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好久不见,大家还记得我不哈哈哈~
昨天看了一部颇有感触的自然记录片,今天来分享一下给大家。
《与象同行》
还记得上一年的西双版纳大象出走的新闻吗?
这件当时闹得沸沸扬扬的“超自然”事件后来怎么样了?大象找到新的栖息地了吗?迁徙途中遇到了怎么样的困难?对沿途居民又有什么样的影响?
最重要的是,导致他们出走的原因找到了吗?

事隔一年,终于有一个记录片能够忠实地还原这一事件原貌,由解读中国工作室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联合出品的《与象同行》全程记录了西双版纳短鼻家族出走途中大量不为人知的细节,也深度探讨了造成大象出走的多方因素,力求还原这个最为真实的“超自然”事件。
导演陈熠之的加盟,更是让自然记录片爱好者拉高了对《与象同行》的期待值,而事实上她也交出了一份很漂亮的成绩单。
作为国内知名野生动物与自然类题材纪录片导演,陈熠之非常善于挖掘和拍摄中国珍稀物种的影像故事,其纪录片作品《天行情歌》《最美华夏——中国的野生国宝们》曾获得IWFF国际野生动物电影节最佳影片、法国戛纳多媒体与电视影展“银豚奖”及法国戛纳电视节MIPTV真实影展最佳影片等知名国际奖项和提名。
导演陈熠之
在《与象同行》中,她耐心地用镜头带着观众一步一步了解这个轰动一时的象群出走事件,更披露了大量此前被大众忽略掉的各种细节和信息。
西双版纳短鼻家族离奇出走,有人说,这是生态环境恶化造成的受保护动物栖息环境不再宜居所造成的,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表面上看来确实如此:
2020年春季以来,云南多地出现旱情,高温少雨,雨季偏晚等情况已经造成了全省57条河道断流,94.5万人、22.7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
而中国现存面积最大、也是地球最北的热带雨林就落在西双版纳域内,这里也正是中国境内最大的陆生动物亚洲象的最大家园。
每年的12月到次年的4月,亚洲象都会聚集到勐养子保护区的野象谷度过旱季,因为这里有一条小河,富含盐等亚洲象身体必须的矿物质。
然而,自2019年以来降雨量越来越少,2020年更是西双版纳有史以来最干旱的一年,这也直接导致了野象谷那条溪流,在2月份春节过后就已经断水断流了。
这个被视为是大象出走的直接导火线。
但事实远远没有这么简单,随着记录片镜头的不断深入,拍摄团队带着观众一步一步地全方位地解析云南亚洲象生存状况,将时间线回溯更久远的年代,可以让我们对整件事有一个更为客观的理解和看法。
从上个世纪70年代至今,国家不断加大对亚洲象的保护力度,打击非法盗猎,开展自然保护地的改造恢复,亚洲象在中国的数量从低谷时的150头上升到了300多头,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证明了,西双版纳的自然环境还是非常适合亚洲象生存的,不然不可能数量有这么稳定的增长。
但为什么大象又会出走呢?
野象谷溪流在2020年的断流,更像是一个导火线,似乎还有更多的因素涉及其中。
实际上,随着象群数量越来越庞大,在有限保护区和栖息地的固定条件下,早在多年以前,亚洲象就已经不断地向外迁移和扩散,同时,它们和居住在栖息地周边的人类村落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大。
过去几十年里,保护区里约2/3的亚洲象走进了周边的人类生活区,它们不断地往返于热带雨林和人类村庄之间。
更重要的是,亚洲象每天约有16个小时在进食,成年象每天要吃数百斤的植物,相对他们平时吃的竹笋、嫩叶、野芭蕉等食物,人类种植的水稻、玉米、甘蔗等能提供更高的热量,极大缩小了他们进食的时间,它们不断到农田里去取食,也引致保护区周边的农地不得不改变作物种类,这又进一步减小了象群的进食来源。
气候的变化和紧迫的生存资源,最终促使它们把目光投向了更远处。
2020年3月初,由短鼻妹、蓝眼睛和野象谷其他大象组成的新短鼻家族,一共15头亚洲象,提前离开了野象谷一路北上,去寻找新的栖息地。
除了深度剖析了象群出走原因,《与象同行》一路追踪短鼻家族的北上之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了解到了中国政府在保护野生动物时所作出的巨大努力,从前期的护航,慢慢转变策略改为阻止北上、引导南移。
因为越往北走,适合它们的栖息地就越少,而这些信息象群是没有办法提前知道的,只能由专业人员为它们重新规划合适的栖息地。
中国的大象保护专家最终为短鼻家族定下的目的地是普洱,普洱市最多时分布着100多头亚洲象,大多数是20年前从西双版纳迁移过来的。
但是如何引导,一路上也是困难重重,其中最为惊险也是难度系数最高的要数元江大桥的引渡工程。
短鼻家族北迁的时候是旱季(2020年3月),但随着雨季的到来,许多河流水位不断上升,水势汹涌的元江,成了短鼻家族南返途中最大的障碍。
虽然大象擅长游泳,但因为象群里有两只小象,所以冒险渡河对它们来说可能会产生相当大的危险。
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决定引导象群从元江大桥上通过。
元江大桥高差有100多米,像这种大型的人工设施,大象都不喜欢在上面长时间逗留,大象能够过桥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要建立起大象与人类的基本信任,比如前期给它们建立了一个专门的水池,旁边有很多小水桶供它们玩耍,慢慢建立起象群与工作人员之间的信任度。
再通过投食和车辆封堵道路两种办法双管齐下,慢慢引导大象过桥。短短的3分钟,却蕴含着所有工作人员数天甚至数周的精心策划和耐心安排。
2021年8月12日,短鼻家族终于抵达普洱,也为这次西双版纳短鼻家族北上迁移的旅程暂时划上句号。
除了记录短鼻家族北移旅途的艰辛外,记录片还在多个方面真实披露了象群的不断发展对周边村庄居民的消极影响,人象关系一度非常紧张。
如何解决人象之间对居住地的争夺,这个时候就必须要由政府作为中间人进行调和。
真正治本、也是最为直接的办法就是修复栖息地。
影片最后提及旨在修复热带雨林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名为“生物多样性胶园试点”计划已于几年前启动,另外,中国政府也正在推动亚洲象国家公园的创建,以建立短鼻家族和其他亚洲象家族所在保护区之间的生态廊道,让它们不再迷路。
在此基础上,还会增加食源地,过去5年里,中国政府进一步加快了对亚洲象的保护计划,在雨林边缘,为亚洲象提供食源地,设立大象食堂,从而进一步减少大象对周边农地的破坏和侵占。
其实,栖息地的改造修复,亚洲象国家公园的建造,最终就是要促进人象和谐相处,既要保护大象也要保护人,政府还会通过救助补助的形式,缓解人象矛盾,真正实现人象共存的双赢局面。
对自然记录片有兴趣的朋友快去看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