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国馆君
“太阴娘娘保佑,保佑合家大小,岁岁平安,工作顺利,读书聪明……”
每到中秋的时候,我总会想起她。想起幼年时,在老家天台的月光下,我学着她,弯着膝盖,对着月亮磕着头。
天台的砖很硬,还有几道裂痕。每次把腰俯下去的时候,那些裂痕就会全部凑到我的眼前。
那个时候我很小,还没有腰椎间盘突出,但依然是个柔韧性很差的小孩。
我发现同街别的老人家抑或年轻人磕头,并没有像奶奶俯得这么深,磕得这么沉,我本可以学他们那样,那样腰就不会那么酸,额就不会那么痛。
毕竟拜神,多是求个心安,差不多就得了,很多人跟我讲,小孩不用磕得那么用力的,没必要。
后来我磕得用力了几分,几个比我大的小孩见到后还咯咯咯地笑我。
但是我不管,我听奶奶的。小时候,阿嬷总是跟我说的一句话,就是“别想太多,做好一点就好”。
阿嬷总是对的,我就是要跟着她。
那时候,每到拜月娘(广东叫法),母亲总会敦促我们把书包、文具一起拿到贡桌上,和月饼、水果一起拜拜。
俗说这样做了,孩子就会成绩很好,老人都是这样说,说得好像是真的一样。
可小时候,月娘好像老是把我忘了,在一到三年级时,我的成绩一直都在班里吊车尾。
我也不是调皮捣蛋鬼,每天都规规矩矩唯唯诺诺,上课、写作业,放学回家做作业,见到老师也小心翼翼,跟每个人相处都很谨慎。
所以我成绩不好,我的班主任归因为——“阿木这孩子,不聪明。”
她的说法不是没有缘由的,我至今都还记得,我小学一年级第一次考试。
考的是语文。
那个时候班里有72个同学,有40多人考了100分(一年级没有作文),20多人考了90几,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上考场。
我的分数是——64
我永远都记得分数出来的那个上午,班主任(班主任也即我们的语文老师)看我的眼神,她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声地念出了我的分数,引得一阵哄堂大笑。
然后把试卷丢到了我的书桌上,又朝我翻了一个白眼,对,我就是那个拉低班级平均分的罪魁祸首。
第一次我了解到,原来差生、后进生,是会遭冷眼的。
但这才刚刚开始,我还有一个当初中化学老师的母亲,她同事的女儿正好就是我的同学,同事的女儿在那次考试里拿了100分。
那天知道了我的分数后,坐在摩托车后座,母亲一路没有跟讲话,她不理我。
态度非常冰冷。
那时候,我头一回有了种“被全世界抛弃”的感觉。之后回家,父亲开始骂我,一定是上课没认真听讲,作业没认真完成,才考了这点毛分数。
再之后,四亲二戚,舅舅姨妈们也都知道了我的初战分数。(我的舅舅姨妈们大多也是老师)他们开始建议我母亲该如何如何调整教育方法,该到哪里哪里去找补习老师。
64分出来之后的那一周,我被罚不能看电视,不能有任何娱乐活动,母亲甚至当着我的面撕掉了我的一本奥特曼漫画书。(她觉得是这些书害得我不用心学习)
那一周,所有见到我的人好像都在骂我,都在嫌弃我,都在批评我,就是好好给“学习建议”也会带着几分嫌弃的语气。
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意识到,似乎我必须考高分,我必须得到老师的肯定,我必须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我才配是一个儿子,我才配有快乐美好的生活。
否则,一切都会在一夜之间幻灭。
(说到这里,讲个题外话,祝各位老师教师节快乐,希望你们不会遇到像我一样不聪明,不调皮,很拧巴又成绩差的学生)
那阵子实在太难受了,我就回了乡下。
我知道奶奶一定也知道我的分数了,进门的那一刻我甚至没敢抬头看她。在农村,儿孙辈的学习成绩,几乎是老人的门面,我知道我这个长孙给她丢脸丢大了。
我很惭愧,很内疚,甚至很害怕。
突然,我的手被抓住了,很有力地抓住,是奶奶拉住了我,她啥话也没说,拉着我到餐柜的位置,拿出了一包红砂纸——
“阿木,知道你要回来,阿嬷特地给你留的。”
这个时候,我终于敢抬头看她了,我的奶奶常年剪着一头短发,笑起来有两个酒窝,身形偏胖,手掌厚实又有力气。
阿嬷用这手掌打开了红砂纸,里面是几块绿豆饼。
我最爱吃的绿豆饼。
她笑着把饼递给了我,那一刻,我崩溃到不行,哭得瘫软在地上。考砸的那一周,所有人都骂我,无数个夜晚,在被窝里的我都在想,如果她在我身边,如果阿嬷在的话,我会不会就不会这么难熬了。

阿嬷疼我,非常疼我,不需要我考高分的那种。
4年级之后,我的成绩突飞猛进。那个时候很多人开始看到我,老师评选我当“三好学生”,给我的肩上戴了两道杠,也有了很多的朋友。
母亲终于可以跟同事们坦然地谈论儿子的成绩,不用不好意思与羞愧。
因为成绩不错,我得了很多奖品,小到橡皮泥、笔记本、奖状,大到高达模型、耐克球鞋、变形金刚。
但我还是最爱吃绿豆饼,包在红砂纸里的绿豆饼,最好是奶奶偷偷留给我的。
和我成绩的攀升不同,我们家族经历了一次彻底的衰落,我的爷爷原是一位优秀的村镇企业家,善于经营,人又厚道,在村里有口皆碑。
爷爷去世之后,我们家族经商失败,负债累累。从那时候起,我开始明白了什么叫做人情冷暖。
记得小时候,作为长孙,在各位老舅的生日宴会上,总是被格外照顾。
我有一位姑姑叫做巧姑,巧姑对我特别好。以前她们家种芭乐,她们家的芭乐特别甜,知道我爱吃芭乐,每年果子一熟就送到我家来,特地说是摘给我吃的。

每次一遇到宴会,我就找巧姑,巧姑知道我在人很多的时候会害怕,会不知所措,所以她每次都紧紧地牵着我的手,后来她走到哪儿我就跟到哪儿。知道我不喜欢吃宴席上的东西,她还会偷偷给我煮海鲜粥吃。
永远不会让我饿着肚子。
爷爷过世、家族经商失败后,我们家欠了他们家钱,当时由于资金周转不开,没能马上还上。
我永远忘不了那个周六,我回老家去看奶奶时见到的那一幕。
巧姑踩在我家的沙发上,用食指指着奶奶,嘴里不停地飙着脏话和污言秽语。
“还不还钱!”
“都拖了这么久,要到什么时候!”
那天她的声音大到我不敢走进里屋,可在外面我看见,奶奶就一直坐在那里,一言不发,让这个比她小了近30岁的女人指着鼻子骂。
巧姑骂了很久很久,把沙发踩出了几个大大的坑。
后来骂累了之后,她夺门而出,刚好看见战战兢兢躲在门口的我。我第一次看她用那种眼神看我,充满了恶毒与怨怼,狠狠瞪了我一眼后,她走了,再没来过我家。
老话说,天道有轮回。

不久,巧姑的丈夫病了,病得不轻。
巧姑家失去了唯一的经济支柱,当时我的叔叔姑姑们都紧张起来,怕巧姑又来逼债,人人神经都高度紧张。
可在这个时候,奶奶却每天都去看巧姑和她丈夫,知道他们出行不便,每次去都带点东西。有一回,奶奶到菜市场买了一条很大的草鱼,送到他家里。
结果连门都没得进,巧姑家守门大黑狗的吠叫声和巧姑的破口大骂声搅混在了一起。
奶奶听到后,把草鱼放在了门口,默默走了。
父亲知道这件事,狠狠训斥了奶奶一顿,说奶奶多此一举,凑上去给人家骂。那个周六,我又回到了老家去看奶奶。
我安慰奶奶,说父亲的话别放在心上,奶奶小声地说:“她家里男人病了,孩子又不在身边,挺可怜的,我也没想太多,就想着能做一点就做一点……”
那天奶奶的语气,像个做错事的孩子。说完,她似乎想起什么似的,赶忙走到餐柜前,拿出了一包红砂纸。
“阿木,阿嬷偷偷给你留的。”
奶奶塞了过来,放在了我的手里,一块都没少,沉甸甸的。

那个时候,我突然觉得很难受,特别难受。
时光荏苒,很快我走到了人生一个重要关口——高考。
高考之前,由于压力过大,我患上了严重的焦虑症,时不时袭来的惊恐反应和失眠,让我苦不堪言。
每到深夜,那些关于未来,关于考砸,关于前途的话题就不断困扰着我。
像苍蝇一样,在我耳边嗡嗡直叫,每天白天,又是数不尽的复习、模拟考、试卷讲评。当时我感觉我的精神处在崩溃的边缘,完全无法集中精力,一度连复读的打算都已经准备好了。
药物治疗,心理干预,父母的一次次开导,老师的频频鼓励。
似乎都没有太大的效果。
他们都告诉我,我可以的,好好考,会考出好分数,会考上好大学的。这样的鼓励,很多时候起了极大的反作用。
令人头晕目眩。
唯独有用的事,每到周末和阿嬷通电话(当时因为学业繁忙我已经无法每周下乡去看她),那一头的阿嬷总是不断重复的那句——“别想太多,做好一点就好”
后来,结果尚算可以。
大学毕业后,我开始工作,从事文案写作。远在广州,只能不时与奶奶通电话。
奶奶还是奶奶,只是她更老了。
包在红砂纸里的绿豆饼也没法再帮我留在餐柜里,只能托我母亲寄到广州给我。
日子一天天过去,当时谁也不知道,我们之间的分别会来得那么突然。
20181125日,那天晚上原计划我要和奶奶一起在叔父家吃晚餐(彼时我刚好在休假),后来因为要赶稿子,我没能过去,那时候我还没意识到,我错过了和她的最后一顿饭。
那天晚上,她突然说心脏不舒服。
父亲和叔叔们赶忙将奶奶送到了医院,爸爸把奶奶从车上背下来的场景,我到现在都还记得,然后是到各个窗口去缴费。
那天晚上,我不断穿梭在医院的各个窗口,那种不好的预感变得越来越强烈。
检查结果出来了——心肌梗塞。
一周之后,奶奶离开了这个世界。
她走时我与母亲的对话截图,我直到现在都还留着。
奶奶葬礼那天,来了很多人,也包括巧姑,那天中午拜完灵位之后,按照习俗,宗亲们应该留下吃饭。
那天,吃的是包菜饭。
当时巧姑突然走了过来,拿碗打了满满一碗,塞到我手里。
“阿木,多吃一点,你多吃一点。”巧姑说道。
我没有搭话,但接过了那碗满满的包菜饭,大口大口地扒了起来。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这碗饭好像是奶奶递到我手里的,我吃得一点都不剩。
↓ 前100名扫码即领百元券!↓
如今,奶奶已经离去4个年头了。
这些年来,我被生活锤得够呛。
经历过996007,也遭受过友人的背叛和同事的背刺,甚至曾一度怀疑人生的意义。
很多东西,我总是做不好,我总是搞得很差。
不久前,我做了一个梦,梦里我又来到那个餐柜前,红色的砂纸打开着,里头仍旧盛放着豆沙饼,可画面里却没有奶奶。
我疑惑地问:“阿嬷去哪儿了?”
突然梦里一个声音传来——“你没有阿嬷了!”
听到这句话,我哭得死去活来醒过来,坐起身擦了擦眼泪,转念一想,她应该是来看过我了,想到这,心里便突然涌出一阵安定感。
无论什么时候,阿嬷都是疼我的,不管我是高分还是低分,贫穷还是富有,出色还是平庸,受人尊敬还是需看人脸色。
再多人嫌弃我无用,一想到她,便觉人世还不至冰冷过甚。
如今,月亮又圆了。
天月年年照人,世间代代更迭。
这个中秋,我又是一个人独守羊城。
寂寞,烦躁,疲累,总会在独处的时候袭上心头,更别说还有这银色月辉的撩拨。
于是这个时候,我决定想起阿嬷,让心里的暖和与安宁,平息对前程和未来的焦虑。
然后,我拿出我旅行箱里的绿豆饼,是母亲两天前寄过来给我的。
还是用红纱纸包着,还是那个味道,我伸手取了一块出来,咬了下去。
阿嬷那句:“别想太多,做好一点就好。”
似乎又再度回响于耳畔。
但愿人长久,祝各位中秋安康。
↓ 前100名扫码即领百元券!↓

本文为国馆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
/
作者:国馆君
/


↓ 前100名扫码即领百元券!↓


 国馆商务合作联系电话:

18029314123

好看的人都【在看】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国馆商城。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