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6月2日)17:30,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02场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将加密点位、增加工位、延长时间
缓解核酸采样点排长队现象
市疫情防控核酸筛查专班负责人夏科家介绍,截至1日,全市已经设置了超过1万个常态化核酸采样点位,但1日是首个开放日,由于有的采样点未开放、有的采样点位的服务时间较短、采样工位未开足等问题,造成1日部分核酸采样点排队时间长,在这里向大家表示歉意。发现问题后,我们对部分点位昨天连夜增派了采样人手、增开了采样窗口。为进一步缓解排队长的问题,接下来将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加密采样点位。确保所有设置的采样点要全部开放;同时,加密采样点位,做到点位进小区、进园区、进楼宇、进大型企业,让市民在居住地和工作地更便捷地采样。 
二是增加采样工位。针对容易出现排长队的采样点位,要派足采样人手,增加采样台。 
三是延长服务时间。针对居民上班前、下班后及晚间的采样需求,大幅度延长服务时长。同时,要进一步挖掘医疗机构、检测机构的潜力,增加24小时开放的采样点数量。
四是优化流程。提高“采样、送样、检测、报告”四个环节间的衔接效率,避免出现迟送、迟检、迟报的现象。
五是健全问题发现及应急处置机制。采样点所在区、街镇要落实主体责任,开展定期的巡查,及时发现排长队的情况,迅速组织起机动支援队伍,前往相关点位增设采样工位,维护现场秩序。上述举措,恳请广大市民予以监督,提出意见建议,我们全力改进。
有市民反映核酸检测结果出得很慢
如何改进?
现在有市民反映常态化核酸检测点查询信息的准确度不高,有一些小区内的检测点采样管不够,还有市民反映核酸检测结果出得很慢,有的甚至超过24小时,请问这些该如何改进?
市疫情防控核酸筛查专班负责人夏科家介绍,这一系列的问题的出现,说明工作还不够细致、准备还不够全面。对此,我们已要求各区对采样点的具体信息进行认真核对无误后再上传到信息系统中,避免错误信息误导市民。
对于物品储备不足的问题,我们要求各采样点应当严格按照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操作指引要求,配备足量的采样管、口咽拭子、人员防护用品、消毒用品、垃圾收集设备、生物安全转运箱等物资。采样点工作人员如发现人流量超出了物资储备量的时候,应当及时通过应急处置机制,提前做好后续物资的调剂和补充。 
对于核酸检测结果出得慢的问题,涉及到多个环节。我们将依托信息系统,对结果出得慢的情况进行分析,如果是由于检测机构的样本承接量超出了检测能力的,则要加强采检匹配,调整检测机构;如果是样本转运慢造成的,则要提高转运频次,增配转运车辆。总之,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督查的力度,不断改进工作。
居民出入本社区
不需要提供72小时核酸阴性证明
有传言说常态化检测点不接受核酸报告超过72小时的市民,能否回应一下?
市疫情防控核酸筛查专班负责人夏科家介绍,对于“常态化检测点不接受核酸报告超过72小时”的说法,市防控办没有出台过此类要求,我们已要求各区开展自查,如有个别采样点擅自加码,必须坚决整改。 
另外需要说明一下,大家出入居住的本社区,不需要提供72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但是需要规范佩戴口罩,配合测温,并主动扫出入口的“场所码”,出示“随申码”绿码。
对于本次浦东新区的阳性感染者
正在抓紧开展基因测序工作
明天就是端午小长假了,现在又出现社会面新增感染者,市民要注意些什么?另外,网传浦东新区发现奥密克戎的新变种,请问属实吗?为什么有的地方不是中风险地区,也进行了管控?
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介绍,当前,上海进入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阶段,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疫情反弹风险仍然存在,社会面仍发现有零星阳性感染者。我们要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坚持做好局部应急处置和常态化疫情防控相结合,希望广大市民牢记“三件套、五还要”,继续做好个人防护: 
一是保持社交距离可以有效防止病毒通过飞沫传播,避免前往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不聚集、不扎堆。 
二是规范佩戴口罩以阻挡病毒侵入呼吸道从而引发感染,市民可以根据情况选择适用的口罩。如果去公园等户外场所,可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外科口罩;如果去商场、超市、办公室等室内场所,可佩戴颗粒物防护口罩,也就是KN95/N95口罩。 
三是主动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预防新冠病毒肺炎的有效手段。请符合条件的尽快接种疫苗,尤其是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尽快预约接种新冠疫苗,如果已完成全程接种的老年人,在满6个月后尽快接种加强剂次。
四是自觉遵守核酸检测、扫场所码、测温等各项防疫规定,配合疾控部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五是加强自我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咳嗽、乏力、咽痛等症状,请及时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就诊途中全程规范佩戴医用外科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上海本轮本土疫情阳性感染者的病毒基因测序结果显示,主要为奥密克戎BA.2和BA.2.2变异株。对于本次浦东新区的阳性感染者,我们正在抓紧开展基因测序工作。 
至于管控问题,除了对确定的中高风险地区按规定实行管控外,一旦发现疑似感染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线索和风险研判,采取临时管控措施,对人员和环境进行排查。

来源 | 新闻晨报·周到APP 记者 陈里予
编辑 | 罗霜
推荐阅读
疼起来不亚于生娃!50岁以上人群尽早接种疫苗
6月5日起,这笔费用上调
警惕!可“人传人”,已致4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