
老人76岁了还在开摩的谋生,他的词典里就没有“退休”二字。
一位环卫大爷上班时满生结霜,头发和眉毛完全被雪花覆盖住。
他的眼前望得到头,却又一片朦胧。
由于“退而不休”,60岁农民工染黑发装年轻去打零工。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显示》,中国有近 1800万 “老漂族”:
他们把孩子养大后,为孩子的下一代“发挥余热”。
在这样的形势之下,《2022老龄群体退休再就业调研报告》新鲜出炉:
七成老年人退休后再就业意愿强,近四成子女支持父母再就业。
该羞愧的是年轻人吗?
答案就在空中飘......
↓ 掌柜私藏字帖0元购,限量100份先到先得 ↓
显而易见,父母辈,爷爷辈都“歇”不了,年轻人怎么能“歇”?还一歇就是一年。
对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他们无时无刻不想着“逆袭”,以实现家庭的阶级跃迁,让父母颐养天年。
只可惜,“知识的力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有力。
上个月,一个帖子引发广泛关注,其中交织着一代年轻人的大起大落。
何成经历了高考失利,不得已上了专科,心有不甘“逆袭”考上研究生。
他“逆袭”了,又没完全“逆袭”,卡在一个尴尬的位置,上不去,下不来。
于是,励志故事的尽头,是送外卖。
他每天跑得很幸苦,收入却很有限。
一位网友对他的评价很低:
“他其实是那种没有清晰规划的人,容易浅尝辄止的人,干什么都不能全身心投入,茫然地被社会、被期待推着走……”
殊不知,何成的“浅尝辄止”,并不是他个人的错。
当年轻人“卷又卷不过,躺又躺不平”时,他们的彷徨,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看理想》有一篇文章的标题很戳心:《学历有点用,但不多》
类似的句式还有很多:
歇很有用,但不多。
卷有点用,但不多。
上班有点用,但不多。
年轻人害怕“稳定”,身体却很诚实,这从教师资格证报考人数破千万可见一斑。
陈丹青谈到年轻人时,用了“绝望”两个字:
“真正可怜的就是富士康,那些上班族,不是工作的人。对,绝望,太绝望了,我完全能够理解。不是工作让他绝望,是上班让他绝望。他根本看不到前途,而那个年龄正好是特别想要做出一个决定性的选择。
绝望之下,尽是茫然:
“所以真正的悲剧是,现在一个假象是,什么选择都在,而另一个逼到你面前的问题,就是你没有选择。”
这一点,年轻人都懂,只有李国庆们拒绝理解。
有一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现象是,一位95后女孩从设计院辞职当保安,吸引一大拨羡慕的眼光。
新闻底下最高赞评论:
“说真的,年轻时觉得这种工作不体面,其实比谁都闲,关键是能让你干到退休。”
讽刺的是,这样的“没出息”,对很多人竟是奢侈品。
《圆桌派》有一期节目谈到“安全感”,蒋方舟成为了年轻人的嘴替:
“我原来以为,这个一眼望得到头的生活,是一种平庸的生活,一种很可怕的生活,但我现在忽然发现,对很多年轻人来说,一眼望得到头的一种生活,是一种特别有安全感的生活。
可惜类似的“安全感”,仅仅针对个人而言,“庇护”不到一大家子。
要不然,为什么一家三代人都不敢停歇?
这同样是无可奈何的选择。
最关键的问题是,他们的后代,是否会重复他们的选择,“继承”他们的生活?
然后,面临退休时,不仅没本钱养老,还要努力工作养子女、子孙?
这一沉重的问题,还是交给李国庆回答吧。
毕竟,原来的“闭环”已经漏洞百出。

本文为国馆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羽逸尘
/


↓ 掌柜私藏字帖0元购,限量100份先到先得 ↓


 国馆商务合作联系电话:

18029314123

好看的人都【在看】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国馆商城。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