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很重视海外华人在东西之间的桥梁作用。贝聿铭此前在西方建筑界获得的巨大成就和由此具备的文化影响力让香山饭店自带光环。建成之时,甚至连《人民日报》也做了报道和评论并给与予了肯定。这说明香山饭店不是一个普通的建筑项目。
但官方主流媒体的肯定并不意味着统一所有看法而盖棺定论。内行看门道,建筑领域的问题还是专业人士的评论才更能有的放矢。在香山饭店之前,专业刊物就积极介绍贝聿铭所做的工作。1979年8月,《建筑师》杂志创办,在这一期就用了56页的篇幅,刊登了贝聿铭在清华大学的讲演,贝聿铭事务所的介绍和事务所的代表作品。香山饭店快要建成之时,就已经获得了建筑界的关注。建成之后,更是引发了广泛持续的讨论。从1980年到1995年间,关于贝聿铭及香山饭店的大量原创文章和少量海外译文陆续刊登在《建筑学报》、《时代建筑》、《新建筑》、《华中建筑》和《建筑师》等刊物上。这些刊物是国内建筑领域最重要的信息来源,作者也大都是建筑界的资深人士,可见贝聿铭和香山饭店作为建筑界超级明星的存在感。
在这个时间段中,1980到1984年各刊物上关于贝聿铭和香山饭店的文章最为集中,是当时建筑界的焦点。《时代建筑》在1984年第1期中收录的两篇,内容是综述;1984年《华中建筑》刊登了一篇译文,是美国评论家保罗·戈德伯格1983年1月为《纽约时报》撰写的评论香山饭店的文章;《新建筑》在1983年刊登了周卜颐的论文。而历史最悠久,最权威的《建筑学报》则有五期14篇文章涉及到贝聿铭和香山饭店。香山饭店牢牢占据C位。
图源:《建筑学报》1983第3期封面
1980年和1981年,在香山饭店建成前,《建筑学报》发表了两组四篇文章,每组文章都有贝聿铭的访谈和其他作者的一篇文章,基本代表了贝聿铭的观点。1983年,《建筑学报》用了两期总共9篇文章来讨论和报道香山饭店。此后直到1990年代初,还有三期有关于贝聿铭的内容,但时间间隔较长,而且是综合评述或者消息类文章,香山饭店都只是作为贝聿铭众多作品中的一个案例,往往只是简单介绍,不再专门论述。类似的情况,在其他专业刊物中也有体现,因此,从1980到1983年,在香山饭店设计完成到建成开业的这个时期,代表国内建筑界主流观点的,主要是《建筑学报》1983年第3和第4期的九篇文章。这九篇文章,最为重要的是关于“香山饭店讨论会”的记录,其后八篇文章的作者,绝大部分也是讨论会的参与者,他们的文章是对讨论会发言的内容密切相关。同一年,周卜颐在《新建筑》上发表的《从香山饭店谈我国建筑创作的现代化与民族化》可以看作是北京以外建筑业内人士对“香山饭店讨论会”的反馈。
1982年12月29日,《建筑学报》邀请了在北京的建筑设计、科研、旅游、管理、园林、高校及《世界建筑》、《建筑师》等有关单位的领导、专家等三十余人,召开了一场香山饭店讨论会,整理出的发言者有共有十七人,加上单独成文的八篇文章中,有四篇文章的作者与讨论会的发言人不重合,总共二十一位。其中设计机构十人,分布在四个设计院,包括结构工程师一人,历史文物保护专业相关的一人,旅游局的总建筑师一人;来自三所大学的教师六人,包括室内设计专业一人;园林设计师二人,建筑学会一人,香山饭店经理一人,背景不详一人(作者署名荒漠,应为笔名)。基本代表了方方面面的意见。
香山饭店入口,图源:《建筑学报》1983第3期
香山饭店主楼南立面,图源:《建筑学报》1983第3期
在研讨会上,各位参会专家的发言涉及到香山饭店的方方面面,但概括地说,议题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问题主要聚焦设计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可行性研究和选址。其中选址是焦点议题,每个专家都谈到了,而且意见高度统一,都认为香山饭店距离城市太远,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不高,对风景区干扰和破坏较大。总之专家们一致认为选址错误,不应该在香山公园里盖一座这么大的现代化建筑。
关于选址错误的问题还有一个分支观点。后来当选为工程院院士的傅熹年身兼古建筑专家、古代书画鉴定专家和古籍版本目录学专家于一身,学问一流,著作等身。他基于文物遗址保护和修缮的原则,认为虽然清代中宫建筑已经毁掉了,但原址可考,图档详备,近代低标准建筑很容易清除,未来复原的条件很好。但是现在新建了一座庞大的新建筑,对原有场地破坏太多,就大大增加了未来重建香山园林的困难。这实际上是学术观点之争。中国一直有“好古”的文化,尊崇古代的一切文化遗产,贝聿铭晚年设计的苏州博物馆也面临同样的争议。但是时代不同,文风相异。与傅熹年表达不同意见时温和的措辞相比,对苏州博物馆建设持反对意见的人言辞激烈地表示贝聿铭毁掉了历史古城,是千古罪人。
和选址联系在一起的相关问题还包括用人不当(不应该选贝聿铭担任设计师)、建造时间不对,建筑造价过高,贝聿铭享有国内建筑师没有的特权(比如从云南石林挖石头装点庭院)。这类批评的对象很难说是贝聿铭,而是当时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清华大学教授朱畅中明确说“选址完全错误,学报应指出, 当前许多单位想占风景区, 是不对的。人民公园划个禁区,大家游览的地方群众不能进去, 这不是个方向。” 这一类问题是中国社会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通病,过去存在,现在也没有绝迹。在这一点上,贝聿铭和那些批评者的基本观点并不对立,只是具体处境和做法不同。他多次拒绝在长安街和故宫附近盖高层,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利用他的身份和特权做了有益的工作。
第二类问题聚焦在使用功能问题上,批评意见占多数,肯定意见占少数。参加讨论会的都是内行,所以指出的问题确实存在。总经理郭英在文章中认为香山饭店没有考虑中小型国际会议空间,相关设施不足,对运营有一定影响。严格来说,这不是建筑师的问题,而属于前期策划和定位问题。但优秀的建筑师确实也有能力比业主编制出更好的任务书。不知道贝聿铭当年是没有考虑到这一点,还是虽然考虑到了,但出于一些原因而没有向业主提出甚至提出后被建设方否定?这一切都不得而知。
多位专家都指出香山饭店的功能缺陷是交通流线太长。但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只有优点而没有缺点。很多时候,缺点也是由优点造成的,优缺点本来就是一回事儿,如何评价,在于观察的角度。贝聿铭选定了以院落组合多层建筑的空间模式,在较大的规模下,就注定了流线过长。如果更看重效率,则流线长就是缺点,但如果有闲情逸致欣赏一路的风景,那到达客房的过程反而是独特的体验。
有些功能问题则是基于当年社会发展水平的视角决定的,比如有人批评四季厅太大,实用性不强,太浪费。还有一些功能设置不适合当时的管理实际情况,郭英认为管理办公室数量太少,没有员工集中培训的空间,员工没有休息室,没有抽烟的地方。但郭英也同时说到,贝聿铭对这类意见的一部分会做出反馈,进行修改,但大多数都是通过坚持原设计来耐心解释与这种高级酒店相匹配的管理模式,比如总服务台不设座椅,卫生间不设地漏,都增加了员工的工作强度,但确实有助于服务水平的提高。因此对这类问题,要通过学习,改进和提升管理水平来解决。
和郭英看法类似,但角度不同的是建筑学会的顾孟潮。他撰文指出,“一切服从人”的原则应该既考虑到客人,也考虑到员工,设计中员工使用的楼梯又陡又窄,服务员使用的地下室条件没有改善,不符合关怀员工的精神。持类似观点的还有欧阳骖。在改开之初,一味强调效率优先的时候,这种看法会被认为陈旧保守,但时至今日,则又凸显出固有的价值。
香山饭店溢香厅《建筑学报》1983第3期
香山饭店赵无极的画,图源:《建筑学报》1983第3期
第三类议题则讨论香山饭店具体设计手法。从这些发言和文章来看,绝大部分发言人都是强调一分为二地看待香山饭店。既有赞扬,也有批评。通篇赞扬的有室内设计师常大伟,通过引用贝聿铭的观点来表达欣赏的是园林设计师檀馨,通过举例和提问题的方式,含蓄表达支持的是王天锡。没有纯粹批评的文章,即便有些文章主旨是批评贝聿铭的,也会先说几句肯定的话。总体而言,赞美和褒奖基本持平而赞美之声略多。评论的角度各异,是最值得今天回顾的内容。
绝大部分与会的建筑师都认为香山饭店的设计十分精彩。简单总结,就是大胆创新,造型新颖,简洁自然,色调统一,格调高雅,技巧娴熟,技术先进,空间适度。建筑和环境紧密结合,新旧结合,取法乎上,充满了文化气息。香山饭店的首任经理郭英也从经营角度介绍了设计为饭店运营带来的巨大价值,对香山饭店的设计充满了大量的肯定和赞许之词。即便由于维护不当,现在的香山饭店看起来老旧甚至残破。但对建筑设计有一定认知的游客,来到这里,还是能感受到强大的气场。落成之初的旧日风采,当然更加迷人。
香山饭店客房,图源:《建筑学报》1983第3期
香山饭店客房,图源:《建筑学报》1983第3期
设计问题关乎审美趣味,评论时往往有很强的个人色彩。比如大部分人认为菱形的景窗手法统一,效果很好,但也有人批评室外菱形母题太生硬,景窗数量太多,没节制,效果不佳;室内设计师认为餐厅的宋式风格优雅大方,也有人认为所谓宋式风格有硬凑的嫌疑,餐厅椅子太硬,属于追求形式牺牲功能的败笔。园林设计师和贝聿铭的设计思想合拍,认为实施效果很好。但也有人以古典园林的审美为依据批评香山饭店,引用贝聿铭解释方案的话来批评设计,说香山饭店的总平面布置不像贝聿铭宣称的“俨然一个古典园林”;故宫乾隆花园和香山饭店主庭院面积相同,但前者丰富,后者太空旷。后来对苏州博物馆的很大一部分批评意见也类似,批评者认为苏博室外空间毫无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丝韵味。这是两个时代的审美趣味冲突,不可调和。
香山饭店中餐厅,图源:《建筑学报》1983第3期
有些批评的对象是设计手法,但实际的落脚点是经济性。比如批评的焦点之一是贝聿铭在白墙面上采用青砖构成唐宋的墙面划分图案。对于有些批评者来说,根本就没必要这么做。但是对于有些批评者来说,不是不能接受这个形式,而是觉得这么做太贵了。青砖专门烧制,手工磨砖对缝,费工费料,折合一块砖9块钱,造价太高。类似的问题还有庭院里的鹅卵石,因为贝聿铭对高品质的坚持,最后每块石头相当于一个鸡蛋的价钱。对贝聿铭坚持从云南石林选石头运到香山装饰庭院的批评也有一半原因是出于经济原因。
香山饭店的白色墙面也引起了争议,除了没有明确意见的几位专家,明确表示赞成白色墙面做法的只有石学海,大部分专家都反对香山饭店采用白色涂料墙面。反对的理由也较为多元,有人认为白墙太刺眼,像个藏式建筑。入口处搭配石灯笼,又像日式建筑;四季厅白墙太素,太空旷,要多种点爬藤类植物才能弥补;白色和中国人民喜欢喜庆的习惯不吻合;苏州手法放到香山不合适;香山饭店体量太大,从山上看过去,一片白色破坏了香山美景……
如此的情形,想必在贝聿铭的预想以外。他对香山饭店的设计投入了满腔的热情和巨大的精力,对结果也十分自信。也按照他习惯的方式把这个项目公之于众。1980年4月贝聿铭和彭培根各有一篇文章发表在《建筑学报》;1981年6月,贝聿铭和王天锡又分别在《建筑学报》上发表了文章。这四篇文章,是一个整体,提供了第一波且多层次讨论的议题,手法问题由王天锡抛砖,方向性问题由彭培根过渡,贝聿铭自己则集中在方向性,民族性,文化等一系列更为根本的宏大议题上。接下来应该是评论家上场。这是西方发达国家建筑设计领域的常规做法,建筑师未必把设计背后所有想法都解释清楚,而是把这部分留给评论家。评论家经过分析,发掘建筑师不曾提及甚至从未思考的内容,发表在各类刊物上,他们的观点不论得到设计师的认可或者否定,都能思考和启发,促进实践,形成了一个相对默契的游戏。
然而,当时的中国的建筑界并不是这种玩法。当时还没有职业的建筑评论家,参会的业界人士大都是自顾自地从美学趣味来谈手法,即便王天锡在讨论会的发言中试图抛开个人喜好来进行理性的分析,通过举例来提问:为什么入口采用二维平面的表现?为什么有一条明显的轴线但又不对称?为什么中餐厅室内转角是墙而不表现柱子?他试图延续之前文章中的主旨,把话题引到纯粹的建筑学议题,来揭示贝聿铭手法背后的一套理念。但这种努力在讨论会中明显找不到同一频段的应和。
香山饭店庭院,图源:《建筑学报》1983第3期
香山饭店流华池,图源:《建筑学报》1983第3期
三十年后,《建筑学报》刊登了南京大学胡恒的文章《当他们谈论“现代建筑”时,他们在谈论什么?— 1980-1992 年的《建筑学报》与香山饭店》,对这次讨论进行了回顾。在这篇文章中,胡恒指出了参与讨论的建筑界知名人士,主要是基于经验的感性的视觉方式来看待与讲述香山饭店,“尽管大家对“现代建筑”的内容( 西方现代建筑大师与其作品) 有所了解,但都只止于知识的层面。在与真正的“现代建筑”相遇时,这些知识无法与现实之物建立起联系。换而言之,就是当我们面对“现代建筑”时,无法用现代建筑的话语方式来谈论它。”“在1983 年的大讨论中,贝氏虽然缺席,但他还是很关注大家对建筑的反应,也为无法“十分默契和沟通”感到遗憾。”
这是时代的困境。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建筑界面临与西方隔绝30年的状态,与其他行业一样,对国外的最新理论如饥似渴地引进。但这种引进又是片段化的,不够系统。当时的建筑界其实不太介意所谓的系统性,最大的诉求应该是解放思想,自由的表达,呼唤百花齐放。大家更多地是从技巧和手法的角度来评判这个建筑,或者说来进行赏析,类似对一幅画,一首诗的个人解读,而不是进行严格意义上的建筑评论。
但诗文书画甚至园林的赏析,自有一套其内在的标准,千百年来依然行之有效。然而建筑的评论却完全是个外来产物,要求学术性,逻辑性,缜密的分析,历史和现实的对照,它与现代建筑同属外来产物,在西方发达国家,建筑评论,实践和学术研究三者紧密互动,形成比较良好的关系。其中,建筑评论并非只是刊登在专业刊物上,而是同时存在于专业和大众媒体上,《纽约时报》,等等大众媒体都有建筑评论的内容,评论家往往都是建筑或艺术史科班出身。当年中国的状况是,学术和实践沉寂,评论完全缺失,包括最知名的大学,设计机构最精英的建筑从业人员,在讨论香山饭店时,集体出现了尴尬的错位。
如果说香山饭店在建设过程中,和主管领导以及建筑工人发生的冲突代表了香山饭店和设计行业以外人士的碰撞;那么专业人士对香山饭店落成后的评价,则反映了贝聿铭和建筑业界人士在思想上的碰撞。回顾这些讨论,对那个时代,对香山饭店、贝聿铭以及中国大陆那一代最杰出的建筑师和学者所处的境况会有更多的理解。
在这次不同频的讨论会上,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也是贝聿铭非常看重的一个方面。对他来说,香山饭店不是一座具体的房子,而是找到方向,研究一条走向未来的道路。他试图做一个既不是西方的,又不是传统中国的现代建筑,他把这种做法称之为第三条路。但是从反馈来看,所有的参与者都不认可。他们明确表示,香山饭店是个优秀的作品,但最多算是一种方法,谈不上找到了方向。
那么,贝聿铭为什么非要找到第三条路?第三条路到底是什么路?
编辑丨zy
AC君有话说
近期疫情多有反复,大家注意防疫~
等待生活回归日常的同时,不如戳戳我们,一起阅读吧!还有更多精彩期刊等你订阅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